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诗学概念·辞情
与诗论有关的古代文论概念。“辞情”一词,分而言之,辞是文辞,情指情感;合而言之,是指文辞通过艺术技巧表达而出的情感。刘勰《文心雕龙·熔裁》:“夫百节成体,共资荣卫,万趣会文,不离辞情。”也就是说,文章的构成不能离开“辞情”。“情”与“理”相对,虽然,“辞”可写“理”,但“理”并非“万趣会文”的根本。“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文心雕龙·知音》)。作者写作的真正动机,还是“情”动于中的激发。而读者是通过文辞的表达去感受作者所写之情。“情欲信,辞欲巧”(《礼记·表记》),这是孔子对创作中辞情的规定。如果要把真情写得淋漓尽致,就需要运用文辞的表达技巧。刘勰说:“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知音》)从“六观”,可见文辞具有多种多样的表达功能,以“辞”写“情”,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刘勰指出了两种情形,辞胜于情:“采滥辞诡,则心理愈翳。”(《情采》)辞弱于情:“士衡矜重,故情繁而辞隐。”(《体性》)针对这种矛盾,刘勰明确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必须以“情”驭“辞”,完美统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情采》)“辞”与“情”的关系,在表达上还有“情在辞内”、“情在辞外”的区别。情在辞内,则语尽神完;情在辞外,得遥想之致。后者是诗人追求的某种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