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第九节》经文|注释|译文|赏析|评赞

《金刚经·第九节》经文|注释|译文|赏析|评赞

【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注释】

①三千大千世界:以须弥山为中心,以铁围山为外郭,同一日月所照的四天下为一“世界”(又称“小世界”);一千个“世界”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也就是说一千个世界为小千世界,一百万个世界为中千世界,十亿个世界为大千世界。因“大千世界”中有小、中、大三种“千世界”,故称“三千大千世界”。佛教认为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土,是佛祖释迦牟尼教化包括人在内的众生的世界,也称娑婆世界,意为“堪忍世界”,即此世界充满不堪忍受的苦难,众生罪孽深重;佛、菩萨为教化众生也忍受劳累,故而得名。佛教认为,宇宙是由无数个大千世界构成的无限空间,所以构成大千世界的中千世界、小千世界、小世界也是无限的。如《金刚经》中即以恒河之沙来比喻此世界的无边无量。每一个世界都以具有多层物质(轮层)的圆柱形的大地为基础,人们能看见的是这一圆柱顶上的平面,其底则是无限的空界。这个世界的形成是由于众生共同造的业力的结果。即因众生的“业增上力”,使空界中十方风起,互相激荡,后来形成厚达160万由旬(古印度计算距离的单位,以帝王一日行军之路为一由旬,相当于中国古代三十里)坚密不动的气(称妙风轮),继而金色云遍布空间,倾盆大雨落在风轮上,结为深80万由旬的水轮,并在水层上结成了厚32万由旬的金(称为金地轮,即硬石),在此石层之上为8万由旬的软土,此即世界的地面。在这世界的中心有一座大山名叫须弥山,其他大地、山河、星球等都围绕着它而排列。此山高8.4万由旬,由金、银、琉璃和玻璃等宝物构成。山上宫殿林立,树木茂盛,香气四溢。山顶上为帝释天(原为古印度神话中的最高天神,后为佛教吸收,成为护法神),四面山腰为高4.2万由旬的四天王天(欲界六天之一,为东方持国、西方广目、南方增长、北方多闻四大天王及其眷属的住处)。此处“所居宫殿,有七重宝城栏楯 ,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七重诸宝铃,乃至无数众鸟相和而鸣”(《长阿含经》卷18),是一派戒备森严、又十分富丽和美妙的景象。四天王天的外围是七香海和七金山(七轮围山)。七重香海位于须弥山和七金山之间,总名为内海。第七金山外有铁围山所围绕的咸海。咸海中有四大部洲、八中洲和无数小洲。四大部洲即:东方胜身洲,南方瞻部洲,西方牛贺洲,北方俱卢洲。每一大洲中各有两个中洲(海岛),共为八个中洲。此外还有无数小洲。咸海以外是由铁组成的铁围山,它四面相围,由此形成一个世界。每两个世界的中心(即须弥山)之间的距离为120多万由旬。每个世界的上空都有一个太阳、一个月亮和众多的星球围绕着须弥山周围各按自己的轨道不停地转动。太阳和月亮离海面为4万由旬。它们的轨道在咸海上,由于中心须弥山高84000由旬,所以,日月之光受遮而不能照射到对面。这样便有了昼夜之分。东胜身洲与西牛贺洲,南瞻部洲和北俱卢洲的晨昏昼夜正好相反。太阳南行时光射在咸海上,北行时射在大洲上,故而有了寒热季节的不同。②七宝:七种宝物。佛经中经常出现,但说法不一。这里当指《般若经》所说的七宝,即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琥珀、珊瑚。③ 宁:副词,岂,难道。④ 福德性:福德为佛教两种“庄严”之一,称“福德庄严”,简称“福严”。指菩萨自初发心,修六度万行,具足所有之福德,能显现法身,即所谓“庄严佛果”。另一庄严为智慧庄严,指修习正知见,净尽无明,能显法身。此二庄严可包括菩萨的万行。但福德庄严必须以智慧庄严为指导,悟得福德的本自特性,从而不住于福德之相。“性”即“法性”,指现象固有的、永不可变的本质、本体、本源。这里指空寂之性。“福德性”即福德的本质特性,亦即福德的空寂无相、不可言说的特性。指依般若修行,悟得一切非实,本性空寂,故无福德之相。无相无为,不可说有与没有,更不可说多与不多。故针对福德性,不可说多,而针对非福德性即有相有为福德,则可说其多。福德性是从非实空性来说的,非福德性是从假有幻性来说的。前者称“无漏”福德;后者称“有漏”福德。前者可获无上菩提,证成佛果,最终解脱于三界六道;后者只可获得善报,轮回转生于人天之善趣,而不能脱离三界生死。⑤ 受持:接受并读诵,解义并践行。以信力而领受,以念力而执持。受为从师所学,持为信而力行。受以心有,持以身施,后来“受持”成为法华五种法师行之一。⑥ 四句偈:“偈”亦译“颂”、“讽颂”、“弧起颂”。音译“伽陀”、“伽他”、“偈陀”等。属佛经的一种体裁,由固定字数的四句组成,种类不一,常见为两种:一种通偈,固定由梵文三十二音节组成;二是别偈,共四句,每一句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不定。此处的“偈”,历来有很多说法,主要有两类:一类人认为“四句偈”指某一特定的四个句子,相当于上面说的“别偈”。但到底是哪四句却看法不一,如:(1)“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2)“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3)“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4)“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5)“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还有一类人认为,四句偈并非指某一特定的四句,而是指通偈,即泛指由梵文三十二音节组成的句子。此处所说四句偈意指几句经文,而非大段甚至全文。以此少量说明持经福德之巨。⑦ 为他人说:给其他人讲解,即所谓“弘法利生”,此为大乘佛教最主要的修行活动之一,是“普度众生”的关键。与前句“受持”相对,可分别称之为自觉、觉他,利己、利人。⑧ 一切诸佛:指三世十方的一切佛。佛教认为,过去、现在、未来的十方界内有无数个佛世界,每个世界都有一佛教化众生。过去佛最著名的是然灯佛,即本经中所讲的为释迦牟尼授记的那个佛。未来佛最著名的是弥勒佛,现在佛一般指释迦牟尼佛。在十方界内,最著名的是东方、西方、此方三界也称“三世”。其中东方称琉璃世界,教主是药师佛;西方称极乐世界,教主是阿弥陀佛;此方称娑婆世界,教主是释迦牟尼佛。⑨ 从此经出:即由此经而得以产生,指根据此经的般若义理,体悟诸法实相,从而证得佛身,成就无上菩提。《金刚经》认为,三世十方一切佛及唯佛具有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都是因此经义理而得成就的,故言“皆从此经出”。

