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歌|原文|翻译|赏析|鉴赏

古歌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胡地多飙风,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映入眼帘的第一句,就象一股股凄凉的秋风迎面扑来,置读者于胡地的荒凉萧索之中。这一句给全诗定下了一个“愁”的基调。

诗人满腔郁结着愁思,那就走出营地,解解愁吧,但, “出亦愁”;那就返回营地,消消愁吧,不, “入亦愁”。诗人别具一格地以具体的动作来描绘抽象的愁思。使我们仿佛看到诗人一会儿出,一会儿入,出出入入,入入出出,进出不是,坐立不安,往返回环的都是愁。真是此愁无计可消除!

这仅仅是一个人的愁思吗?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以有力的反问,果断、确凿、坚定地给予了回答。前面的“出亦愁,入亦愁”写出了征人愁的深度,那么“座中”两句便写出了愁的广度。满座的征人,你愁,我愁,他愁,活生生的一幅“断肠人对断肠人,流泪眼望流泪眼”的悲愁图景,这使得愁更具有普遍性、广泛性、社会性。使诗的意旨更深、更广。

事有因果,要让人“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诗的前六句,使我们知其愁;以下六句,便揭示了其所以愁。一般来说,应该是前因后果,而作者偏偏来个先果后因,制造出愁的悬念,以吸引读者去究其因,溯本求源。使得结构波澜起伏,以便于表现愁波迭起的艺术效果。

“胡地多飙风,树木何修修”,这是寓情于景,以景写愁的诗句。 “修修”,原指鸟尾干枯,不润泽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树木被秋风吹得干枯如鸟尾。这两句写出边塞的风狂、树枯,一片荒凉萧疏的景况,征人之愁已溶入其中。

征人赴边,离家一天天地远了,衣带也一天天地宽缓了。这两句委婉地写出了征人愁的原因,走得越远就越思念,也就越难回,不知何日是归期了;人越愁也就越消瘦,越难回,最后可能还要白骨蔽野,前途更加渺茫。 “胡地”以下四句,颇有一种“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的艺术境界。

衣带渐宽“白了头”,为“家”消得人憔悴。但却“心思不能言”,也无法言,身边的“车辚辚,马萧萧”仿佛都从愁肠上碾过,踏过。其结果,自然要“转”得愁肠万断了!

全诗写征人开赴边塞途中思乡之愁,深刻地反映了汉代战乱年代,征人飘流胡地的社会现实。

这首诗前六句之首,是触景生情,后六句之首是寓情于景。看上去似乎上下脱节,其实都是以景写愁,用一“愁”字贯穿下来,贯穿全篇。这是典型的“一字立骨”的表现技法。诗人以“愁”这个字和诗意紧密相关,成为勾联全诗线索的关键字眼作为诗的根本,用它“经纬全篇”,使它成为“诗眼”。诗中字字扣紧了这个“愁”字,字字写愁,处处写愁: “秋风”、 “飙风”、 “树木”——这是以景写愁; “出”、 “入”、 “日趋远”——这是以动作写愁; “白头”,“衣带日趋缓”——这是以身体的变化写愁。诗中无论是直接描写,还是间接描绘。字字句句都是为点明一愁字。诗人以一“愁”立骨,使得诗意鲜明而突出。

此诗在写作手法上还值得一提的是,全诗溶三、四、五、七言为一体。前六句,直抒胸臆,感情强烈,多用短句;后面六句,委婉地交代了愁的原因,全用整齐的五言句,使愁思趋于平缓,但更深沉。前六句表现的愁思,急中有缓;后六句表现愁因,缓中有急。全诗音节参差不齐,跳荡不定,这就真实而生动地表现了征人的愁波迭起,一浪涌向一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