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宋)》中考必背古诗文集锦

14.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宋)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一、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下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我愉快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二、作家作品简介

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

小品文是一种寓有抒情意味的讽刺性的短小散文。

三、词语解释

[1]相与:共同、一起。

[2]解:把系着的东西解开。这里译为脱。

[3]欲:想要。

[4]月色:月光。

[5]入:进。

[6]户:这里指门。

[7]欣然:欣,高兴,愉快。然:……的样子。

[8]念无与为乐者:念,考虑,想到。者:……的人。

[9]行:散步。

[10]遂:于是,就。

[11]至:到。

[12]寻:寻找。

[13]寝:睡,卧。

[14]交横(hènɡ):交错纵横。

[15]相与步于中庭:步:散步。中庭,院里。

[16]庭下如积水空明: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

[17]盖:句首语气词,这里可以译为“原来是”。表推测。

[18]也:是。

[19]但少闲人:但,只是。闲:清闲。闲人:清闲的人。

[20]耳:语气词,相当于“而已”,意思是“罢了”。

四、问题设计

1.“月色入户”表现了怎样的情味?

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出月亮也似乎懂得作者寂寞无聊的心情,悄悄进门与他为伴。

2.“欣然起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寂寞寒夜中难得的喜悦与兴奋。

3.从“念无与为乐者”中揣摩作者的心情。

答:作者可能想:与谁一同赏月才不至辜负如此良宵?在这谪居的寂寞中,谁能与我同赏明月?透露出其忧愁孤寂的心情。

4.“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分别比喻什么?表现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答:“积水空明”比喻月光。表现了月光的皎洁、透明。“藻荇交横”比喻月影。表现了月影斑驳、摇曳多姿,也表现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全句渲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5.本文描写了哪些景物?目的是什么?

答:虚景:清澈的水,水中的植物;实景:竹柏之影。衬托了月下庭院的静、淡雅和赏月者的恬静、悠闲。

6.写景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答:清静、舒适、愉悦。

7.“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怎样微妙复杂的感情?

答:一是感慨世人忙于名利而辜负了良辰美景,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三是透露出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作者被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人生的感慨和漫步的悠闲等情绪交织在一起。

8.结尾惋惜无人赏月,暗示了什么?

答:世人大多热衷名利,为俗务所累。

9.文中紧扣“闲”字组织文章,“闲人”是点睛之笔,“闲”表现在何处?(摘引文中句回答)

答:“解衣欲睡”,见“月色入户”则“欣然起行”;与“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很仔细。这些都说明是“闲人”。

10.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答: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

11.“闲人”的含义理解。

“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闲人”指具有情趣雅致,能欣赏美景的人。作者与张怀民欣赏月夜景致时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面上是自嘲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自豪——月夜处处有,却只有情趣高雅的人能够欣赏它。其次“闲人”反映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

五、主旨

主旨:本文通过对庭院月光的描写,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衬托了作者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和自我排解的乐观豁达的胸怀。

情感:本文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虽感慨身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六、拓展延伸

1.根据本文创作一副对联。

例:月色懂人心潜窗入户,谪人共婵娟遣忧逐愁。

2.从文中可见当时作者思想怎样?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发?

答:苏轼被贬,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他月夜游寺正是消释抑郁的具体行为。在政治漩涡中损伤了的心灵只有在清凉的月夜中才得以恢复,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的寄托。作者不是沉溺于感情的深渊中,而是寻求解脱,使这篇散文显得潇洒、隽雅。

本文启发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不能一味消沉,要以良好的心态去调节自己,树立进取之心,从而迎来希望的曙光,走上光明的前途。

附:

美,从平凡中来!

——三味细品《记承天寺夜游》

在古今中外的众多文学家里,苏轼是那么与众不同的一个。再苦涩的遭遇,再难言的酸辛,再激愤的心境……在他这里,都能奇妙地变做美的化身,以最美的姿态永远留于青史之中。哪怕是最平淡无味的地方,在内心芬芳的他那儿,都有风景。《记承天寺夜游》就是这样一篇“妙手偶得之”的佳作。区区84个字,有情节,有悬念,有美景,有情思……个中滋味,颇有深意。

一、记叙凝练含蓄,余味无穷。

这是随笔性质的一篇小文,语言极其简洁,以极少的文字包含了极多的内容,看似随事记录,却达到了“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境界。

寥寥数语,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地点:承天寺。人物:“我”与张怀民。事件:夜游承天寺。起因:月色如户,欣然起行。经过: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看到美丽月色,抒发心中感慨。记叙的六要素聚集了其中的五个。总共才84个字的文章,又如何不显得枯燥呢?因为他在凝练之余,味道十足。

你看,已经是农历的十月了,初冬夜已寒,寒夜孤单,只得“解衣欲睡”了。孰料有不速之客不期而至——月色。作者大喜过望,“欣然起行”。片言只语之间,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已在笔端。如此良宵,“独乐乐”怎么可以呢?一个“念”字便从欣喜进入了沉吟不语中。种种复杂的情思尽在一念之间了。思有所得,自然地“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一“寻”字有万种风情:那急欲找到的迫切,那非他莫属的笃定……等到了寺中后,居然是心有灵犀——“怀民亦未寝”。所谓知交,莫过于此。于是,从容漫步在月色之下,好美!

全文至此,才47字。不仅记叙得眉目清秀,而且是跌宕起伏,句句韵味无穷,字字翻江倒海。

二、描写信手得来,如诗如画。

夜游所见,乃是全篇之精华所在。但依然是惜墨如金——“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就三小句话,无甚出奇,又用了一个用俗了的比喻“月色如水”。就这么信笔拈来,是如何化腐朽为神奇的?

他只是就看到的写:庭院里上上下下,自上而下,都充满了透明清澈的水,那个不起眼的“如”字提醒我们——只是好像。而水中呢?水藻、荇菜参差错落,互相交错,清影婆娑。寺庙之中怎么会有水草一类的东西?最后一句揭谜:盖竹柏影也。他是利用人们的错觉,将错就错,先声夺人,层层隐喻,在你意乱情迷时,方“柳暗花明又一村”。原来那积水是那一泻千里的月色,水草是那院中的竹柏在月光下的影子。一个宁静淡雅的境界跃然而出,冷月清光被描摹到了极处,诗画合一,慧心独具。

三、抒情不着痕迹,遐思悠长。

在写就这篇千古名作时,苏轼实际上过着流放似的生活,境遇困苦无比,可谓“门前冷落鞍马稀”。对这样一位有才华有抱负的人中之杰而言,无疑处于一种重创里。但是他是怎样面对命运的打击的呢?84个字里,没有悲伤,没有抱怨,没有一蹶不振……只有美!

月色入户,便“欣然”,他是那么容易快乐;处境悲戚,“无与乐者”,也不过是短短一“念”,想到志同道合的怀民,即摆脱了沉思考虑的片刻失落;兴之所至,寻找怀民,悠然漫步……寻常的月光,寻常的竹柏,在他眼中,美若仙境。假若单单至此结束,也是一美文。加上“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就更宕开了一笔。一个连寻常事物都能挖掘出深邃美质的人,还能有什么不能够面对的?轻轻一声感慨,个中滋味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