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健忠·甜甜的刺莓》原文|主题|赏析|概要

文学名作《孙健忠·甜甜的刺莓》原文|主题|赏析|概要

作者简介 孙健忠,土家族。1938年生于湖南省湘西乾城县,1955年毕业于湘西第二师范。毕业后,曾先后担任过小学教师和县报的记者。1960年调入中国作家协会湖南分会从事专业创作后,仍然长期在家乡土家族地区深入生活,并且兼任基层职务。现为专业作家,任中国作家协会湖南省分会副主席。

孙健忠于50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创作,发表过儿童文学作品《小皮球》、短篇小说《瑞雪兆丰年》、《铁山儿女》等作品。从那时起至今,共出版、发表小说、散文、儿童文学等作品几十篇。其中有短篇小说《树林曲》、《映山花》,短篇小说集《娜珠》,中短篇小说集《五台山传奇》,长篇小说《醉乡》,儿童文学集《雪雀》,中篇小说《乡愁》等。他的中篇小说《甜甜的刺莓》和短篇小说《留在记忆里的故事》较为突出。《甜甜的刺莓》 曾获1977—1980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孙健忠的小说立意深刻,笔法细腻,风格冷峭,对风土人情的描写真切生动,而且非常善于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内容概要 那是一个令人陶醉的花好月圆之夜。毕兰大婶到家里的后园寻找摘瓜未归的女儿竹妹,碰见女儿同本寨的后生三牛在一起。三牛是个孤儿。他的爸爸死于大跃进年代,他是熬不过那艰苦而又无用的劳动而自寻短见的。两年后,他的母亲也离去了。三牛唯一的伴侣是那只可爱的小狗。毕兰大婶和寨子里的乡亲们都关心他、照顾他,待他成人后,又选他当上了生产队长。他知道竹妹在爱着他。但是,由于父亲的自杀问题,他不敢去爱一个大队党支部书记的女儿。毕兰大婶了解了女儿的心思后,便把三牛请到家中,正式为这对青年男女订下了亲。从此,三牛便成了毕兰大婶家里的好帮手,好劳力。三牛、竹妹和毕兰大婶都在为这门亲事而喜悦地忙碌着。那年冬天,县里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来到他们枹木寨,从此掀起了“活学活用”的高潮。竹妹和三牛不光背熟了上百条语录,而且在学习中加深了感情。春季的一天,竹妹家来了一个客人。他是邻近布谷寨的党支部书记向塔山。在竹妹家吃过饭后,他便同毕兰大婶一道去县里开会。一个记者要找毕兰大婶采访“活学活用”的事迹,结果一无所得。而向塔山则在会上大讲他如何运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推广双季稻而大获丰收的经验。毕兰大婶眼前出现的却是她寨子里的百来亩双季稻颗粒无收的景象。会后,作为县委委员的毕兰大婶又要留下开小会。向塔山一人回去,乘机强奸了正在山上采野果的竹妹。迫使竹妹同三牛绝情。毕兰大婶回来后,心情很不平静。幼稚的竹妹又被向塔山的政治条件所迷惑。为落实在山寨推广双季稻问题,毕兰大婶召集全体社员讨论,但讨论到最后也没有一个人同意。离枹木寨约十里远,有一个在周围较有名气的小镇。每逢赶场期,人们都要去走一走。在桥栏边,毕兰大婶看见女儿和向塔山在一块亲亲密密,谈笑风生。向塔山先是拉着竹妹去看戏,然后又是下馆子,又是逛大街。见毕兰大婶来了,便更加大献殷勤。从女儿的话语中,从向塔山的口气中,毕兰大婶觉得事情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了。但是,她不想认可这门婚姻。她看中的是三牛,她讨厌向塔山。她的这些话又被向塔山偷听到了。