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谒迪上人》原文|赏析

数眷招提四面山,羡师终日掩柴关。

凭阑人语风烟上,乞食僧来紫翠间。

万木深藏云泱莽,一溪空锁月弯环。

十年不踏门前路,只遣松风送我还。

让我们先从题谈起。上人是对僧人的尊称。《摩诃般若经》:“何名上人?佛言:若菩萨一心行阿耨菩提,心不散乱,是名上人。”迪上人不详,但肯定是位一心修行的高僧。世人对品行高洁的佛教界人士确实敬佩、尊重。诗题中 “谒”字正表明诗人对迪上人的尊敬之情。本诗重点不是写拜谒的过程,而是重在表现对迪上人的羡慕、敬重之情。大约作于后期闲居之时。

首联精炼地描写了迪上人修行之处。在重山叠嶂的四面环抱中,有一座佛寺,几行房屋构成了院落,整天柴门紧闭。招提是佛家寺院的别称。柴关犹柴门,然而更有深意在。佛教徒闭门专心结期修禅,断缘绝俗,称闭关。那么这两句诗就形成了三重关隘: 山是自然的关,使山里山外隔绝; 寺院是建筑的关,使寺里寺外隔绝; 最后是心灵的关,使心里心外隔绝!这个小天地、小世界恰好是静心修行的绝妙去处。诗人已喜不自禁地表明了自己的羡慕之意,“羡”字是否有追随其后的意思,自可认真体会。

颔联接着从其他角度衬托寺院的幽静惬意。依着栏杆的人说话声传到空中,愈发显得原本的寂静无声; 到山外乞食而归的和尚,从山间走来,似乎此处原来难得见个人影。紫翠:形容山色。这一闻一见,愈衬山寺之静: 突然响起的人语声打破寂静,直上风烟,在空中飘荡; 偶然出现的乞食僧进入诗人视线,提醒人们这里生活着一群素衣淡食的僧人。人语僧影好像把终日掩的柴关打开了,山上山下,寺里寺外,似乎通了。幽静之中又充满生气,似为无人之境,实是有人之境。

颈联转为纯粹写景: 万木峥嵘,林海与云海融为一体,无边无际,给人以无限广阔、无限深邃之感; 一溪泉水映出半圆的月牙儿,给人雅素清淡,如丝如韵、悠然不尽之感。昼夜两幅画,前幅阔大雄浑,后幅纤巧空星,两种风格,都是美景。山林溪水之美,云气月光之美,是纯自然的无人之境。然而这无人之境又是人发现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从日夜变幻的美景中,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选择它、欣赏它并愿终老其间的迪上人。这里既有迪上人对美景的欣赏之情,又应有诗人自己羡慕向往之情。通过这一美景的描写,我们也隐然可见在诗人与迪上人这一俗一僧的心灵深处有相通之处。借景抒情,手法确实高明。

与首联“羡师”相配合,尾联直接赞扬了迪上人的高尚品格和对诗人的纯真友谊。诗人在下山的途中,听松涛声声,似乎还沉浸在与迪上人讲禅论道的禅悦中。迪上人一心修禅,闭关十年,没踏出寺门一步,但此时,诗人虽在下山路上,却觉得与迪上人心贴得那么近,那么紧。似乎那轻抹过松树顶端的清风,正是迪上人为了送诗人下山而特意派遣的。“遣”字用得生动形象,活灵活现,更显出迪上人修行之高,其功力简直可以调遣松风。松风在这里显得非常有情有意。风过松林,造成的听觉形象是松涛阵阵,风声像海涛由远而至,萧萧飒飒; 造成的视觉形象是青松俯首送客,松林依依多情; 造成的感觉形象是风似绵绵耳语,松如默默牵衣。松风充分表达了迪上人对诗人的情意。如此情景,何等动人! 晋朝庐山东林寺高僧慧远,屏居东林20年,足不入市,每次送客仅送到寺前虎溪桥边,千百年来传为美谈。迪上人“十年不踏门前路”,比慧远大师毫不逊色;而“遣松风送我”的本领,似乎又较之略胜一筹。

赞人又不直接写人,遗貌取神,绘境显情,以物衬人,是这首诗最大的特点。飘然欲仙的迪上人也最适合用此法来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