乞食|原文|翻译|赏析|鉴赏

乞食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此诗是由于生活贫困向人借贷,感人遗赠留饮而作。所谓乞食,并非真的沿街乞讨。关于诗中所写内容的真实性,过去一直有人怀疑,认为“不但乞食非真,即安贫守道亦非诗中本义。”(见清陶必铨《萸江诗话》)陶渊明《饮酒》诗中说: “畴昔苦长饥, 投耒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已。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所写困饿冻馁情况与此诗内容相近。向立年,即将近30岁。据此可知此诗作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作者从政为州祭酒之前。

因题为“乞食”,所以先从饥饿写起: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为饥饿驱使,出得门来却不知向何处去。上下句以“驱”字和“不知”二字,把身不自主、行无定向、漫无所适的状态神情逼真地表现出来。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是说走啊走,不觉来到这个村子,敲开人家的门却说不出话来。 “行行”叠用,生动地刻画了不愿去却又不得不去的心理活动。至下句着一“拙”字,才把那身不自主的茫然情态截住:觉得为谋食而来,故拙。千载以下读此四句,当时光景仍如在目前,足见陶公极善形容。

以下六句写在主人家里的情形: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二句说因羞口言辞迟拙,主人就明白了借贷的来意,赠给了我不少东西,岂能让我白跑一趟?由此二句可见非真正沿街乞讨者。主人不但满足了他的要求,还热情地留他饮酒: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四句说和主人从早到晚畅谈终日,每劝必饮,非常融洽投机。自己为得遇如此知心的新朋友感到非常欣喜,言谈吟咏之间就赋成了这首诗。谈谐,言谈相投。新知,新朋友。所赋之诗,即这首《乞食》。

穷困之中受到了主人如此盛情的款待和慷慨的援助,更难得志同而道合,因情欣而生感,因感而思谢: “感子漂母恩,愧我非韩才。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所谓漂母恩,是用了关于韩信的一个典故。《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韩信少时贫贱,在城下钓鱼,饥饿不堪。有一漂母(洗衣老妪)见状送给他饭吃。韩信感激非常,说: “吾必有以重报母。”后来,他封为楚王,果然以千金报谢。在这里,作者以漂母喻主人,但不敢以韩信自况。意思是说,感谢您象漂母一样的恩惠,但惭愧的是我并不是象韩信那样有才能的人。句中一转,结二句又一转:虽非韩才,恩情终当铭记在心;自己知道应如何感谢,即使到死也要报答。衔戢,藏敛,指藏在心里。冥报,在阴间报答。《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着冥中报恩的故事:晋国大夫魏颗在父亲死后,没让父亲的爱妾殉葬,而让其另嫁。后来在他和秦国的杜回打仗时,有一老人结草以抗杜回,帮助他取得了胜利。后来这位老人托梦告诉他,说自己是他父亲爱妾的父亲,特来战场结草报恩。

此诗反映了陶渊明出仕以前一段贫困的经历,所写全是实情实境。通过对这件事的歌咏,寄慨遥深。作者是借漂母以起兴,重点在“愧非韩才”。但渊明真的认为自己无才吗?当然不是。这一方面反映了时代将易、英雄没有施展才略的机会,更何况渊明是一位抗志不仕、与物多忤的人?另一方面是因志不能遂,只能以死相报。关于冥报,苏轼在《书渊明<乞食>诗后》中只理解为报一饭之恩,连呼“哀哉”,实未及其意。邱嘉穗在《东山草堂陶诗笺》中又把它和杜甫的《彭衙行》并论说“古人一饭之惠不肯忘,而况于食君之禄乎?”于是,从中看出了陶、杜二公的忠君爱国之心,这又与渊明原意相去甚远。事实上,渊明所欲报主人者,知遇之恩也。在那黑暗的年代,他深感知己难求。而之所以发誓要冥报,是“生不能伸志于世,乃死欲伸志于地下”的愤激之语。这是寓含在《乞食》诗中更深一层的思想。唐代的王维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豪举很不以为然。他在《与魏居士书》中说: “近有陶潜,不肯把板屈腰见督邮,解印绶弃官去。后贫,《乞食》云: ‘叩门拙言辞’,是屡乞而惭也。尝一见督邮,安食公田数顷。一惭之不忍,而终身惭乎?”弃官与乞食孰先孰后,且待考证,只是从中可以看出二位诗人在出处进退方面思想境界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