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渡淮·杨广》原文|赏析

平淮既淼淼,晓雾复霏霏。

淮甸未分色,泱漭共晨晖。

晴霞转孤屿,锦帆出长圻。

潮鱼时跃浪,沙禽鸣欲飞。

会待高秋晚,愁因逝水归。

杨广即帝位不久,即赴扬州游幸,《早渡淮》是赴扬州途中经淮河而作,全诗写淮河景色,准确而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平淮既淼淼,晓雾复霏霏。淮甸未分色,泱漭共晨晖”四句写淮河晨景,水气蒙蒙,颇具特色。淮河在安徽、江苏一带,是处于平原地带,所以一开头就用“平”字来形容“淮”。淼淼,即渺渺,水势辽远。淮河,源于河南桐柏山,经安徽、江苏入洪泽湖。其下游,已是水乡泽国,故以淼淼形容。霏霏,雾气飘浮。水乡之晨,晓雾霏霏,是极自然的现象。“淮甸未分色”承接上句的“晓”,曙色初来,大地尚呈朦胧之态,又兼雾气霏霏,自然难以分辨田畴、小河、池塘、草地……。甸,草地,此借指平畴。“泱漭共晨晖”,总写淮河以及两岸平原连成朦胧一片,共同笼罩在晨晖之中,金光播洒在舒卷的雾气之上,显示出特殊的美感。泱漭,朦胧不明。这四句扣紧题目中的“早”,又结合淮河的自然景观。

“晴霞转孤屿,锦帆出长圻。潮鱼时跃浪,沙禽鸣欲飞”四句,一方面承前四句将时间向前推进,一方面转入渡淮所见,紧切题旨。“转孤屿”的“转”和“出长圻”的“出”两个动词用得十分精彩。水中孤屿,地形不高,渡淮的诗人处于动态之中,他眼中的孤屿在晴霞中展示,自有“转”态;船上的锦帆,高耸空中,它在晨晖中展现,自然应以“出”为合理。日上三竿,天朗气清,放眼淮河,赏心悦目。潮中鱼儿跃浪,岸边鸟儿鸣飞,何等生机勃勃!何等意趣盎然!诗人从渡淮中引出了浓烈的诗味,引出了丰富的情采。

“会待高秋晚,愁因逝水归”二句以联想结束全诗。眼前春色宜人,料想秋日晚景,淮河又有别一番清丽情味,使人愁因水逝。这就丰富了淮河的美,诗篇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