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第十四节》经文|注释|译文|赏析|评赞

《金刚经·第十四节》经文|注释|译文|赏析|评赞

【经文】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

“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注释】

① 义趣:“义”同“意”;“趣”即“意义”。指《金刚经》中无相无住、无得无说、非有非无、非实非虚的般若义理。② 希有:即“稀有”,极少见。前文“希有”指如来佛善于吩咐嘱托诸菩萨,善于关怀爱护诸菩萨,这是任何人也比不上的,故称“希有”。此处指如来佛所说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亘古未有,义趣深奥,独一无二。③ 慧眼:“慧”即智慧;“眼”非五官之眼,比喻观照、领悟或某种见地。“慧眼”即通过智慧观照对象的能力或认识方法。《大乘义章》卷20曰:“言慧眼者,观达名慧,慧能照瞩,故名慧眼。”下文提到“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此即为一。慧眼有大小乘之区别。小乘慧眼即所谓声闻智慧,仅限于小乘的智慧观照之力,是阿罗汉的见地。由此慧眼只可达“人我空”,仅能破“人我执”。大乘慧眼即菩萨的智慧,不但照见我空,还照见法空,甚至空相亦空。《思益经》卷3说:“慧眼为见何法?答言:若有所见,不名慧眼。慧眼不见有为法,不见无为法。”真谛译本与玄奘、义净译本在此作“圣慧”或“智”,其意与慧眼相同,皆指佛教的一种认识程度。④ 信心清净:其他五种译本皆无此句。罗什译本加此使经文更明确,条理与逻辑更为通顺。此句意为产生虔诚的信仰并因此而达到心地清净无染,也可说是所产生的信仰之心是离一切外相而清净无染的。具体含义指以般若圣智观照一切,但见非实假有,诸相非相,从而离相无住,去污净心。由此才可达到下句的“则生实相”。⑤ 生:即证得、悟得。般若学讲不生不灭,一切本来寂静。凡有所生即为邪知邪见;心有所生,即为着相;着相则非清净之心。如此则与前句“信心清净”不符,也与下文“生”的对象即“实相”不合,因为经中说“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这种实相是本来具有的,故不得生;是寂而无相的,故不得生。只有拂去尘染,破除执着,使生清净,“实相”即自然现前。犹如拨去乌云见月亮,拭去镜尘显真像。⑥ 实相:真实相状。“实”即真实不虚、空寂无相;“相”即相状及于心所观之特性。“实相”即是无相,即是不生不灭、无形无象、非实非虚,是非实之实,非相之相。大乘佛教般若学以此作为此岸及彼岸一世事物、现象、境界等的本性和本体。与真如、涅槃、性空、法性、法身、无相、无性、非相、真性、实际、实性、无为、真空、真谛等词意义相同,仅因侧重与角度不同而名称互异。如就其为万有之体性而言,则名“法性”;就其本体真实常住之义而言,则名“真如”;就其真实常住为一切之实相而言,则名“实相”;就其境界非实空寂而言,则名“空性”;就其无生无灭、无形无象而言,则名“无为”;就其为佛之真性而言,名之为“法身”;就其为解脱之境而言,则名“涅槃”,亦即本经中所讲的证成佛身。如此处经文所讲的“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也即前文所讲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除罗什、流支译本外,其他译本此处均作“实想”。两者意思相近。“实想”即真实之想,亦即对“实相”的观想,含义是心中无任何观想、任何概念,绝对清净,即是对事物真实的认识。这是通过心识说明真实的,所强调的是这种真实是悟之于心的,离开心识的作用,也就无所谓事物的真实之性,亦即空性。“实相”,则是直接说明真实,所强调的是事物之实际本来如此,它独立于心识之外,心识不能取住于它,如经文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实相者,即是非相”。这种实相实质上是无相、是空、是无。所以说“实想”与“实相”两种译法意义相同,侧重不同,其区别可能是所据梵本的不同,也可能是宗派的不同。因为罗什、玄奘各自作为三论宗、唯识宗的鼻祖,前者讲当体即空,后者讲唯识故空,亦在情理之中,此不赘述。⑦ 成就:动词。指证得某种果位。⑧ 第一希有功德:“第一”即至高无上;“希有”即希奇少有,独一无二;“功德”有两种含义:(1)修功之所得。(2)“功”者为福利之功能,此功能为善行之德,故名“功德”。此处意为前者。“第一希有功德”即成就佛果、进入无余涅槃之境,这是其他功修和其他成就都无法比拟的,是至极之果,故名。 ⑨ 信解:相信并理解,即初信乐佛法,次了解佛法。佛教将从皈信到证果作为一期,共四个阶段。此为前两个阶段。后两个阶段为行(即依其法而修其行)和证(证得其果)。 ⑩ 其:句中语气词,表示揣测、疑问。

