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元《子茂簿君自兰泉送余至凉州且赋七律四章赠行次韵奉答》爱国诗词鉴赏

作者: 陈庆元

送我西凉浃日程, 自驱薄笨短辕轻。

高谈痛饮同西笑, 切愤沉吟似北征。

小丑跳梁谁殄灭? 中原揽辔望澄清。

关山万里残宵梦, 犹听江东战鼓声。

林则徐

此题一作《次韵答陈子茂德培》,今据林则徐手迹影印本。陈德培,字子茂,时为甘肃定安(今定西)县主簿。为道光二十二年(1842)林则徐远戍伊犁,行次甘肃凉州(今武威)所作。据林则徐《壬寅日记》,七月二十七日,抵安定县秤钩驿,子茂迎至此。后子茂一直陪送至凉州。八月二十二日,起行至四十里铺,“子茂送至此,与之共饭而别。”诗共四首,这是第二首。

二月,林则徐启程远戍伊犁,行至凉州,差不多半年。诗人已近七十岁,当时交通不便,无疑是很艰苦的,但他仍然比较达观,称此行“雪窖冰天亦壮游”(《次韵潘功甫舍人见赠三首》其三)。此诗首联叙述子茂专程送至凉州,前后已有十多天的时间,一路上虽乘的是简陋矮小的车子,倒也非常轻快。“浃日”,干支纪日,称自甲至癸一周十日为“浃日”;“薄笨短辕”,简陋矮小的车子。“短辕”暗用王导“长柄麈尾,短辕牛车”的典故。“薄笨短辕”后的“轻”字,不仅写出车马的轻快,也透露出诗人心情的轻松自若,这当然与子茂浃日陪送一片诚挚之情有关。次联“高谈痛饮同西笑,切愤沉吟似北征。”

进一步写出诗人与子茂的友情,而这种友情则是建立在对时局共同认识的基础上的。“西笑”,语出桓谭《新论》:“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西向相笑。”这里语意双关,诗人与子茂同行向西,一路高声谈笑,痛快饮酒,如同在分享京都长安的快乐一样。诗人《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云:“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高谈痛饮”,表现了诗人襟怀的开朗,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诗人并没有因宦海生涯的挫折从此消沉,面对时局,他仍十分忧愤,一路沉吟,又好象班彪当年作《北征赋》以抒怀。“北征”,《北征赋》,西汉末年,王莽新朝被推翻后,中原连年战争,班彪作《北征赋》表达望治不得的苦闷心情。

颈联,“小丑跳梁谁殄灭?中原揽辔望澄清。”“揽辔”、“澄清”是用典。《后汉书·范滂传》云:“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诗人把英国侵略者比喻成跳梁小丑,有谁能去歼灭他们呢?国内局面混乱,亟待有志之士出来澄清。本题首章云:“频搔白发惭衰病,犹剩丹心耐折磨。”一片丹心,老而愈坚,即便是在谪戍途中,诗人又何尝不以殄灭跳梁小丑、澄清天下为己任呢?“关山万里残宵梦,犹听江东战鼓声。”诗人远在西北,而且越往西行,离东南也就越远,然而当年抗击英军的激烈场面仍然象在眼前,战鼓隆隆声犹在耳边回响。如今,国家正面临被蚕食狼噬的危险,诗人又如何能高枕安卧呢?林则徐行次兰州所作《次韵答宗涤楼稷辰赠行》诗云:“但视中原靖,奚辞绝塞艰,只身万里外,休戚总相关。”不辞远赴关山绝塞的艰难,只希望国家不受侵略;时刻在关心着国家的命运,诗人的爱国精神多么可贵!

怀霜《装愁庵诗话》说林则徐的诗“闳中肆外,气盛言宜,酷肖其人。”此诗叙友情深挚真诚,抒胸襟阔达豪迈,论局势则沉郁悲愤,组织裁剪很见工力,用典随手拈来无不贴切。前人评林则徐诗,非常推崇他的七律,是很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