【译文】

“须菩提,在你看来,如果有人将大千世界的所有七种珍宝,全部拿来进行布施,此人因此而获得的福德难道不是很多吗?”

须菩提回答说:“很多,世尊!为什么呢?因为,从世俗的观点来看,这种以财物布施而获得的福德是身外享用的有为福德,是可以称量计较的有相福德,并非不可言说,不可计量的真性无为福德,所以,如来才说这种福德是很多的。”

须菩提这样回答完毕,如来佛不失时机地明示道:“如果另外又有人并不是以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而是一方面虔诚信受此经,同时,诵读解义,如理践行,甚至只信受、念持其中的四句偈,另一方面还向其他人诵读宣传、讲解弘通。那么,此人因此而获得的福德比那位以大千世界所有的七种宝物布施而获得的福德还要多。为什么呢?须菩提,你应当知道,三世十方的一切佛及唯佛证得的无上正等正觉大法都是根据此经的般若妙义,体悟诸法实相,从而得以成就的。当然,此经亦如筏喻之法而不可执着。须菩提,我可告诉你,如果有人认为定有诸佛及诸佛菩提大法,从而也执着于本经的名言法相,那么,他所说的佛法就绝不是真实而明心见性的佛法!”

【赏析】

本节经文的中心内容是说明《金刚经》在整个佛法中的至高地位和受持《金刚经》而获得的巨大福德。

自正宗分开始以来,《金刚经》从各个方面展开破相去执、降心无住的般若法义,相继破除了对人自身的执着;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境”的执着;对如来佛的执着;对诸法断灭之相的执着;对无上圣智的执着;对如来佛所说之法的执着。通过这一系列的破除,达到我空、法空、空空,并由此而一切皆空。至此本经所阐述的般若义理大旨已彰显,本段经文正是在此基础上对《金刚经》的殊胜地位和受持福德作了极高的评价。另一方面,本段经文也是紧随上段关于“无有定法如来可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这一意趣,说明佛法虽无定相,不可取着,但本经并非虚无,它所诠释的般若实相之理成为一切佛得以证成正果的根据和无上圣智得以成就的所在。这种评价可谓是至高无上、无与伦比。因为佛教就其教法来讲,至圣者无非无上圣智;就其果位来讲,至高者无非成佛。所证之法、能证之人皆从此经而生,这样的经典难道还不是法中之王,理中至极,众生渡脱苦海的必由之乘吗?

经文正是根据《金刚经》的这种至高地位来说明受持者所获福德的至极程度。为了能让人们理解这种不可思议的福德,经文首先以比喻的形式,提出以大千世界所有七宝布施所获的极多福德,作为一个对比物,来衡量持经福德的程度。此中又使用了“乃至四句偈”一词,从而使这种福德更加生动显明,其对比度也愈大,受持《金刚经》所获福德的巨大程度,更是不可思议。

段末的“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一句公式化的扫相添加语。上文提到,《金刚经》的特点是边走边破,随说随除,所以往往是前面出现的,正是后面扫除的。本段对金刚般若之法推崇备至,听法者若一时昏头就可能又执着于它,认定其为唯一真实的佛法,从而产生固执和排它等邪见恶习,于是紧跟着又说出此语,指出这种世俗认识是错误的,因为一堆名言概念并不等同于不可言说的真实佛法。《金刚经》的这种扫相方式,是要表明在诸法相上应丝毫不住、一尘不染。

【评赞】

南宋王日休居士注解说:“佛于此再呼须菩提而告之,所谓佛法者,乃上文所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也。佛恐人泥于有此佛法,故云所谓佛法者,非有真实佛法,乃虚名为佛法而已。盖谓佛法本来无有,唯假此以开悟众生耳。是于本性中非为真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