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文欣赏·驿路①梨花

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驿路①梨花

《驿路梨花》:山,好大的山呵! 起伏的青色群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夕阳西下,我们有点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

同行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呵!

老余说:“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

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快看,有人家了。”

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发现门是从外扣着的。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

我们推开门进去。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清凉可口。我们走累了,决定在这里过夜。

老余把电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又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我们开始烧火做饭。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我们躺在软软的干草铺上,对小茅屋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我问老余:“你猜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老余说:“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

正说着,门被推开了。一个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手里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扛着一袋米。

“主人”回来了。我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老人眼睛瞪得大大的,几次想说话插不上嘴。直到我们不作声了,老人才笑道:“我不是主人,也是过路人呢!”

我们把老人请到火塘前坐下,看他也是又累又饿,赶紧给他端来了热水、热饭。老人笑了笑:“多谢,多谢,说了半天还得多谢你们。”

看来他是个很有穿山走林经验的人。吃完饭,他燃起一袋旱烟笑着说:“我是给主人家送粮食来的。”

“主人家是谁?”

“不晓得。”

“粮食交给谁呢?”

“挂在屋梁上。”

“老人家,你真会开玩笑。”

他悠闲地吐着烟,说:“我不是开玩笑。” 停了一会,又接着说:“我是红河边上过山岩的瑶家,平常爱打猎。上个月,我追赶一群麂子,在老林里东转西转迷失了方向,不知怎么插到这个山头来了。那时候,人走累了,干粮也吃完了,想找个寨子歇歇,偏偏这一带没有人家。我正失望的时候,突然看到了这片梨花林和这小屋,屋里有柴、有米、有水,就是没有主人。吃了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 我只好撕了片头巾上的红布、插了根羽毛在门上,告诉主人,有个瑶家人来打扰了,过几天再来道谢……”

说到这里,他用手指了指门背后:“你们看,那东西还在呢!”一根白羽毛钉在红布上,红白相衬很好看。老人家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又接着说下去:“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 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说这大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挨寨,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

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以及那充满了热情的“请进” 二字,都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呵!

瑶族老人又说:“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让后来人方便。我这次是专门送粮食来的。”

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 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 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原载1977年11月27日《光明日报》)



【赏析】

《驿路梨花》 是彭荆风1977年所写的一篇散文。作品通过“我”和老余到云南南部哀牢山最高处的深山密林中,寻找住宿的一些事情,来表现雷锋精神代代相传这样一个美好主题。通篇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似乎只有几个平凡的细节,然而却因小见大,平中见奇,发人深思。

散文从哀牢山中赶路人老余和我在深山密林中寻找住宿写起,“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简洁地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氛围。给人以孤寂、荒凉的感觉。正使人感到该怎么办之时,老余“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有梨树就有人家,一幅美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新月,夜风,梨花洁白;竹篾,泥墙,草顶小屋,住宿的问题总算可以解决了,可是屋里有水有米,却无主人。水足饭饱之后怀着满意的心情来猜测谁是这屋子的主人? 围绕寻找屋主人又引出了和瑶族老人之间的一场误会。老人既非主人,也不认识主人,他只是来送粮的。好不容易从老人口中探得屋主人大概是一个叫梨花的哈尼族小姑娘。这时谁不想像梨花姑娘的可敬可爱?可是梨花姑娘到底是什么样的仍是个谜。第二天当“我们”在修葺小茅屋时却惊奇地发现: 这作为驿站的茅屋,是当年解放军路过时学习雷锋做好事为过路的行人盖的。解放军走了,他们助人为乐的好作风被拾菌子的梨花姑娘继承了下来。梨花远嫁后,这一群哈尼族的小姑娘又接过了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作者为解决这一个个的悬念,就带着读者去见了一个又一个普通的然而又是可敬可爱的人物。读完这篇散文掩卷而思,你也许会问: 这篇散文是写梨花的吗? 好像是的,又好像不是。“驿路梨花”当然写的是梨花,但这里作者要写的是包括梨花姑娘在内的一大群人。他们之中有普通战士、梨花姑娘、哈尼族小姑娘、瑶族老猎人等。尽管他们是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性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 他们是一群敦厚朴实、总是在别人最困难的时候给予热情帮助的人。这是一个助人为乐的群体,而且每个人都可以加入到这一群体中去。

作者就是用他那优美的文笔,富有新意的故事,点出了文章的主旨。作品引用“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也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这儿的梨花,不仅实指梨花姑娘,而且泛指处处为他人着想的精神。梨花姑娘和其他一些人都是哀牢山的梨花,这梨花没有浓艳的色彩,雪白皎洁,散发着盎然的春意,梨花开放时,茂密繁盛,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它象征着一种利他的品质和精神,一种淳厚朴实的民风,也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这篇散文的特点,主要是艺术手法上情景交融,理藏事中,结构上悬念迭起,层层推进。读这篇散文,犹如欣赏含蓄的画,蕴藉的诗。又如苏州园林的布局,曲曲折折,曲径回廊,最后豁然开朗,使人在这多种变化中悟出深刻的哲理,得到美的享受。《驿路梨花》 的作者歌颂雷锋精神代代相传不是直接歌咏,也没有简单地以梨花作象征。而是文势委婉,几经曲折。作品从两个深夜赶路人找住所写起,寻到住所找主人,这也不是主人那也不是主人,最后恍然大悟。由花想到人,想到人的思想、精神,从而完成了作者的意图,揭示了作品的主旨。

《驿路梨花》这篇散文立意高远,构思奇特,文笔清新,实为散文园地里的一朵“梨花”。

(沈其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