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僧斋闻雨》原文|赏析

寂寂初罢语,悠悠未成眠。

高斋有春雨,夜半落灯前。

已伤花委树,复念水盈田。

老纳独无听,绳床方坐禅。

同许多文人墨客一样,高启虽然未必是个虔诚的信徒,对佛学禅理却有浓厚的兴趣,他一生中与僧侣多有交往,经常出入于梵庙寺院。与僧友的切磋,对禅性的玩味,成了他生活中的一大乐趣,也是他诗作中的重要内容。这首诗就是他夜宿僧斋,突得证悟的一个记录。

诗人曾与他相契的高僧剪烛夜谈,直至更深人静。显然,这一番长谈使他若有所悟,久久不能入睡。庭院寂寂,禅室幽幽,辗转之际他忽然听到了淅淅沥沥的春雨之声。于是由雨声想到落花,由落花又想到田间的庄稼,担心它们被雨水淹没。一时忧民之心伤春之感,纷至沓来,不能自已。然而,正在这时,老僧那端坐蒲团、安然入定的形象跃然入目。那联翩的浮想顿时烟消云散,在这一瞬间,作者乃有了一个顿悟。

诗中,心绪不宁的诗人是风声雨声,声声入耳,而静坐禅定的老僧对这一切却是浑然不觉。就在这 “闻”与 “不闻”的比照中,作者形象地道出了“空”与“有”,“无著”与“无明”的高下之别。按照佛家的观点,世上的一切事物都如梦幻泡影,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都是空的。故而人们根本不必执著于这些虚妄的东西,而应该摆脱各种欲念追求一种“无著”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远离一切罪恶、烦恼,进入无忧无虑的极乐境界。但绝大多数人因为不明白这一道理,执著于现象的世界,于是就产生了无尽生死苦痛与罪恶烦恼。这就如诗中所写的,作者因为六根未净就难免“伤”“忧”之扰,而老僧已是超然物外,便无复悲喜之累。

在这首诗中,作者还生动地描述了一种顿悟的体验。所谓顿悟,也就是对佛教真理的突然的证悟。这是禅宗南宗的一个基本教义。这一理论认为,每个人自性中都有佛性,只要能够认知这一本性,便可当下“见性明心”。作者在与老僧谈佛论禅时,虽然若有所悟,但终究未能悟透。所以杂念纷纷,难以成眠。然而,就在看到老僧坐禅的一刹那,他却豁然开朗,一下子参明了 “空”“有”之理,进入了无常无系的澄彻之境。

高启此诗不仅描述了禅的义理与证悟,并且,它本身就可说是一个禅的实践。如我们所知,禅宗的一大特点便是直观,它反对繁琐的阐述和玄奥的义理而讲究“当下直见”,也就是以最直接最简洁的方式去参禅、明理。在这点上它与诗歌颇为相近,也是偏重于感性的。惟其如此,禅与诗就有着一种天然的亲和力。这正如前人所总结的,诗是“总一切语言为一句”,而禅则是“摄大千世界于一尘”。它们都是以个别而具体的事物形象来传达普遍而抽象的义理。高启正是抓住了两者的这一共同点,把诗的意象性与禅的直观性合而为一,用老僧入定这一鲜明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造出了一个明静通透的境界,道出了一种顿有所悟的惊喜,画出了一幅宁寂幽邃的图画。诗情禅意,盎然笔下,真正实现了禅宗“当下直见”的证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