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有生之日,当积箕为石以缮此桥》原文翻译|感想

【原文】

吾有生之日,当积箕为石以缮此桥。

【译注】

箕(jī):用竹篾、柳条或铁皮等制成的扬去糠麸或清除垃圾的器具(通常称“簸箕”)。缮:修造。

我有生之年,一定要织簸箕赚钱买来石料,把这座旧木桥修成石桥。

郑成仙是歙县杨冲人,家乡附近有一条河,河上的小木桥年久失修,有的地方已经腐烂了,行走桥上很不安全,遇到雨雪天气更是危险。郑成仙早年曾经冒着风雨过河,因桥晃路滑几次摔倒,差点丢了性命。于是郑成仙仰天发誓,要凭自己的能力来修建一座石桥,造福乡里。

辑自《清稗类钞·义侠类》。

【感悟】

热心公益是徽商与当地民众互相沟通、取得认可的重要途径,这种惠人惠己的做法是一种双赢的策略,很好地塑造了徽商“义利兼顾”的良贾形象。

【故事链接】

歙县郑成仙以织簸箕为业。郑成仙织的簸箕质量上乘,却以平价售卖,所以远近乡民都争相抢购,经常出现乡民排队购买簸箕的现象。

然而过了一段时间,人们发现,虽然郑成仙的生意兴隆,但是他家依然贫困如故,家人甚至不得温饱,人们都很奇怪。其实人们不知道,在郑成仙心中一直隐藏着一个秘密,那就是他一心想要改造那座旧木桥。他发誓凭自己的技能和劳动修建一座石桥,但当时听他发誓的人都嘲笑他不自量力,而且过后权当儿戏,早已经忘记。但自从织卖簸箕以后,郑成仙夜以继日地编织簸箕,稍微赚了点辛苦钱,就换成银子藏在小瓦瓶里埋好,他妻子和儿子都不知道。

好事多磨,郑成仙好不容易攒了一些银子,不是因为被邻居借去不还,就是因为埋藏银子的地点偶然泄漏,被窥视者窃去,先后3次前功尽弃。然而郑成仙并未因此而丧失信心,造桥志向更加坚定,编织簸箕更加勤奋,经过3次散失银子又3次积聚之后,终于攒了足够多的银子。

康熙丁未年(1667年),郑成仙已经70多岁了。一天,郑成仙把邻里的长者都请到家里,坦言相告说:“我的脊背已经驼了,脚上也满是硬茧,再不了却夙愿,桥与我这把老骨头都要消失了。其实我当初愿望还不仅仅是修桥。”郑成仙于是倾瓶将银子倒出,碎银子灿若繁星,总计40两。他衣裳褴褛的妻儿看见这么多银子,都为之瞠目结舌,感叹过了一辈子苦日子。曾经嘲笑郑成仙的人看见这么多银子,也顿时变色惊愕道:“你真的做到了!”于是郑成仙当天就与大家一起议定黄道吉日,兴工采石修桥。不到一个月石桥就大功告成,险路从此变成坦途。事成后,郑成仙大宴宾客,率领邻里长者祭神还愿。

【延伸阅读】

徽商在侨寓地除经商、科考外,还经常主动地参与地方的公益活动。比如,明代在山东临清经商的汪保,急公好义之名盛传一时。他曾经独自捐资修建运河上的通济桥,为此,“知州刘志业旌其门曰‘善人’;兵备副使刘贽立石曰‘善民善桥’;工部郎中张大器建亭撰文立石于桥侧,该碑文称,汪保是侨寓的客商,并未加入临清籍,所以连政府的赋役,本来都不应当向汪保征收,但汪保却主动出巨资修建通济桥”。鳌头矶是临清名胜,往来官绅、客商必登临以观市景,矶旁之通济桥,将临清州中最繁华的商业区连接一体,所以汪保修此桥,不仅使临清百姓对他心存好感,就连知州、兵备副使和工部郎中都要为他树碑立传。像汪保这样的例子,在徽商中并不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