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被夕风吹,屡得朝光照。
枝偃疑欲舞,花开似含笑。
长夜路悠悠,所思不可召。
行人早旋返,贱妾犹年少。
《芳树》原为汉铙歌,属鼓吹曲辞,为杂言。最早以五言创作题名《芳树》的乐府诗是齐朝的谢脁,后继者至晚唐的罗隐,竟达十五人之多。梁朝费昶的《芳树》,在累累众作之中颇有特色。
此诗由树及人,而先从树起笔。“幸被夕风吹,屡得朝光照”,这小树遍体芬芳,极是可爱动人,惹动了造物主对她也是格外的爱怜,从早到晚,她总是受温风吹拂的抚爱,在阳光拥抱中生长,一生幸运无比,得天独厚。“幸”与“屡”、“朝”与“夕”,都是互文见义,足见芳树的幸运是无时无之,从不间断的。有了这般嘉运,芳树还能不花鲜枝茂、不欢欣满怀么?于是下二句“枝偃疑欲舞,花开似含笑”,便自然而生。这二句分承上二句,花枝在风中一会儿偃伏、一会儿昂起,令人要疑它是在婆娑欢舞;花朵在阳光中盛开怒放、鲜艳欲滴,好似是在欣喜微笑。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芳树的丰姿欢容,倒似不是写树,是写出了一位正当妙龄的新嫁娘。
正是诗人的妙笔将芳树写得富有人情,所以诗的下半,全不用什么交代转接,便直说到一位树下少妇的心思上去了,而读者看来,也全不觉突兀:“长夜路悠悠,所思不可召。行人早旋返,贱妾犹年少。”这位少妇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贱妾犹年少”,我和芳树一样,正处在风华正茂之时,这株树多么像我!当然,花无百日红,我也会衰老的,趁我尚未衰老之前,如果我那夫君能回家,他一定还是喜欢我的,但一旦衰老,他那份心思,可就难说了。这一段心理描写,并没有写到诗歌中去,但由“贱妾犹年少”的思路往下想,必然有那些内容,这就是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正是诗歌的蕴藉处。那么,她的丈夫是不是能提早回家呢?“长夜路悠悠,所思不可召。”远行的丈夫根本听不到妻子的召唤,因为夜漫漫,路迢迢,连他在天的哪一方都不知道呢!看来,年岁易逝,红颜易凋,少妇的心思多少是担忧的。不过,毕竟有笑意盈盈的芳树在安慰她,有姿态摇曳的花枝在勉励她,而她呢,也毕竟“犹年少”,虽说眼下寂寞,到底还等得起呢!诗以“贱妾犹年少”结束,可见少妇的担忧并不十分深重,从而全诗的基调也只是一种淡淡的忧伤而已。
本诗以“枝偃”二句为最佳。那枝舞花笑,宛然是青春女儿的写照,“欲”字、“含”字,又写出了她怯弱含羞的娇态,“似”字、“疑”字,更使这番景象达到了人树莫辨的地步。有如此佳句,本诗所咏是“芳树”还是“芳姝”,也当真难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