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岭南六祖禅师菩提树下藏发瓮子图歌》原文|赏析

蕲州黄梅峙佛场,新州獦獠识水香。

菩提树间好晏坐,五色头发腾毫光。

金刀剔落受法戒,瓦瓮瘗藏传不坏。

捩回万夫矗梁栋,陶冶千圣掀炉鞴。

南海标来刹十围,北宗望断六铢衣。

尘镜本空空即本,风幡非动动还非。

山僧礼拜山鬼护,一花五叶开如故。

宝缕青悬雪岭烟,神珠绀结丹丘露。

世人长物合剃除,谢公枉矣施髭须。

唐年画笔石未泐,大鉴 《坛经》 谁都得。

这是一首题画诗。“岭南六祖禅师”,指慧 (惠) 能。慧能(638—713),南海新州 (今广东新兴县) 人。俗姓卢。他父亲“本官范阳” (今北京市郊),后 “左降迁流岭南,作新州百姓”(法海本《坛经》)。慧能是佛教禅宗的创始人。禅宗,源自印度,据说自摩诃迦叶至菩提达摩为“西天二十八代”。在中国,自菩提达摩起,历慧可、僧璨、道信、弘忍,至慧能,称“东土六代”。慧能为第六祖,是中国禅宗的实际创始人。“菩提树”,“梁天监元年,智药三藏自西竺国航海归来,将彼土菩提树一株,植此坛畔。”后慧能“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 (法海《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略序》)“发瓮子”,装头发的瓦罐。按诗中所说,该图的作者应是唐年,惜图已不可见。吴莱的这首题画“歌”,品画而不拘泥于画,内容远远超出原图的内涵。与其说它是一首题画诗,莫如说是一曲称扬卓荦不群的六祖禅师的颂歌。

“蕲州黄梅峙佛场,新州獦獠识水香”写六祖禅师承继五祖弘忍的衣钵。《坛经》载:慧能“往黄梅冯墓山,礼拜五祖弘忍和尚。”五祖弘忍,是蕲州黄梅 (今湖北省) 人。这里以 “蕲州黄梅”指代五祖。“峙佛场”,说明五祖已是得道高僧。“新州獦獠”,此指六祖。《坛经》载: “ (弘忍)大师遂责慧能曰: ‘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慧能答曰: ‘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身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又载:“其宝林道场,亦先是西国智药三藏自南海经曹溪口,掬水而饮,香美,异之。”“识水香”,指六祖后于宝林道场弘扬佛法。六祖在五祖处得传衣钵后,过了多年才住曹溪宝林寺,开讲佛法。“菩提树间好晏坐,五色头发腾毫光。”“晏坐”,坐禅; “五色”,指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 “毫光”,光线四射如毫毛。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 六祖得传衣钵后,已修成佛身,但尚未剃发受戒,他在菩提树下坐禅时,头发发出五色光芒,照射四方。“金刀剔落受法戒,瓦瓮瘗藏传不坏。”据《曹溪大师别传》载,印宗法师仪凤元年(676年)正月十七日,与慧能落发,二月八日于法性寺受戒。“瓦瓮瘗藏”,言以瓦罐将六祖头发保存起来,埋藏在菩提树下。“瘗藏”,埋藏的意思。诗开头六句,交待 “藏发瓮子”的由来,基本是据史演说,但笼罩着一层神秘的灵光。

“捩回万夫矗梁栋,陶冶千圣掀炉鞴”两句,写慧能讲演佛法的莫大功用。《曹溪大师别传》载:“法师(指印宗法师)讲经了,将僧俗三千余人,送大师 (慧能) 归曹溪。因此广阐禅门,学徒十万。”又称: “其时座下僧尼、道俗一万余人。” ( 《坛经·法海本》) 禅宗之盛,于此可见一斑。“捩回”,在此有扭转拯救意。“炉鞴”,用来吹炉火使旺的革囊。六祖“法施僧俗”,“沾甘露味,入圣超凡者,莫记其数。”(《坛经·序》)“南海标来刹十围”句,写菩提树。“北宗望断六铢衣”句,指弘忍死后,禅宗分为南宗(六祖慧能为代表)、北宗(弘忍大弟子神秀为代表),但弘忍传袈裟(“铢衣”)于慧能而未传神秀。相传六祖得法衣后,立刻南下,后有数人追赶。“望断铢衣”,当指此事。“铢衣”,本指极轻之衣,在此专指传法袈裟。据载,“此传法袈裟,是中天布,梵云婆罗那,唐言第一好。布是木绵花作,时人不识,谬云丝布。” ( 《曹溪大师别传》)“尘镜本空空即本”,六祖有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视菩提树、明镜台都是空的。“风幡飞动动还非”,据说六祖在广州法性寺听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云幡动,一僧云风动。慧能曰: ‘非幡动、风动,人心自动。’ 印宗闻之竦然。”(《坛经·惠昕本》)这两句写慧能 “自识佛性,顿悟真如”。

“山僧礼拜山鬼护,一花五叶开如故”二句,“一花五叶”有两说:一说禅宗自菩提达摩至慧能共六祖,是为一花五叶,“世界一花,祖宗六叶” (王维语); 一说自慧能后,禅宗分为临济、沩仰、曹洞、云门、法眼五宗,称为一花五叶。当以后说为是。“宝缕青悬雪岭烟,禅珠绀结丹丘露”二句,指六祖五色头发灵气升天,化为仙露,“大兴法雨,曾洒客尘”,滋润万物,普度众生。“世人长物合剃除,谢公枉矣施髭须”二句,是作者发出的感慨。吴莱终身未仕,虽负绝世之才,却不为世所重。对于尘世,他是厌倦了的,所以在顶礼膜拜六祖禅师、接受佛法洗礼之后,也萌发出向往彼岸世界的念头。“唐年画笔石未泐,大鉴《坛经》谁都得”两句,“唐年画笔”,交代诗题。“泐”,通“勒”,指雕刻。“大鉴”,大鉴禅师,六祖慧能谥号。“《坛经》”,全名《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是中国僧人著的佛书中唯一称“经”的著作。这二句的意思是说,唐年的这幅《藏发瓮子图》还未刻上石碑的时候,六祖禅师的 《坛经》 已传遍天下了。

全诗集题画、叙事、抒情于一身,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典雅庄重,雄深卓绝。因其铺陈史实较多,几可作为早期禅宗史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