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元《读《陆放翁集》(其二)》爱国诗词鉴赏

作者: 张培元

辜负胸中十万兵, 百无聊赖以诗鸣。

谁怜爱国千行泪, 说到胡尘意不平。

梁启超

爱国者的心是相通的。相同的抱负,相同的境遇,相同的思绪。报国壮志难酬,化为一纸悲愤。陆游那些光耀千古的爱国诗篇,使梁启超产生强烈共鸣,写下这首感情激荡的传世之作。

诗一开头,作者为伟大的爱国者陆游深深的鸣不平。陆游生当北宋灭亡、国土破碎的年代,从青年时代起,他就立下收复失土、统一祖国的宏大志向,但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压抑,使理想化为泡影。陆游曾在《弋阳道中遇大雪》诗中写道:“起倾斗酒歌出塞,弹压胸中十万兵。”梁启超将此句巧妙借来,是说陆游徒有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但却始终无法施展。“辜负”二字,既点明爱国者的不幸遭际,也暗含对那些误国害民的昏君佞臣的强烈愤慨。“以诗鸣”,意出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其存而在下者,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这句诗紧承首句,言陆游救国无门,内心痛楚难耐,只有用诗歌来倾泻心中的积愤和不平。梁启超写这首诗时,正是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政治抱负不得实现,胸中愤懑难平,这与陆游当年的遭际和心情何其相似!这一时期,他象陆游一样,以诗文为武器,写下《爱国歌》、《贺新郎》(昨夜东风里)等许多著名诗词,寄托他依然不变的一颗爱国心和忧国忧时的激愤心情。“怜”,同情。“谁怜”,用问句形式,实际是暗寓作者自己。“千行泪”,不只是指陆游“胡未灭,鬓已秋,泪空流”的泪,也应是作者梁启超“欲诉奇愁无可诉……忍抛得,泪如线”的泪。同是华夏爱国者,同情何必同时人。“胡尘”,指金兵对中原的入侵。诗末作者自注:“放翁集中,胡尘等字凡数十见,盖南渡(指北宋朝廷渡过长江,建立南宋)之音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正是陆游深沉的爱国心声,在当时远离故土、自痛国耻未雪的梁启超的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里的“胡尘”,也可理解为十九世纪末入侵中国的帝国主义强盗。正是帝国主义强盗的铁蹄在中国土地上卷起的烟尘,使身在异国他乡的诗人终日寝食不安、意绪难平。

这首绝句,是怀古,又充满强烈的现实感;是写陆游的遭际,又时时抒发作者情志,激愤而不失之悲观,慷慨中显示出不屈的意志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