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江西诗词·元代江西诗人·元代其他诗人·元代中后期
元代中、后期的江西诗人主要有周廷震、周伯琦、傅若金等。
周霆震(1292~1379),字亨远,号石初,安成(今江西安福)人。以先世居石门田西,自号石田子初,省称石初。多从南宋诸遗老游,能得其绪论。延祐中(1317),再试不利,于是杜门谢客,专意授徒,吟诗作文。晚遭至正之乱,明洪武十二年(1379)卒。私谥清节先生。著有《石初集》10卷,附录1卷。
周霆震亲见元朝由繁盛走向衰败,“故其诗忧时伤乱,感愤至深”[1]。如《登城》:
世祖艰难德泽深,风悲城廓怕登临。九朝天下俄川决,七载江南竟陆沉。马首空传当日价,鸡声不到暮年心。雨余门外青青草,过客魂消泪满襟。
诗作描述至顺年间,真定武涉地震、黄河决口、江浙大水、云南叛乱、江南黎民纷起武力反抗的真实情况,展示出一个风雨飘摇中的元朝的状况以及作者深深的忧虑。
周霆震尤被人称道的是其古风,这类诗,往往前面写有小序,点明诗歌写作缘由,表明具体的社会现实,诗作则在此基础上叙乱离,抒悲愤。如《古金城谣并序》(序略):
昆仑烈风撼坤轴,日车敛辔咸池浴。六龙饮渴呼不闻,赤蚁玄蜂厌人肉。荆襄弗支庐寿孤,江东扫地如摧枯。忠臣当代谁第一?七载舒州天下无。东南此地关形胜,天柱之峰屹千仞。当年赤壁走曹瞒,天为孙吴产公瑾。我公千载遥相望,崎岖恒以弱击强。孤城大小二百战,食尽北拜天无光。当关援剑苍龙吼,尽室肯污奸党手。摧锋阖郡无生降,群盗言之皆稽首。堂堂省宪罗公卿,建官分阃日募兵。哀哉坐视无寸策,遂使流血西江平。向来不晓皇穹意,名将南征死相继。一时贪暴聚庸才,玩寇偷安饕富贵。河流浩浩龙门西,燕山万骑攒霜蹄。英雄暴骨心未死,去作海色催朝鸡。玉衣飞舞空中见,太息孤忠鏖百战。五陵元气待天还,睢阳谁续《中丞传》?
其他如《李浔阳死节歌并序》《普颜副使政绩歌并序》等,均展示了元代社会动乱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景象惨不忍睹。正因为周霆震《石初集》中这样一些极具现实性的诗歌,后人视之为“元末之诗史”。
周伯琦(1298~1369),字伯温,号玉雪坡真逸,饶州(今江西鄱阳县)人。以父荫授南海县主簿,后转翰林修撰,累官至兵部尚书、浙西肃政廉访使。因受命招降张士诚而被拘十余年,直至张败亡后方回老家。博学工文章,而尤以篆、隶、真草擅名当时,著有《近光集》《扈从诗》等。
周伯琦较多纪行诗,长于描绘边塞风光,如:
北口七十二,居庸第一关。峭厓屏列翠,急涧玉鸣环。佛阁腾云雾,人家结市阛。马前军吏候,使节几时还?(《九月一日还自上京途中纪事十首》之十)
车坊尚平地,近岭昼生寒。拔地数千丈,凌空十八盘。飞泉鸣乱石,危磴护重关。俯视人寰隘,真疑长羽翰。(《纪行诗》)
再如《过太行山》:
太行苍翠插秋旻,叠岭重关自昔闻。战国东西分晋赵,中原南北带河汾。帝王都邑青青草,豪杰勋名点点坟。鸟道盘空频立马,便从高处望飞云。
诗作不仅写出了太行山的自然风光,历来的重要军事地理位置,更透露出浓重的历史感。
傅若金(1304~1343),初字汝砺,揭傒斯为之改字“与砺”。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家贫,以织席为业,苦学自励。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声名大震,“名胜之士无不倒屣而迎之以为上客”(虞集《傅与砺诗文集序》)。顺帝三年(1335),以异才荐,佐使安南(今越南)。归后任广州教授。卒于官。有《清江集》《傅与砺诗文集》等。
傅若金的诗歌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往往是借古而喻今,咏古以抒怀,如:
将军结发事先朝,百战山河血未销。总说霁云能慷慨,兼闻去病最嫖姚。烟尘剑戟迷秋峒,风雨旌旗落暮潮。自古英雄须庙食,精灵何待《楚辞》招!(《题张齐公祠》)
遥山寂寂对危亭,坏础欹沙柳自青。四海久非刘社稷,千秋犹有汉精灵。丰西水散烟沉浦,砀北云迷雨入庭。坐想酒酣思猛士,歌风台下晚冥冥。(《沛公亭》)
诗中充满了对古代豪杰的赞颂与向往之情,表达了对人尽其用的开明之世的向往,同时亦委婉曲折地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思深而调远。
傅若金的写景诗,也多寓意现实的内涵,如《寒江独钓图》:
岁暮渔竿客,天寒向水云。孤舟清泛泛,双鬓白纷纷。雪树微茫见,风篁缥缈闻。王车如出猎,何处定逢君。
诗作描写孤舟雪域中的独钓渔父,但他不是高蹈避世的隐士,而是像姜子牙一样待机而动的入世之人,作者借此表达了自己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
傅若金诗歌用语典雅而不晦涩、对仗精工而不见雕刻,体现出沉稳典重的艺术风格。陈衍《元诗纪事》引胡应麟《诗薮》云:
元人先达者无若元好问、赵子昂。元,金遗老;赵,宋宗枝也。元体备格卑,赵词雅调弱。成都诸子,乃一振之。伯生典而实,仲弘整而健,德机刻而峭,曼硕丽而新。至大家逸格,浩荡沉深之轨,概乎未闻也。同时傅若金、张仲举不甚知名,而近体特多宏壮。傅如云云,张如云云。七言律傅如云云,张如云云。皆高华雄畅,得杜陵句格,特变态差少耳。而诗流不能举其姓氏,良可叹也。[2]
陈衍引述胡应麟之语,对傅若金所取得的诗歌艺术成就予以高度评价,并对诗坛没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表示遗憾,直至今天,我们仍有同感。
注释
[1]《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八。[2]陈衍:《元诗纪事》卷一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