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口安乐行·明止观行》经文|注释|译文|赏析|评赞
【经文】
“又,文殊师利!如来灭后,于末法中欲说是经,应住安乐行。若口宣说,若读经时,不乐说人及经典过。亦不轻慢诸余法师,不说他人好恶、长短。于声闻人,亦不称名说其过恶,亦不称名赞叹其美,又亦不生怨嫌之心。善修如是安乐心故,诸有听者不逆其意,有所难问,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为解说,令得一切种智。”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菩萨常乐,安隐说法,于清净地,而施床座。
以油涂身①,澡浴尘秽,着新净衣,内外俱净,
安处法座,随问为说。若有比丘、及比丘尼,
诸优婆塞,及优婆夷,国王王子,群臣士民,
以微妙义,和颜为说。若有难问,随义而答。
因缘譬喻,敷演分别。以是方便,皆使发心,
渐渐增益,入于佛道。除懒惰意,及懈怠想,
离诸忧恼,慈心说法。昼夜常说,无上道教,
以诸因缘、无量譬喻,开示众生,咸令欢喜。
衣服卧具,饮食医药,而于其中,无所希望。
但一心念,说法因缘,愿成佛道,令众亦尔。
是则大利,安乐供养。我灭度后,若有比丘,
能演说斯,妙法华经。心无嫉恚,诸恼障碍,
亦无忧愁,及骂詈者,又无怖畏,加刀杖等,
亦无摈出,安住忍故。智者如是,善修其心,
能住安乐,如我上说。其人功德,千万亿劫,
算数譬喻,说不能尽。”
【注释】
①涂身:又称涂香或涂妙香,即以香涂身,以消除体臭或热恼,为古印度人的生活习惯之一。印度自古暑热甚烈,人体易生臭气,故其地风俗遂以旃檀木或种种杂香捣磨为粉末,用以涂身、熏衣并涂地上及墙壁。除了一般的香外,经中也说能止息烦恼者,以戒德为涂香。
【译文】
释迦牟尼佛又对文殊师利菩萨说:“文殊啊,我灭度之后,在末法时代中,修菩萨行的大菩萨们要演说这部《法华经》,就应住于上面所说的安乐行门。如果用口宣讲或读诵此经时,不要乐意诉说他人的过错或经典的过错,也不要轻慢其他各位法师,不要谈论他人之好恶长短。对于声闻小乘之人,不能点名诉说他们的过失、也不能称名赞叹他们的功德。同时还不能产生怨恨、嫌弃之心。若能善修这种安乐之心性,那么,对于一切前来听法者,就不要违逆其来意。若对方质问,则勿以小乘佛法答之,而应以大乘之法为他们进行解说,令他们获得大乘神妙之智,即一切种智。”
这时,释迦牟尼佛为了重宣这种义理,便以偈颂格式说道:“修行菩萨道的菩萨总是乐于安稳说法,为此,他们就应在清净之地安置床坐,以香油涂身,洗净一切尘秽,穿上新鲜洁净的衣服,里外皆十分清净,然后安安稳稳地坐在法座之上,随听法者之问而为他们讲说佛法。若遇到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国王、王子、群臣、百姓,应该以微妙的佛法义理,和颜悦色地为之讲说。若有疑难和质问,应该随顺大乘义理而来答复,并以各种因缘与譬喻的方式,为他们敷演分析,借助于这种权宜之计,使他们发起大乘菩提之心,由此日益增长,最终成就无上的佛道。应该克服懒散之心及一切懈怠之情,远离一切忧愁与烦恼,以慈悲之心为众生演说大乘佛法。如此夜以继日地讲说无上道法,以各种因缘和譬喻的方便法门开示众生,使他们皆大欢喜,但绝不能因此而希望众生施予衣服、床具、饮食、医药的供养,只是一心一意地想着为众生随机说法的事情,想着自己如何成就佛道,如何令众生也成就佛道,如此,才是大利众生、安乐众生之清净供养。”
“我灭度之后,若有比丘能演说这部《妙法莲华经》,内心没有嫉妒和瞋怒等各种烦恼障碍,对于责骂不担忧,对于刀杖之危不惧怕,相互忍耐,融洽共处。有智慧的人就应该这样去修炼其心,安住于如上所述的安乐行门。这种人的功德之大,即使千万年中以各种算法度量,以各种譬喻衡量,也是说不尽、道不完的。”
【鉴赏】
四安乐行是菩萨们在十方世界弘扬《法华经》时应该遵循的方轨,也是能够身心安乐地流布此经的保障。三业之中身业已经说完,现在开始宣讲口安乐行。
口安乐行也有长文和重颂两部分。长文首先是“标章”,即用一句话总说刚要,其次是“释行法”,解释具体的实践方法,分作二分:其一“明止行”,即不应该造的口业;其二“明观行”,即应该如何善护口业。重颂部分照常是呼应长文,分别是“颂标章”、“颂止行”和“颂观行”,最后加上“颂行成”。
所谓止行,止者停止之义,即避作恶、远离犯罪、停止恶业的造作,就是佛陀告诫哪些事不应该做。所谓观行,是指于心观理而如理行之,先观事理,然后根据事理如理如法地起行。其实身安乐行一节,也有类似的方式,在意安乐行一节,也同样用止行和观行分别阐释行法。口安乐行的止行段共列举了四层含义,即四件不应该造作的口业。分别是:第一不说过,口不言说他人及经典过失;第二不轻慢,不轻慢其他法师;第三不叹毁,不言他人长短是非;第四不怨嫌,不出怨恨瞋怒之语。这四点是修止,接下来就是修观,宣说大乘,令得智慧,或者用后面偈颂中的文字来说就是“但一心念,说法因缘,愿成佛道”,这就是如理观修的落处。偈颂中说明了修学口安乐行的成功相状是:宣说法华,安忍诸难,内无过则外患不生,内有善法则所行皆成,并赞叹了修行口安乐行之人的无量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