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廿九日同补萝晴江探桂隐仙庵归憩古林寺

游山同队行,看山各自领。

不逢桂花开,且踏桂花影。

桂蕊何离离,蓄意如未逞。

寒潭明空霜,禅室纳虚景。

脉脉夕阳沉,泠泠天风冷。

道人登竹楼,弹琴万山顶。

曳杖随所如,小憩古林寺。

经声如有人,松花飘满地。

一僧长眉青,万竹短篱翠。

为我涤斋厨,供以伊蒲味。

时当晚课齐,各各参佛义。

余亦慧业人,拈花颌微示。

出门秋正清,下山月犹未。

回头云一重,钟声渺烟际。

这是一首记叙与同仁游山探桂经过的记游。然而它又不似一般的记游探胜,通篇写的并非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更何况诗人此次探桂不遇; 诗人着眼的是桂花胜境附近的隐仙道庵和古林禅寺。于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多是清空寺院,孤道老僧; 不绝于耳的是幽幽钟磬,隐隐经声,使人吟咏之间恍然似有所悟。

开首六句写的是游山探桂的情景。一行人结队游山,且看且行,指指点点,兴致勃勃;虽景无二至而人心各具,情趣有偏,因而各有各的感受。诗人高出一筹,不仅写景记行,也写心记感。然而不巧得很,此时桂花尚未开放,人们只好在桂树底下,踏着旧桂的落英,徘徊流连,寻寻觅觅。一个“且”字表明此时人们犹有余兴。只见那桂蕊上有的含苞欲放未放,似意犹未逞; 有的空空如也,只有秋露点点,似满腹委屈,所以诗人说“桂蕊何离离,蓄意如未逞。”诗人写景融情,把无情之物写得情意绵绵,楚楚动人。“何离离”、“意未逞”既是写物也是写人,游人乘兴前来探桂却不逢桂花开,总是一件不尽人意之事吧? 然而作为游者之一的诗人却与众不同,他并未因此而感到懊恼扫兴,而是泰然外之,欣然受领,其视线早已越过桂岭移到了附近的隐仙庵上。接着六句写的就是隐仙庵所见。首先映入诗人眼帘的是庵前的水潭和庵内的禅堂,只见那潭水清澈透明,汪然凝碧,在这深秋的暮色里似有寒意,所以诗人称之为“寒潭”;霜为静夜空气所凝,所以谓之“空霜”。潭色为碧,霜露为白,使意境分外空明;而道庵幽僻,固然人迹罕至,况禅堂除圣像、香几之外本来空空如也,因而是“纳虚景”。整联诗有一种清空、虚静之氛围透于言外,佛道就讲“虚一而静”,“虚则能纳,静则能照”。承上联的环境描写,下联着笔天气描写,其时脉脉夕阳正在西沉,凛凛秋风吹得人凉入心头,更增添了这里的寂寥、萧然的气氛。正在这时,只见一位道人登上竹楼,在上面悠闲自得地弹起琴来,这是何等的境界!这里“登竹楼”是实写,“弹琴万山顶”是虚写,禅道之家有独宿孤峰顶的话头,意喻登峰造极,达到至境。凡人见此宁无动乎? 但诗人却无多言,转而叙述小憩古林寺的情景。“曳杖随所如”表现出诗人的闲情逸致,优游不迫。只见这里比隐仙庵更加寂寥,只有偶尔传来的隐隐诵经声才表明寺里有人。进得寺来,但见 “松花飘满地”,修竹短篱翠绿满眼,一僧人青眉飘飘,仙风道骨。原来此地又是一番境界。接着诗人具体记叙了寺僧招待他们一行人用斋、歇息的事情。“伊蒲味”指的是寺庙里特有的素斋。其时正值僧人晚课诵经、参悟佛义,诗人对此颇有兴味,说“余亦慧业人,拈花颌微示。”“慧业”为佛语,佛教主要教义是“三学”,即“戒、定、慧”,三学之中以“慧”为上,它是绝对真理,修得“慧”即达“涅槃”,这里指通慧之人。“拈花微示”为一佛教公案,相传昔日世尊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皆默然,时独迦叶尊者,破颜微笑。意为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惟有心领神会妙悟自得。诗人这联诗乃是说自己素有悟性,因而听人诵经便亦能解得其中三昧。最后两句诗写诗人一行下山,“出门秋正清,下山月犹未。”点明离寺时间和当时的气氛。此时天未全黑,秋色满目,山月犹明,整个气氛是萧淡黯然的。可以想象,诗人此时的心情亦是萧淡黯然的,古林寺的意境还盘旋在诗人的内心,所以一边下山一边还频频回首顾望。然而诗人回首又看见了什么?“回头云一重,钟声渺烟际。”什么东西也没有,只有缱绻自舒的云朵在悠悠地飘散着,恍惚之间,似乎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钟声在袅袅。这最后一句,诗人寄出世之意于言外,写得玲珑剔透,如空中之音,水中之月,禅宗特有的那种空灵超脱、虚幻无定的佛理内涵呼之欲出。

这首诗写得通俗自然,全无人工斧凿痕迹,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是“老僧常谈,不召自来”,一首诗只要“言之有味,听之可爱”即可。然而细细品之则又见出诗人的 “大巧之朴”,“浓后之淡”。诗人蓄意探桂,却不逢花开,无意过庵,却别有风景;小憩古林,却拈花领微,最后被心驰神夺。整首诗在平淡中见新奇,于朴拙中寓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