他告诉毕兰大婶,他同竹妹的事生米已成熟饭,他还把毕兰大婶要找三牛这个政治上有问题的人做女婿的事反映到了县里。毕兰大婶如得大病,全身瘫软。这时,三牛前来汇报工作,提出了搞杂交包谷试验的设想。毕兰大婶难过地要求他把竹妹忘掉。忙罢春耕,竹妹和向塔山结亲了。毕兰大婶不情愿地为女儿准备了应准备的一切。除了三牛外,寨子里的后生都到竹妹家里来同她告别。姑娘们也凑在一起夸奖竹妹的丈夫。可竹妹的心情却很沉重。告别时,她流下了复杂的眼泪。竹妹走后,痛苦的三牛扑倒在父亲的坟堆上大哭一场。毕兰大婶的心情也不好。竹妹跟随向塔山来到布谷寨,看见到处贴满了“忠”字,满街都是写着口号的标语牌。为一睹新娘子的面容,布谷寨来了很多人,也送了不少的礼品。向塔山大谈革命化婚礼,批评了带头送礼的队长。并且除留下了送来的“毛泽东选集”四卷外,其余的礼品一一退回。他还要求竹妹同他一道立即下地参加劳动。竹妹虽然答应了,可看到向塔山对众乡亲的冷酷无情的样子,心里不免有些害怕。向塔山的母亲有病,大半年卧在床上。竹妹进来向她表示问候,可老人没有理睬。半夜里,竹妹听到有人在奇怪地唱歌,又听到别处传来女人的尖叫。种种现象使她不解。第二天一早,竹妹去打水时,迎面碰上了夜里喊叫的那个女疯子。她指责竹妹抢走了她的新郎公。竹妹吓坏了。不久,她发现女疯子被关了起来。毕兰大婶为三牛找对象,可三牛的心里只有竹妹。新婚三天,新娘子回门。毕兰大婶热情招待女儿和女婿。向塔山为急于搞经验,提出到枹木寨挖粪草被毕兰一口回绝。于是,他不欢而归。到了家中便寻机毒打竹妹。可马上又想起自己是“活学活用”的积极分子,于是又反过来向竹妹承认错误。对毕兰大婶他却怀恨在心,认为毕兰大婶是跟不上潮流的民主派。从那以后,竹妹一直没有回来。毕兰大婶很不放心。一天,县里打来电话,通知在布谷寨召开现场会,总结他们推广双季稻的经验。毕兰大婶同三牛去参加会议。在会上,向塔山大出风头,又是介绍经验,又是领人们参观他事先准备好的粮仓,从而博得了领导的欢心。县委袁书记找毕兰大婶谈话,批评她吃老本,落后于形势,批评她不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并让三牛这个家庭有问题的人当队长。而三牛则怀疑布谷寨的产量是假的。毕兰去看女儿,发现女儿病卧在床,已瘦得不成样子。竹妹好不容易瞒过了妈妈,自己却痛哭不已。她变了,变得没有言语、没有笑容。向塔山让她跟母亲划清界限,并让她到县委袁书记那里去揭发母亲。虽然用毒打相威胁,竹妹还是拒绝了,并且回到了枹木寨,回到娘的身边。她碰见了三牛,又想到了死,夜里还常做恶梦。梦见有个卖假药的人要害她的妈妈。竹妹不愿见人,整日把自己关在家中。后来,她终于走出家门,参加会议,下地劳动,三牛在暗中默默地帮助着她。一天,向塔山找上门来,他满脸是泪,又是忏悔自己的罪过,又是发誓表决心,小俩口竟然又奇迹般地和好如初。见到这些,毕兰大婶也很高兴。向塔山由于虚报产量而使布谷寨闹了粮荒,他向枹木寨借粮,毕兰大婶断然拒绝了这个卖假药的人。向塔山要走,毕兰大婶也没挽留他,却坚决地叫住了女儿竹妹,鼓励她选择新的生活。

作品鉴赏 在我们新中国的历史上,那场触及了亿万中国人民灵魂的“大革命”险些把中国推向毁灭的边缘。从那场浩劫中活过来的人们,想起它就心惊胆战,谈起它便不寒而栗。然而,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又迫使人们不得不再次揭开这流血的伤疤,让下一代人牢记这血的教训。为此,一大批以反映“十年动乱”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相继出现,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占据了文坛的主导地位。