【译文】

般若法会进行到这时,如来佛已将金刚般若波罗蜜的根本法义和甚深旨趣层层铺开,条条申明。须菩提经佛如此苦口婆心地开导,至此总算是深刻领会了此经的精妙义趣。须菩提悲喜交加、泪流满面,泣声而对如来佛说道:

“真是难得啊,世尊!如来佛今天给我们在座的弟子们宣讲了这么深奥的经典。说句实话,我自从昔日随佛学法直至证得声闻智慧以来,还从未听到过这样的经典。世尊,如果有人听闻此经以后,能产生虔诚的信仰,并依经中之理趣悟得一切非实假有,从而远离一切分别和观念,心无所住、意无所取,那么此人即可悟得一切外相背后那非实非虚的中道实相。我们应当知道,此人信心清净而悟实相,也就成就了第一希有的功德。因为,实相即是佛的法身本性,悟得此性即与佛为一,即为证成佛果。当然了,世尊,这种实相就是非相,就是无相,本自无为,本性圆明,湛然清净,无形无象。所以,如来佛说的实相,只是假名的实相,而不是真正的实相,真正的实相是不可用语言来表达,不可用理性去思维的。

世尊:我今天亲闻说法,当机问疑,经您耐心诱导,多方说明,所以,信乐此经,理解法义,并随之领受、行持是不会有什么困难的。如果在未来之世,即佛灭后五百年,有那么一批众生听闻此经后也能生信、理解并领受、行持,那么,这些人便是最为可贵的,他们的福德与智慧也是一般人所没有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些人没有对自我相状的执着,没有对他人相状的执着,没有对众生相状的执着,没有对寿命相状的执着。他们之所以不执着于这四种相状,是因为他们闻此经典而信解受持,懂得了自我之相实质上是虚假之相,而非真实可取之相;他人之相、众生之相、寿者之相也都是幻相,而非真实可取之相。一切相皆不真实,皆不能执着。不执着一切相状,使为尘染所覆的本来真性得以显现,就是成了佛。因为诸佛的本性就是万有的本性,也就是众生本来具有的真性。”

【赏析】

本节经文是须菩提在听闻佛说无相无住义理告一段落并宣布经名,示弟子如法受持之后的一段表白领会之语。宏观上看,这节经文还属于称赞经典及受持之福,但其中却包含着一些重要的观点,蕴藏着一定的理论深度,从而使《金刚经》的般若思想更加完善、更加丰富。

本节可分为三个部分。第1、2段属第一部分,中心内容是叙述须菩提闻法之后,耳目为之一新,于悲喜交加之中发出由衷的慨叹。这一段经文是紧贴全经脉络的。此前,经文以如来佛与须菩提的问答对话形式将“金刚般若”之法层层展开、条条论证,真是峰回路转、曲径通幽,为座下弟子们转出了稀奇奥玄的“法轮”:度生而实无众生可度,布施而不住布施之相,见佛而不见其身相,说法而实无佛法可说,听法而实无妙法可取,得福而实非福德本性,证果而无果可得,离欲而无离欲之念,得法而于法实无所得,庄严佛土而不见庄严之举,眼观大身而不见其大,宇内微尘实非微尘,大千世界实非世界。既断我相,又断法相;既断法相,又断非法相;是法而非法,非法而非非法。于人不得取自我、他人、众生、寿者“四相”,于境不得住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如此而离一切“相”,离一切“取”,离一切“着”,离一切“念”,离一切“说”,离一切“得”,离一切“见”,离一切“法”,离一切“心”,离一切“名”,离一切“作”,离一切“行”。像这样远离一切自身所感觉和意识的对象,消灭对自身、自身行为及与自身相对立的一切现象的感觉和意识,从而一念间生纯净之信,悟金刚般若之智,证无上菩提之法,使心地明澈透亮,如来法身充满,如此实现金刚般若波罗蜜之道。可见此前经文已对金刚般若作了极为充分的说明,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加之此节又正式宣布经名,并示受持之法,所以这里才出现了须菩提带有一定小结意义的慨叹、领解之词。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须菩提之所以会“涕泪悲泣”,也正是因为前面经文所阐释的金刚般若之法立论新奇,义趣深邃,法旨宏阔,引人入胜。这对一个多少年来一直习惯于小乘我空而法有的声闻罗汉来说,可谓耳目一新,感触非浅。此时的须菩提惊、喜、悲、愿各种感情交织在一起。震惊的是此经将过去奉为权威的诸法实有理论变成诸法非实假有理论,过去一直在追求的目标及为此而起的一切修行也都成了不可说、不可取、不可得,既非有、又非无的东西。喜悦的是作为小乘学者今天有幸“闻说是经,深解义趣”,从而弃小适大,离有趋空,脱胎换骨,又从小乘罗汉变成自觉而又觉他的大乘菩萨,由此可望进趋小乘之徒连想也不敢想的至高果位——佛果。说须菩提此时又十分悲伤,那是对过去从未听闻如此经典的懊恼,对昔日邪见缠身的悲痛和后悔。与以上三种情绪相伴而来的是内心深处的急切愿望,即愿当今之人和后来之人都能“得闻是经、信心清净”、“信解受持”。总之各种感情涌上心头,使这位大弟子当众涕泪交流,百感交集。道川禅师释此时曾作一颂曰:“自小年来惯远方,几回衡岳渡潇湘。一朝踏着家乡路,始觉途中日月长。”这里将趋归金刚般若喻为“踏着家乡路”,而用自小出外来比喻一直修习小乘,形象地说明了皈信般若之后的心境。

