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诗句解读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语出唐·张九龄《感遇十二首》之七。诗曰:“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丹橘:屈原《楚辞·九章·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左思《吴都赋》;“其果则丹橘馀甘,荔枝之林。”这里是比喻人的节操,亦兼有比喻贤者要求用世之意。伊:句中助词。地气暖:《周礼·冬官》:“橘逾淮北而为枳,此地气然也。”《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刘桢《赠从弟三首》之二:“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张句从中化出。心:草木的中心(茎干)。这里语意双关,兼指人的志向。这四句诗的意思是:江南有丹橘树茂盛地生长着,经历过冬天的寒冷,但仍然是常绿不凋,郁郁成林。难道是那里地气温暖的缘故吗?是因为橘树本性就耐寒啊!此诗托物喻志,颂橘实是颂人。张九龄是南方人,谪居楚地荆州,荆州盛产橘,故借橘抒慨。后人常引用这几句诗来说明某人事业的成就,不全在于有利的客观条件,而决定于他的主观因素。

例如

①“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这是一首我很喜欢的诗,但是我想植物学家感兴趣的是适宜柑橘生长的地理环境,是纬度三十四度左右。(摘自黄宗英《橘》)

②古人不是写过诗么,屈原,端午节投河的那个书呆子,就写过橘树,称它“一心一意,始终如一”,唐诗中不也有“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么?(摘自王承刚《错位》)

③正在感慨间,忽然看到了令我惊喜的一幕:一棵很小的枣树枝芽,已经从地面钻出来,很茁壮!我难抑心中的惊喜,“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我不禁连连惊叹起来。(摘自段佩金《七月枣 八月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