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落叶编(其三)》原文|赏析

芳树歌残雁影横,西风袅袅暮云平。

鹤归凉月松巢爽,僧踏晴霜竹杖轻。

江上乱峰青缥缈,灯前白发瘦峥嵘。

孤舟今夜枫桥客,听到寒钟第几声。

《落叶编》是《丰草庵诗集》的第三编。这首诗为其中的第三首,作于顺治七年 (1650年)。

首句“芳树歌残雁影横”中的“芳树”,原为汉乐府铙歌名称,后世诗人往往据其意用以表示时暮众芳歇绝。这里和 “歌残”联用,并不一定实指笙歌刚尽,而在表明热闹后的萧然景况。“雁影横”写主人公看到横列成行的大雁的影子,暗喻着由归雁而引起的思乡之情,令人联想到主人公可能是客旅在外的游子。“西风袅袅暮云平”和上句相呼应,西风、大雁都点明了时序,“暮云”则进一步表示时间,同时给那个肃杀的画面更添上苍茫黯淡的一笔。“鹤归凉月松巢爽”,“月”无所谓冷暖,用“凉”字修饰,无非是表明主人公的一种内心感受,所谓 “心静自然凉”,而 “松”、“鹤”等字眼又让人想起隐者、高士之类的人物。果然,归鹤和松巢的铺垫引出了第四句“僧踏晴霜竹杖轻”,过渡得很自然。这个踏着晴霜,柱杖而行的僧人,可能是主人公在归舟途中所见的,也可能就是云游在外的主人公的自我形象,但不大可能是作者自指。因为在写此诗时董说尚未出家。这第三、四两句用对仗的手法,写得工整而又生动。后四句是主人公在船上的所见所闻所感。“江上乱峰青缥缈”,主人公的立足点已转到船舱中。放眼望去,江边山峰的轮廓在愈渐深重的夜色中已变得模糊纷乱以至于缥缈难辨了。看着这种飘忽虚无的景象,主人公会作何感想呢?“灯前白发瘦峥嵘”,孤灯下,一个白发老人正在凝神静思。唐朝诗人司空曙有名句“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意境与之很相似。而这里的“灯”似又与佛家的“心灯夜炳”有关,“瘦峥嵘”则暗示了主人公的清高、离尘。所以这情景很像是佛徒坐禅。那么,主人公是否已进入“禅定”状态,达到 “心与境寂”的禅悟境地了呢? 末联“孤舟今夜枫桥客,听到寒钟第几声。”用了唐朝张继《枫桥夜泊》诗中“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典故。从表面上看,作者融化前人诗意,把主人公比作“枫桥客”,想像着天涯孤旅在这不寐的夜里,会听到几声夜半钟呢。古时的寺院往往有夜半敲钟的习俗,而这在游子听来,无疑是惹起羁旅之愁的触发物,就象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写的: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然而,作者之意绝非仅仅在此,这首也不单单是抒写客旅不寐的孤孑清寥。从前面的种种意象和作者的暗示中,分明已让人感觉到,诗中的主人公正处于 “致虚极,守静笃”的习禅状态。这时钟声响起,“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清冷、空远的钟声既打破了夜的寂静,又增加了夜的寂静。而对主人公来说,江上乱峰虚无缥缈的影子乃至整个宇宙的神秘迷雾,都在钟声响起的那一瞬间从他眼前烟消云散了。作者从这空灵的声音中得到了精神上的净化,领会到“一切本空”,从而达到禅悟的境界。佛教的《大品般若》经中有“大乘十喻”之说,用十个比喻来说明“诸法性空”,其中一个就是“如响”。对参禅者而言,某些特殊的声响确实能使他们在那个刹那获得顿悟。

作者董说在明亡后削发为僧,此举无非是以内心的自我解脱来克服现世的苦难。这首诗也以它直觉观照、活参顿悟的思维方式和凝练含蓄的表达方式打上了 “禅”的印记。尽管作者在诗中不着一字,卧听疏钟时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却尽在不言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