正是在以上情况下,须菩提开口赞叹此经“希有”、“甚深”,亘古未闻。此中有一句话提供给我们一个意外的信息。须菩提说:“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昔来”即随释迦牟尼学法以来,“慧眼”即观照事物本体的认识能力,“如是之经”即像《金刚经》这样的般若类经典。这样的经典自弟子学法以来从未有过,即使过去曾获得“慧眼”,号称“解空第一”,也未闻如此关于一切皆幻、一切皆不可住的深奥经典。这暗示我们,般若经此前从未有过,《金刚经》的出现,在这类经典中还是第一次。结合其他方面因素的分析,笔者认为,《金刚经》的确是在所有般若类经典中最早出现的。

本节经文的第二部分(即第3自然段),是《金刚经》中关于“实相涅槃”理论的最完整的表述。经中说:“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静,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这里包含三层依次渐进的内容,首先是闻经而“信心清净”,即信仰大乘般若法门并以般若作为观照万法的工具,悟见一切非实假有,一切不可执着,从而扫除尘染,心清意净。此中包括了佛教一期(即从信仰到理解再到行持最后证果这一完整过程)中的前三个阶段。其次是以“信心清净”为前提而出现的“即生实相”,即悟得一切虚幻之相背后的真如实相。此实相是寂然不动、无形无象、神秘莫测的一种本体,代表了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一切事物、现象、构想、境界、概念等的共同本质和同一真性。第三层意思是因为“生实相”而“成就第一希有功德”,即成就至高无上的佛果位。成佛即是解脱,即悟得一切之真相,就是进入了涅槃,这正是实相涅槃理论的核心。此岸与彼岸在同一“实相”之下得到了统一,世间与涅槃的界线消失了,这与不入涅槃、留住世间、大慈大悲、普度众生、具有入世意义的大乘佛教菩萨理论是相互呼应的。经文紧接着又遣除人们对“实相”的执着,指出此实相并非有相;说无相,又可名之为相。道川颂曰:“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犹在,人来鸟不惊。”实相犹如山川大地,从一个角度看有,从另一个角度看又无;犹如春天虽已过去,而花尚在,所以又不能说这不是春天;犹如行人,说其已来,而鸟却不惊,所以又不能说其真来。

第三部分即第4段经文,称赞未来之世能信解受持《金刚经》的人,并且提出这些人之所以是“第一希有”,是因为他们无自我的相状、他人的相状、众生的相状、寿命的相状,而之所以没有如此四相,是因为四相皆是虚妄,皆非真实之相;再进一步,之所以不住非真之四相,是因为他们都以成佛为最高解脱,而诸佛的本性是无相的,只有离一切相,才可称之为佛。这样前边的“第一希有”与后边的“即名诸佛”便统一了起来,从而表明此段的核心内容,即未来之世,凡信解受持此经者即可成佛。这与第二部分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前面说现在信者,后边说未来信者。这种说教在此处反映了须菩提对《金刚经》的极力推崇和劝人信受的急切心情。此前,凡说此经功德皆出自如来佛之口,此时由于须菩提已“深解义趣”,所以,便从他的口中道出了此类赞颂之词。

【评赞】

南宋李文会居士注解说:“即是非相者,前言无相,即是灭色以明空义。复言非相,即是了悟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本来不生,故名实相,离一切相,即名诸佛者,此谓悟实相者。更无等比,当知是人不著二边,不处中道,一切无住,即名为佛。又云离相清净,解悟三空,契合实相,究竟涅槃。三空之义,初即人空,次即法空,后即空空。三世如来同证此理,故名为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