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净明院》原文|赏析

斋宿虚闲只净明,俗氛暂洗觉身轻。

半山云脚炊烟湿,一枕松声涧水鸣。

对语老禅真法器,译经新谛出僧檠。

归翻贝叶莲花颂,犹带招提月影清。

净明院,是郊坛斋官,也就是帝王祭祀天地之处。此诗写的是作者从皇帝斋祀宿净明院,而遇老僧,偶有所感。

“斋宿虚闲只净明,俗氛暂洗觉身轻。”作者宿于净明院,感到虚淡清闲,暂时摆脱了世俗的一切,顿觉超然物外,轻松自在。“洗”,一语双关。一则指斋祀沐浴之礼,洗去污垢,整洁身体。再则指涤荡世俗之气,澄静心灵。作者身为宰相,平时公务缠身,案牍劳形,而此斋戒之际,却是难得的悠闲,难得的自由!

“半山云脚炊烟湿,一枕松声涧水鸣。”此联写得清丽可爱,意境幽远。前半句,从视觉角度状其高远,山气湿润,烟云缭绕,恍若仙境;后半句,从听觉角度写其清幽,松涛阵阵,涧水潺潺,迥异尘寰。这一联对仗工整,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别具一格,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之趣。可谓神来之笔,清气袭人。

“对语老禅真法器,译经新谛出僧檠。”法器,指具备传承佛法条件的人物。僧檠,檠原意是灯台,蜡台。这里僧檠借指僧房。这句大意是: 对面共话的老禅师谈吐不俗,话藏机锋,真是个造诣精深、能传佛法的高僧。他孜孜不倦地翻译佛经,弘扬佛法,介绍新的理论。间歇时,刚刚搁下笔,从僧房里踱出来。宋代士大夫与僧侣的交往蔚然成风,一方面士大夫靠向禅僧。寺院的清静闲适、公案的机锋警语、禅理的深奥玄妙,无不使士大夫心向神往,如苏轼,黄庭坚,张九成,陈与义等都与僧人交往甚密,本诗作者郑清之本人也是如此。据《宋史》记载,晚年“清之放浪湖山,寓僧刹,竟夕不归。”另一方面,禅僧也靠向了士大夫,已不复如六祖惠能目不识丁,而是填词写诗,鼓琴作画,皆有所善,显得高雅淡泊而又风流倜傥。本诗所写的 “老禅”不也让诗人倾慕不已吗?

“归翻贝叶莲花颂,犹带招提月影清。” 贝叶,泛指佛经。据《汉书·西域传》:“西域有贝多树,国人以其叶写经,故曰贝叶书。”莲花颂,佛经中的《妙法莲华经》,这里泛指佛经。贝叶,莲花指代佛经,在古诗中是常见的。如柳宗元“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白居易有“既悟莲花藏,须遗贝叶书。”招提,梵语拓斗提奢,义为四方。后省为拓提,误为招提。四方僧之住处称为招提僧房,这里指佛寺。这一联是说当自己又回到僧房,咏读佛经时,襟怀间应是依然留着寺院上空明月所洒下的皎皎清辉。“犹带招提月影清”似从王昌龄《长信秋词》中“犹带昭阳日影来”化出,虽然语意不同,但遣词造句上的承袭却是显而易见的。不过,人用得巧妙,显出一派空灵澄澈之境,亦不失为佳句。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厌倦世俗生活,向往清静、闲淡,崇尚禅僧、佛理之情。全诗意境清幽,耐人回味,尤其是颔联 “半山云脚炊烟湿,一枕松声涧水鸣”堪称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