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汉王朝的守疆与拓疆·李将军列传》鉴赏
选文: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里,徙成纪。广家世世受射①。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②善骑射,杀首③虏④多,为汉中郎。……尝⑤从行,有所冲陷⑥折⑦关⑧及格⑨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 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⑩习(11)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12)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柰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13),李广乃归其大军。……
居久之,孝景崩,武帝立,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刀斗(14)以自卫,莫(15)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16),击刀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17)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18)程不识。
……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19),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20)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21)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
……元朔六年,广复为后将军,从大将军军出定襄,击匈奴。诸将多中首虏率,以功为侯者,而广军无功。后二岁,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俱,异道。行可数百里,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广军士皆恐,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敢独与数十骑驰,直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告广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广为圜(22)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广乃令士持满毋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23),杀数人,胡虏益解。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24)军。军中自是服其勇也。明日,复力战,而博望侯军亦至,匈奴军乃解去。汉军罢,弗能追。是时广军几没,罢归。汉法,博望侯留迟后期,当死,赎为庶人。广军功自如,无赏。
……
后二岁,大将军、骠骑将军大出击匈奴,广数(25)自请行。……
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26)。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阴(27)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 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28),曰:“急诣(29)部,如(30)书。”广不谢(31)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32)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糒(33)醪(34)遗(35)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36)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 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注释〕 ①射:古官名,掌射。②用:因。③首:敌首。④虏:俘虏生敌。⑤尝:通“常”。⑥冲陷:冲锋陷阵。⑦折:折冲。⑧关:抵挡。⑨格:抵挡。⑩勒:整顿。(11)习:训练。(12)走:奔向。(13)平旦:清晨。(14)刀斗:铜器,昼炊饭,夜持击以报警。(15)莫:通“暮”。(16)陈:通“阵”。(17)佚:放松。(18)苦:以……为苦。(19)麾下:部下。(20)乏绝:穷乏断绝。(21)度:揣度。(22)圜:同“圆”。(23)裨将:副将。(24)治:整治。(25)数:多次。(26)屯行:中途停留。(27)阴:暗中。(28)莫府:同“幕府”。(29)诣:到。(30)如:依照。(31)谢:辞别。(32)亡:失去。(33)糒:干粮。(34)醪:混合酒。(35)遗:赠送。(36)责:责令。
鉴赏:
飞将军李广是中国历史上脍炙人口的名将,千百年来,他的事迹一直广为传颂,唐人有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正是经过司马迁的如椽大笔,一代名将的形象才在人们的脑海中定格。
李广是将门之后,年轻时就曾得到文帝赞许。但他真正为大家所熟知,是在汉朝与匈奴之间的战争中。这场发生在汉匈之间空前惨烈的战争为李广提供了展示军事才能的广阔舞台。他骁勇善射的特点一次次得以充分的发挥。本篇就记载了他的几个经典战例。
一次,李广追捕匈奴射雕者却突然遭遇大批敌军,敌众我寡,部下都惊慌失措,但若此时逃跑,亦难逃灭顶之灾。危难之际,李广沉着应对,布下疑兵之计,故意示敌以弱,让敌人误以为自己是引诱敌人进圈套的疑兵,而后面还有汉军的大部队。敌人果然不敢轻举妄动,而几次试探,都被李广用精准的箭术打退。在始终无法探知李广虚实的情况之下,匈奴人只好撤退。
又有一次,他所率领的部队遭遇匈奴主力,敌我实力相差悬殊,在危急的情况下他指挥若定,先是命令自己的儿子杀入敌军展示武勇,以此安定军心,又指挥军队奋勇抵挡敌军,用自己出神入化的箭术给予敌军巨大杀伤,从而稳定了战局,让敌人无懈可击,最终等来了援军,击退了敌军。
通过这些战例可以看出,李广的军事才能主要体现在“勇”和“善射”上,而他的这一特点,正是汉匈战争初期汉朝军队所缺乏的。汉族曾经长期处于守势,一方面受制于汉朝的国力,但是另一方面也与汉族不善于骑兵作战有关。因此在边境的小规模冲突中,汉朝经常吃亏。正是在这种逆境之下,人们渴望有一个能克制匈奴的英雄出现,而李广的横空出世,符合汉王朝的期望。他武艺高强,箭术无双,多次凭借出色的箭术在战场上力挽狂澜;他胆略过人,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多次上演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他与士兵同甘共苦,待人宽厚,性格直率。不过李广为大家所心折,更主要的还是在于他的个人魅力,他天生善射又英勇无比,不惧危险而一往无前,浑身洋溢着个人英雄主义的气质。虽然常常处于危险之中,但是他从不更改自己的处事方式,留下了许多佳话,诸如射箭入石这样的故事,一直为大家所津津乐道。特别是在汉匈战争尚处在小规模冲突为主的初期,李广这种极富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行为恰好能有效地克制匈奴人的小部队骚扰,勇敢而善射的李广不仅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也赢得了对手的敬畏,“飞将军”就此名动天下。
但到了汉武帝时期,汉匈战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雄心勃勃的汉武帝希望能击溃匈奴,解决北方的边患,因此此时的汉匈战争,不再是以前的小规模冲突为主的情况,而多次出现大规模的对决,在此种情况之下,李广的个人之勇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因此他虽然多次出征,却始终未能取得大的战功。等到汉朝与匈奴决战的时候,李广的年龄已经很大了,但是壮志未酬的他依然坚决要求随军出征。因为种种原因,当时的统帅卫青并没有安排李广作为主攻,与李广产生了矛盾,结果李广愤而出征,迷失了道路,并没有按期与部队会合。卫青派人来问责,李广就自杀了。
虽然李广一身本领,未能封侯确实有些时乖命蹇,但仔细分析可以看出,李广的悲剧却又有其一定的必然性。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李广性格上存在缺陷,他快意恩仇,心胸不够宽广,霸陵尉因为职务行为冲撞了他,他就记恨在心,设法公报私仇。他心无城府,率性而行,这种直爽的性格很容易使他采取极端的行为,最终的自杀正是这一性格所驱使的结果。
另一方面,李广是一个将才,却并非一个帅才,通过与程不识的比较可以看出,李广带兵过于随性宽松,约束性不够。这种方式虽然容易赢得士兵的信任,但是却不利于大部队的统领。因此在小规模冲突为主的战争初期,他还能用个人魅力凝聚部队;而一旦到大部队作战的战争后期,他就显得力不从心了。特别是他常常自恃箭术高明,只身杀虎,近身射敌,这种以身犯险、暴虎冯河的事情,不应该是一个统领三军的将领所为。须知统帅的安危事关整个战局,怎么能轻易将自身置于危险的境地呢?此外,李广的威名也是导致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名望是一把双刃剑,所谓树大招风,李广的英勇善射,一方面为他赢得巨大的声望,但另一方面,却使他始终成为敌人关注的焦点。每次出战,因他的名望,匈奴不敢轻视,总是会将攻击的重点放在他身上,因此他经常遭遇匈奴主力。常常但求自保,故而难有战功。更为重要的是,汉匈战争的形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李广却始终未能应时而变,仍凭血气之勇征战沙场,一代名将的悲剧也就不可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