孙健忠的中篇小说《甜甜的刺莓》也产生在这一时期。令人回味的是,他的题材,既不是轰轰烈烈的 “红海洋”,也不是“横扫一切”的打砸抢,而只是几个农民的普通的日常的生活。他的视角,既不是人声喧嚣的校园,也不是机器轰鸣的工厂,而是偏僻山寨中的一个小小的角落。作者用平稳的语调,深刻地描述了那场动乱在农村山寨的反映,记述了那场“波涛”怎样涌进了农民的日常生活,扭曲了人们的心灵。乍看起来,这是一幅颇为平常的农村风俗画:普普通通的农民,朴朴实实的生活,单纯真挚的恋爱和婚姻。因为千百年来,中国的广大农民就是这样繁衍生息的。然而,当作者把这一个个普通而平常的生活小景放在那个不正常的时代大背景上的时候,一切便都变得面目皆非了。正常的生活被扰乱了,纯洁的爱情被玷污了,婚姻成了政治的工具,人的情感发生了变异,对此,作者同样没有全方位、大场面地铺张描写,而是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人物,通过他们的生活和爱情,映衬出那场大灾难给人们的心中所留下的巨大的创伤。作品集中描写了三个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的爱情纠葛。从他们之间的身份、地位和感情的变化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那个时代的鲜明烙印。竹妹是处于中心地位的女性,她是山寨党支部书记毕兰大婶的女儿。三牛是她真心爱恋过的第一个男人,一个有着父亲自杀于大跃进年代的“家庭问题”的孤儿,尽管自杀是被极左路线逼迫的。向塔山是竹妹“爱恋”的第二个男人,他是邻近山寨的党支部书记,“活学活用”的积极分子。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青年男女的恋爱和婚姻无不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虽然竹妹首先爱上了三牛,虽然是她大胆向三牛求爱的,虽然她和三牛已订下亲事并正在筹办,但是,当她被向塔山突如其来的举动攻破了女儿家的防线以后,当向塔山用三牛未曾用过的甜言蜜语向她表白发誓时,尤其是当向塔山对她大讲什么政治条件和出身的重要性时,竹妹感情上的天秤便发生了倾斜。传统的贞操观念和时代政治色彩的畸形融合,使幼稚的竹妹认定了自己就是向塔山的人,认定了向塔山的政治地位合乎她作为党支部书记的女儿的身份。然而,她唯独没有认清向塔山的本质,没有意识到对三牛的绝情,意味着同纯真和幸福的诀别,更没有想到同向塔山的结合会给她带来那么多的痛苦和不幸。向塔山是那个时代的怪胎。他有衣冠楚楚的外表,又有能言善辩的口才。假如没有那样一个土壤,他也许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但是,他偏偏“有幸”赶上了那个“疯狂”的年代,不正常的环境催发了他心中的那颗畸形的种子,又以一种畸形的形态表现出来。他骗取了竹妹的感情又对她百般虐待。他又以推广双季稻的假经验、假产量骗取了领导的信任,却把全寨的百姓推向饥饿的深渊。他的一举一动都真实地表现出那个时代的特征。围绕着青年男女的爱情纠葛,作者同时描写了竹妹的母亲毕兰大婶。描写了她对事业的关心,对乡亲们的爱护,以及对那场“大革命”的困惑和不解。作者用毕兰大婶支持女儿同三牛的恋爱,反对女儿同向塔山的婚姻,拒绝为向塔山的假经验提供帮助和要求女儿重新选择生活等细节,为读者塑造了一个正直、善良、嫉恶如仇的农村普通妇女干部的形象。整部小说乡土气息浓郁,地方色彩鲜明,方言土语朴实,故事情节生动有趣,给人一种亲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