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方纲《韩庄闸二首》原文翻译注释与赏析

韩庄闸二首·翁方纲
秋浸空明月一湾,数椽茆店枕江关。
微山湖水如磨镜,照出江南江北山。
其二
门外居然万里流,人家一带似维舟。
山光湖气相吞吐,并作浓云拥渡关。

这两首七绝写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韩庄位于今山东枣庄市东南、微山湖东岸,有水闸,旧为卫漕要地,亦是大运河诸闸之总汇地。两首诗分别描写于韩庄闸处所见湖光山色与运河风貌。

第一首绝句重在描写秋月中的微山湖,构思出静谧空灵的意境,显示一种阴柔之美。首句“秋浸空明月一湾”,言简意丰,最堪玩味。“秋”点出季节,“月”写出时间,“空明”暗示月光如水,澄澈透明,这是借用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写月光的词儿。秋天仿佛浸润在澄澈如水的月光里,明月又照亮了一湾湖水,多么清幽洁净,这是韩庄闸处特有的秋夜。而韩庄闸那“数椽茆店”即几间茅草房正在这样夜月中“枕”在“江关”——运河的水闸之处,它仿佛已进入了安谧的水月澄明的梦境。诗人的视点,从空中如水的月光转向水闸后,又自然地放眼闸西的新境界:“微山湖水如磨镜,照出江南江北山。”这个比喻,写出对月色下的微山湖水之宁静与明亮的审美感受,它如同刚用水磨光的青铜镜一样,以小喻大,别致而贴切。“江南江北山”实际指运河与微山湖相连处的韩庄闸南北的小山,它们在微山湖中印下的倒影,如同被“磨镜”映照出来的一样清晰。这小山仿佛亦“浸”在月色湖水之中,充满了梦幻般的诗意。诗人写月色、水闸、湖水、山影,都旨在渲染水乡那空灵、清幽、恬静的美。读这样的诗足令人胸无尘滓,万虑俱销,亦“浸”在“空明”的境界中。

第二首风格与第一首相左,它虽然仍是写韩庄闸处所见之微山湖与运河,但气势豪宕,意境开阔,又显示一种阳刚之美。

诗人的立足点在韩庄闸。先写闸的东面即“门外”,只见“门外居然万里流”,一落笔就充溢雄豪之气,以夸饰的手法,写出闸外运河奔流万里的气势,“万里流”的意象源于左思《咏史》“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中语,它不仅使诗的境界显得十分深远,更增添了动态;而河岸“人家一带似维舟”之“人家”则是静态描写,它如同系着的小船,随时可以顺流远航,此比喻不仅新颖,而且显示出水乡的特色。这意象动静相辅相成,把闸外的运河风光描绘得生动有致。接下诗人又转写闸内即西面的微山湖风光:“山光湖气相吞吐”一句笔力劲健,境界雄浑。那山光倒映在水中,湖气升腾于山中,相互“吞吐”交融,充满了生命力,使人胸襟为之开阔,亦增添了豪放之情。白天的湖水与夜晚的湖水之景观可谓各有千秋。尾句“并作浓云拥渡头”又写湖之渡口,那“山光湖气”竟化作“浓云”拥向“渡头”,诗开拓出新境界。“渡头”本通向“万里流”,此“浓云”正欲通过“渡头”飞向新天地,微山湖水亦即波连四海浪了。诗之余味不尽。

这两首七绝同写韩庄闸风光,但一写夜月之景,一写白昼之景,境界不同,风格迥异,因此给人的审美感受亦各有其妙,可见作者之匠心与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