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辛弃疾《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原文赏析

(宋)辛弃疾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叶丞相:叶衡。《宋史·叶衡传》:“叶衡字梦锡,婺州金华人,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第。……知荆南、成都、建康府,除户部尚书,除签书枢密院事,拜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据《景定建康志》:叶衡于淳熙元年(1174)正月帅建康,二月即召赴行在(当时南宋小朝廷的京都——杭州),其时稼轩正充帅属。叶氏此时未为丞相,题中丞相之称当是后来追加的。

上阕的意思是:青山想要和高人说话,它像千骑万马一样连续迅疾地向人们跑来(不是山在跑,而是山头的云雾在跑)。可是带雨的浓云却徘徊在山头之间,希望风雨到来可终究没有来。

下阕的意思是:人们都说脑袋上的头发,总是因为忧愁而变白。(而)我却拍手嘲笑江上飞舞的沙鸥,(在风雪来临之前)满身都显示着忧愁。

这首小令写于淳熙元年(1174)春季,辛弃疾35岁。这年春,辛弃疾做江东抚司参议官,受到江东留守叶衡的重视。这年二月,叶衡“召见行在”,推荐辛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迁仓部郎官。”辛弃疾离建康赴行在,当在八月中秋之后,此词当作于本年春季叶衡建康赴行在之前。

词从青山写起,写青山要和人们说话,心情急迫,像千骑万马扑向人们面前。实际上,青山本不能说话,青山也不可能奔跑,这是写作者自己的心情,是他急迫地要找志同道合的人述说自己的心情。写山要说话,山在奔跑,就是把山雨欲来的情景作了拟人化的形象描写。接着作者笔锋一转,直点烟雨,它徘徊在群山之间,要来而终究没有来,这是作者借登临金陵赏心亭,面对青山欲雨的情景,希望时代的风雨(抗击金兵的斗争)的到来。因为“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而使抗战志士忧愁、愤恨。所以,下阕直承上阕,点出“愁”字,表达了他对抗战高潮“望来终不来”的强烈不满。但作者看到了青山欲雨的现实情景,看到了它的“联翩万马来无数”的雄浑气势,他指出发白与忧愁有关,拍手欢呼山雨的到来,嘲笑那些在风雨来临时“一身都是愁”的沙鸥,这就形象地表现了作者要求抗战的强烈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