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洛道中作|原文|翻译|赏析|鉴赏

赴洛道中作

(其二)

远游越山川,山川脩且广。

振策陟崇丘,安辔遵平莽。

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

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

清露坠素晖,明月一何朗!

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

这是《赴洛道中作》的第二首,承接前诗进一步叙说旅途之艰辛及与日俱增的哀伤心情。

开头四句写旅途情景。 “远游”紧扣诗题,承《其一》中的“行行遂已远”而来。自吴郡至洛阳遥迢千里,行程野旷,作者则以旅途中必经的非山即川予以概括, “山川脩且广”,即山“修”而川“广”。一路上由于时而“崇丘” “修”,山岭高峻;时而“平莽”“广” 平川广袤;他也就时而挥动马鞭,奋力登陟,时而按住缰绳,款款而行。就这样,遇山“振策”,逢川“按辔”,一一越之而行之,作者不禁由那时起时伏的地势想到自己时盛时衰的遭遇,勾起了时高时低的心绪。

后八句写旅途心情。随行程日远,作者显然愁思日甚。 “夕息”“朝徂”两句先总述夜愁朝思, “抱” “衔”二词形象而又贴切地写出了无论是夕寐还是朝往,这种心情实是固之于怀,拂之不脱。下文既是具体分述,又为互文见义。因为拂晓启程前往总是含愁而行,再加山路崎岖,故而时时勒紧缰绳,停步下马,靠着高峻的山岩,迟疑不前。然而此时作者并不感到慰藉,他“衔思”而往,对途中风景,眼前山色视之若无,倾耳所闻的只是阵阵悲风呼啸作响。又因“夕息抱影寐”,夜晚只能与自己的身影相守而眠,孤独之极,从而夜幕降临,清爽的露水乘着皎洁的月色徐徐洒落人间,滋润万物——在这样美好的月夜,也始终忧思过甚,心情郁闷,不能人眠,只能重新穿上衣服,独自徘徊终夜。这几句也是互相照应,因不寐“长想”而“抱影”彻夜。为了烘托此景此情,作者匠心运用了“抚枕”这一平常而又含深意的细节描写。为何“抚枕不能寐”呢?显然是“长想”所致。为何“长想”不已呢?这既有前诗所述的“辞密亲” “行已远”的望乡之愁,又有“陟崇丘”“遵平莽”的行旅之愁,还有对到洛阳后的前途茫然不可所知的宦游之愁——眼前的山川“脩且广”,将来的仕途究竟是如崇山之险峻,还是如平川之坦荡呢?如此愁肠百结,难怪诗人竟不禁凄凄惶惶了。事实确是二者兼而有之:到洛阳后,他因文章著称,受到张华等人推崇,一度岁月峥嵘,官至祭酒,又累迁太子洗马、著作郎等,后来在八王之乱中,成都王司马颖攻打长沙王司马义时,任命他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但不幸战败,遭人诬陷,被司马颖杀害,死时年仅43岁。

此诗虽是白昼重在写闻悲风、衔思往;夜晚重在写抱影寐、独长想,朝悲夕独,实际是朝亦“悲”、 “独”,夕亦“悲”、 “独”;如有不同,则“夕息”之时,望月兴叹, “悲”、 “独”更甚罢了。

同样,《赴洛道中作》二首,尽管《其一》重在写征途野旷坎坷,《其二》重在写旅宿悲怆孤独,实际上二者都是野旷坎坷,也都是悲怆孤独,如有不同,则是随着行程渐远,行期日久,后者“悲”、“独”更甚罢了。

这两首诗结构上丝丝相扣并错落有致。写途中情景不乏艰险而各有千秋;写旅中感触均为愁苦又步步升华

西晋当时社会一度安定,中下层读书人多有为求仕宦离乡外出谋生的,因此陆机这两首反映的生活、感情颇有代表性。尽管陆诗中有不少模拟、因袭的形式主义之作,但《赴洛道中作》字字句句均为亲身经历:无论是途经“山泽” “林薄”,耳闻“虎啸” “鸡鸣”,迎“悲风”,遇“孤兽”;越“山川”,倚“嵩岩”;浴“清露”,望“明月”,还是“揔辔” “呜咽” “沉思” “顾影” “抚枕” “振衣”,夜不能寐,无不是真实之情景,真切之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