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辱若惊
【原文】
宠辱若惊,
贵大患若身[1]。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上,辱为]下,
得之若惊,
失之若惊,
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
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
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
若可托天下。
【注释】
[1]贵:珍重、珍视。
【译文】
得宠和受辱都会感到担惊受怕,
把大患看得和自身的生命一样重要。
什么叫得宠受辱都使人感到担惊受怕呢?
因为当得宠的人处于地位卑下的位置时,
得宠会使他惊吓,
失宠亦使他惊恐不安,
所以说宠辱都使人担惊受怕。
什么叫怕自己身体遭到大祸呢?
我之所以有大祸,
因为我有这个身体,
若我没有这个身体,我有什么祸害呢?
所以能做到贵身忘我去治理天下的人,
才可将天下重担托付给他,
像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护天下的人,
才可将天下重担交给他。
【解析】
这一章主要讨论两个问题,一是“宠辱若惊”,一是“贵大患若身”。人是情感动物,对荣辱这种情感体验十分敏感,当我们得宠的时候内心是喜悦的,但这种喜悦是短暂的,因为人有患得患失的弱点,得到宠爱并不会令我们永远快乐;同样,当我们受到别人的冷眼、辱骂、轻视的时候,我们也会表现出不安、惊恐,人类自身的弱点决定了人无论得到宠爱还是得到屈辱都会忧心忡忡,惶惶不可终日。所谓“贵大患若身”,“贵”,以之为荣,看重;“大患”,极强的忧虑;“若”,如。得宠就惊喜,受辱就惊惧;把心中的忧虑看得与自身的生死存亡同等重要,“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是世间常人的普遍心态。
老子为了便于我们理解,对以上两句作了解释:“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有身”,心里还存有自身的利益;“为”,就是因为;“及”,如果;“无身”,无自身利益之念。为什么世间常人会存在那种普遍的弱点呢,老子在把他提出的世间常人在人生精神追求中的普遍弱点作了解释之后,又分析了产生这种心态的原因,那就是世间常人还在念念不忘其自身利益,还去为自身利益患得患失,于是老子又提出了他所提倡的人生精神追求观,老子没有直接告诉人们他所提倡的人生精神追求观是什么,而是用可当大任者和不能当大任者的对比来说明人们应该有什么样的人生精神追求观:“贵以身为天下,则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为天下,乃可以寄天下。”如果以自身的患得患失去治理天下,那么你只配寄身于天下做个普通之人而不配去治理天下;如果你像爱惜自身那样爱惜天下,那么就可以把天下事托付给你,让你去治理天下。老子所提倡的人生精神追求观,就是把自身融于天下之中,没有自己的利益只有天下的利益。自第九章至此,老子讲的都是修德而非修道,修道要比修德更高一个层次。修德讲求“生而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讲求“无之以为用”。讲求“爱以身为天下”。而修道讲求的是纯粹的自然和无为。
一般人对于身外的宠辱荣患十分看重,甚至许多人重视身外的宠辱远远超过自身的生命。人生在世,难免要与功名利禄、荣辱得失打交道,许多人是以荣宠和功名利禄为人生最高理想,目的就是为享荣华富贵、福佑子孙。总之,人活着就是为了寿、名位、货等身外之物。对于功名利禄,可说是人人都需要。但是,把它摆在什么位置上才好呢?如果你把它摆在比生命还要宝贵的位置上,那就大错特错了。老子从贵身的角度出发,认为生命远远贵于名利荣宠,要清静寡欲,一切声色货利之事,皆无动于衷,然后可以受天下之重寄,而为万民所托命。
为人之道
李白宠辱不惊救国危
天宝元年,李白来到京城赶考。他听说考官是太师杨国忠,监官是太尉高力士,二人皆爱财之辈,倘不送礼,纵有天大的本事也落第。李白偏偏一文不送。
考试那天,李白一挥而就。杨国忠一看卷上李白的名字,提笔就批:“这样的书生,只好与我磨墨。”高力士说:“磨墨算抬举了,只配给我脱靴。”便将李白推出考场。
后来,有个番使来唐朝递交国书,上面全是一些密密麻麻的鸟兽图形。唐玄宗命杨国忠开读,杨国忠如见天书,哪里识得半个?满朝文武,亦无一人能辨认。唐玄宗大怒。后来,有人推荐李白。国难当头,李白没有推脱,他走上金殿,接过番书,一目十行,然后冷笑说:“番国要大唐割让高丽176城,否则就要起兵杀来。”
玄宗一听,急问百官有何良策?群臣面面相觑。李白说:“这有何难,明日我面答番书,令番国拱手来降。”玄宗大喜,拜李白翰林学士,赐宴宫中。
次日,李白上殿,对唐玄宗说:“臣去年应考,被杨太师批落,被高太尉赶出。今见二人,臣神气不旺。请万岁吩咐杨国忠给臣磨墨,高力士与臣脱靴,臣方能口代天言,不辱君命。”
玄宗用人心切,顾不得许多,就依言传旨。杨国忠气得半死,忍气磨墨,然后捧砚侍立;高力士强吞怒火,双手脱靴,捧跪在旁。
李白这才舒一口气,写了一封陈述利害的诏书,番使听后吓得魂飞魄散,连连叩头谢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