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六朝文学·王粲·七哀诗(其一)》原文、赏析、鉴赏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2〕。复弃中国去〔3〕,委身适荆蛮〔4〕。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5〕。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6〕,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7〕”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8〕,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9〕,喟然伤心肝〔10〕。
〔1〕王粲的《七哀诗》共三首,不是同时所作。这里选的是第一首。《三国志·魏志·王粲传》:“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初平四年,王粲十七岁,据此,知此诗当作于初平四年。吴竞《乐府古题要解》说“《七哀》起于汉末”,或认为是王粲自创的新题。王粲(公元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市西南)人。“建安七子”之一。少有才名,董卓之乱后,先依刘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归附曹操,先后曾任丞相掾、侍中等职。
〔2〕“西京”二句:写东汉初平三年(公元192),董卓部将李傕(jue)、郭汜(si)在长安作乱,大肆屠杀,长安一片混乱。西京,长安,西汉国都。东汉建都洛阳,称为东都。董卓之乱,汉献帝被董卓由洛阳迁到了长安。无象,无法。豺虎,喻李傕、郭汜等军阀。遘患,制造灾难。遘,同“构”,制造。
〔3〕中国:指中原一带。
〔4〕委身:托身。适:往。荆蛮:指荆州。古代中原人称南方人为“蛮”,荆州在南方,故称“荆蛮”。
〔5〕攀:指攀拉车辕,形容依依不舍。
〔6〕顾:回头看。
〔7〕“未知”二句:是妇人的话。完,保全。
〔8〕霸陵:汉文帝陵墓所在地,在今陕西长安东。岸:高地。
〔9〕悟:领悟。《下泉》:《诗经·曹风》中的篇名,反映曹人对贤王的思念。
〔10〕喟(kui)然:叹息的样子。
这首诗记叙了作者在乱离中所见所闻的悲惨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军阀混战的痛恨和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王夫之《船山古诗评选》卷四认为此诗“落笔刻,发音促,入手紧,后来杜陵有作,全以此为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