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儒家学说

传统文化·儒家学说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典籍丰富,流派繁多,蔚为大观。在各家学说中,儒家占有突出的位置。它历史最久,传布最广,影响最大,一向被视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关于“儒”的含义,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写道:“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儒”原来是古代巫师在操作巫术时戴的礼冠,巫师因此被称为“儒士”。后来儒士的含义泛化,不单指巫师术士,而且指那些相礼的专家。他们掌握着各种礼仪知识,在婚丧嫁娶等庆典仪式上充当司仪。孔子在年轻时从事过这种职业,所以他创立的学派遂被称为儒家。关于儒家学说的基本思想和学术特色,司马谈在《论六家之要指》中写道:“夫儒者以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能易也。”(《史记·太史公自序》)他对儒学既表示首肯,也有微词。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对儒家学说作了这样的概括:“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班固认为儒家“于道为最高”,予以推重,大致勾勒出儒家的思想风貌。但他的儒家出于王官之说却未必符合事实。把司马谈和班固的说法综合起来,儒家的思想特征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五点。①奉孔子为宗师;②注重人伦教化,主张以“礼”调协人际关系;③尊重传统文化,以尧舜文武为活世的楷模;④倡导仁义,主张实行德治仁政;⑤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经典。后来《乐》经亡佚,只剩下五经。到宋代,《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也被提到经典的位置,遂有“四书五经”之说。儒生常常通过注疏经书的方式阐发儒家的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