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甫《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见城邑人物繁丽,云西凉府也.喜甚,马上作长句,未终篇而觉,乃足成之.》爱国诗词鉴赏

作者: 周振甫

天宝胡兵陷两京, 北庭安西无汉营;

五百年间置不问, 圣主下诏初亲征。

熊罴百万从銮驾, 故地不劳传檄下;

筑城绝塞进新图, 排仗行宫宣大赦。

冈峦极目汉山川, 文书初用淳熙年;

驾前六军错锦绣, 秋风鼓角声满天。

苜蓿峰前尽亭障, 平安火在交河上;

凉州女儿满高楼, 梳头已学京都样。

陆游

这首诗是陆游在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作的。这年,陆游在江西抚州任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在抚州任上,陆游收复中原的怀抱,在梦中反映出来,写了这一首诗。《宋史·陆游传》说:“王炎宣抚川陕,辟为干办公事。游为炎陈进取之策,以为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当积粟练兵,有衅则攻,无则守。”可见陆游替王炎的规划,是先取陇右。陇右即西凉府,在今甘肃。陆游的愿望,在王炎幕府中不能实现,但他一直在想,所以终于见于梦中。在“五月十一日夜且半”,即夜将半。“梦从大驾亲征”,即从宋孝宗御驾亲征。“大驾”,即皇帝的车子。“尽复汉唐故地”,陆游不仅在梦中实现他的规划,还在梦中作诗,这是他的收复失地的爱国主义精神的表现。

再看这首诗,写梦中收复西凉府,先从西凉的沦陷讲起。“天宝胡兵陷两京,北庭安西无汉营。”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起兵叛乱,攻陷东都洛阳、西京长安。安禄山是胡人,他手下的部队,也有不少胡人,所以称称“胡兵”。唐代在现在新疆吉木萨尔和吐鲁番两地设立北庭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后来两地都陷于吐蕃,所以“无汉营”了。从淳熙七年上距天宝十四载为四百二十五年,就整数说,是“五百年间置不问”,圣主宋孝宗下诏亲征了。“熊罴(pí皮)”:指战士。銮(luán峦):铃。“銮驾”,天子的车,有铃,百万雄兵从御驾亲征。汉唐故地里的人民,纷纷起来响应,所以不劳传布讨伐文书,就可收复。收复了汉唐故地,在极远的边塞上筑城防守,送上新绘制的地图。“绝塞”:极远的边塞。于是皇帝在行宫中排列仪仗,宣布大赦。“行宫”,皇帝出外时住的宫室。这时,山冈尽目力望去都是汉家的山河,指收复了汉唐故地。在那里的文书开始用宋孝宗的淳熙年号。那时天子车驾前由天子统率的六军,军中交错着锦绣的旗子。在秋风中击鼓吹号,角声充满整个天空,极写军容的盛大。首蓿峰在收复失地后的边界上,那里尽是守望的堡垒。说明收复失地后,要筑亭障来巩固边防。平安火:唐制每三十里设一烽火台,每日初夜举火以报平安,称平安火。交河:县名,在今吐鲁番西北,唐置安西都护府于此。这是说,收复失地以后,边境平安。再看西凉府内,一片太平景象,“凉州女儿满高楼,梳头已学京都样。”京都的头发样子已传来了。末句参看朱祖谋校《云谣集》载唐人《内家娇》第二首:“及时衣著,梳头京样。”

这首诗,反映了陆游迫切地想收复失地的爱国主义精神。但他写的梦境,又不限于收复西凉府。因为西凉府在甘肃,他讲到“北庭安西无汉营”,讲到“平安火在交河上”,就已经到了新疆了。说明他想像中的收复失地,要“尽复汉唐故地”,不限于西凉府了。这里既驰骋想像,也显出他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强烈。

当时他向王炎规划收复长安、收复陇右的不能实现,同宋孝宗有关。“孝宗时代,作战的意志是存在的,但是经不起挫折,只要战事中稍有一些不利,孝宗的意志就动摇了。何况孝宗上边还有太上皇,孝宗的任何决心,经不起德寿宫的一番吩咐,一切计划都成为虚文。”因此在陆游的梦里,孝宗对于收复失地不特不动摇,还“大驾亲征”,这正是他的梦想。加上“尽复汉唐故地”,充满了积极想像。这种想像,写得又很具体。有“筑城绝塞进新图,排仗行宫宣大赦。”有“平安火在交河上”,有“凉州女儿在高楼”。可见他的设想已经经过长期的酝酿,显得比较完备了。

再就这首诗的艺术性看,钱钟书先生称:“长吉(李贺)《高轩过》篇有‘笔补造化天无功’一语,……夫天理流行,天功造化,无所谓道术学艺也。学与术者,人事之法天,人定之胜天,人心之通天者也。”钱先生讲艺术,要补造化的不足,是“胜天”,即“笔补造化”;这种“胜天”,一定要合于自然,即“通天”。陆游在这首诗里,写“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这是“笔补造化”,是“胜天”。但这种“胜天”,托之于梦境,又很自然,是“通天”。钱先生又说:“长吉尚有一语,颇与‘笔补造化’,相映发。《春怀引》云:‘宝枕垂云(发)选春梦。’……作梦而许操选’政,若选将选色或点菜点戏然,则人自专由,梦可随心而成,如愿以作(弗洛伊德论梦为‘愿欲补偿’)。醒时生涯之所缺欠,得使梦完补足焉,正犹造化之以笔‘补’矣。”陆游迫切期望的收复失地,为醒时生涯之所欠缺,这正是“笔补造化”了。

这首诗里有两种补,一种是梦补醒时生活之所缺欠,即“梦从大驾亲征”,到“云西凉府也”,这是梦补。“马上作长句,未终篇而觉,乃足成之”,这是醒后补足之诗,是醒补。不论梦补或醒补,都是“胜天”,又都是“通天”,即合于自然,所以为难能可贵。像钱先生指出“凉州女儿”两句,本于唐人《内家娇》的“梳头京样”,这是合于自然的。再像“驾前六军”两句,宋军的旗子,宋军的鼓角,这是陆游在从军生活中得来的经历,也是合于自然的。其他结合梦境所写,也都合于自然,像“尽复汉唐故地”以后,自然要“进新图”,“宣大赦,”可见这诗是“胜天”而“通天”的。

再看这首诗是所表达的收复失地的爱国主义精神,从天宝年间安禄山之乱讲起,不从北宋靖康之难讲起,提到五百年的耻辱,所以梦里要“收复汉唐故地”,写出“冈峦极目汉山川”,点明“汉山川”,指明是收复失地,收复“北庭”安西”的土地,这种壮志,又符合那里人民的愿望,所以认为“故地不劳传檄下”,既然是汉唐故地,这里多汉族人民,所以是切合人民的愿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