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及讲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下》。文章的中心论点便是文末“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句话。照通常人的看法,“安乐”总是与“生”联系在一起,而“忧患”倒是与“死”相联系的。但作者的观点却恰恰与常人相反。正因为如此,作者没有开门见山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是在进行了充分的论证之后,在文章的末尾将中心论点推出。这样的写法,就使得这一非同寻常的思想比较易于为读者接受了。

作者开头先列举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六位古代著名的明君贤相为例,意在说明他们在发迹之前都曾在艰难的环境与平凡的行当中经受过一番痛苦和忧患的磨炼,而这种磨炼恰恰使他们具备了必要的才能素质,以至于后来在政治上大有作为,干出了一番事业。

接着,作者在这些具体例证的基础上加以归纳推理,从个别上升到普遍,从特殊归纳出一般,得出这样一个观点,即认为凡是将要担任重任的人,老天爷总是要先让他经受磨难,以锻炼他的意志与才能。作者在这里连用五个排比句,极写那些将要担任重任的人必须经受的肉体上、精神上、行动上的种种忧患与磨难,语气凝重而深沉,富有人生忧患的悲剧感和任重道远的使命感。从这里可以看出孟子所谓“生”的含义,就是为天下担任“大任”,而这正是和“忧患”联系在一起的。相反,如果终身安乐,必然庸庸碌碌,无所作为。这样的人虽然活着,实际上无异于“死”。孟子的这一观点虽然带有一点天命论的色彩,但客观上却能鼓励人们勇于向艰苦的环境挑战,在困难处境下坚韧不拔,磨炼自己的才干,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在得出上述观点后,作者进而从这个观点出发再作引申阐发。先就普通人的情况从正面论述,指出人总是在经历了种种挫折、困苦和见之于声色的感觉经验后,才会增长知识才能,有所作为。然后又就一国之君的情况从反面论述,指出一个国君如果国内没有耿直守法度的大臣经常对他诤谏规劝,国外没有敌国侵略的危险使他忧虑不安,那么,虽然他一时身心安乐,但他的国家总是很快就会灭亡的。这里虽然对普通人只从正面论述,对于国君只从反面论述,但实际上对于普通人的反面论述和对于国君的正面论述也已包含在内,不言而喻了。这种写法使用文字是很经济的,既照顾了一般(普通人),又点出了特殊(国君);既有正面论述,又有反面论述。

最后,作者以“然后知”三字引出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然后知”三字着重说明这一中心论点是在上文论述的基础上得出的,因而是令人信服的。

这篇短文列举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的事例作为论据,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推理,得出一个基本观点,再从这个观点出发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述,最后得出中心论点。这种写法,有理有据,逐层推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文中还运用排比的句式,既把事实和道理说得充分透彻,又增强了文章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