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欣赏《意蕴层面》

意蕴层面

“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这一命题准确揭示了言、象、意的关系,也就是说创造形象并不是艺术的目的,艺术的终极目的在于通过形象隐喻、象征、暗示、传达特定的意蕴。意蕴(“意”)是艺术作品的灵魂,体现了艺术家对人生、对世界的感悟、理解和认识。因此,把握意蕴是文学欣赏的重要步骤。

第一节 意蕴的含义及类型

一、理论知识

(一)意蕴的含义

什么是文艺作品的意蕴?朱光潜在翻译黑格尔论艺术的经典巨着《美学》时解释说,“意蕴”的原文是 des Bedeutende,意思是“有所指”或“含有用意”的东西,近于汉语的“言之有物”的“物”,因译“意蕴”。(黑格尔,1981)24

黑格尔非常强调意蕴在艺术作品中的地位。他认为,文艺作品由两种因素构成: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即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题材,在叙事性作品里表现为人物、情节、环境,在抒情性作品里表现为意象和意境等;内在因素即意蕴。“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艺术作品应该具有意蕴……它不只是用了某种线条、曲线、面、齿纹、石头浮雕、颜色、音调、文字乃至于其他媒介,就算尽了它的能事,而是要显现出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作品的意蕴”。(黑格尔,1981)25

黑格尔的意见代表了许多作家、理论家对于意蕴的共识,即认为意蕴是作品中所蕴涵的心灵、思想等精神性因素。基于这种认识,我国文艺理论家余秋雨把意蕴简捷地概括为“蕴藉于艺术生命体内的精神能量”。(余秋雨,1987)53从黑格尔的论述可以看出,意蕴并不等于通常我们所说的“主题”。原因是,我国文艺理论界所理解的主题“又叫主题思想。文艺作品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和塑造艺术形象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辞海编辑委员会,1979)11-12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通常所说的“主题”即一种思想。它是通过对整个作品的分析提炼,从而归纳总结出来的一种理性认识,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与主题相比,意蕴包含“思想”,但又远远不止是“思想”。黑格尔说意蕴是“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这里当然包含“思想”,但又远远比“思想”丰富。

意蕴也不等于作家的立意(创作意图)。原因是,前者是客观的而后者是主观的。创作意图是作家试图通过作品表达的一种思想、认识、感情、意念,用古人的话说就是“立意”。立意体现在作品里,即通过艺术的形象、意境传达出去,就成为作品的意蕴。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外化。换句话说,意蕴已经通过作品体现出来,是一种客观的精神存在;而立意是作家的主观思想(意念),它还没有通过作品外化出去,因而还不具有客观性和确定性。再者,从内涵角度考察,立意体现在作品里即成意蕴,二者在一般情况下是一致的,但由于种种原因,二者之间也常常出现不一致的情形,即作品的客观意义与作家想要表达的不是一回事。构思时想得头头是道,可是一落笔不是写不出,就是写走样儿,“得之于心”未必就能“应之于手”,“笔下之竹”与“胸中之竹”不一样。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意蕴≠主题思想≠立意,意蕴是作品本身所蕴涵的客观的可以归纳和概括的思想,以及心灵、生命、情感等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精神信息,换句话说即除了“思想”之外还有情感,还有“意味”,它具有自身的审美特性。

(二)把握作品意蕴是文学欣赏最关键最重要的一环

欣赏对象的构成形态决定了主体对它的欣赏程序:“遇到一件艺术作品,我们首先见到的是它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然后再追究它的意蕴或内容。”(黑格尔,1981)24这就是说,欣赏一部作品,眼光绝对不能只停留在外在层次,而必须穿过外在层次把握其中的意蕴,把握作品意蕴是文学(艺术)欣赏最关键最重要的一环。

(三)意蕴的类型

作品意蕴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外化,同作家复杂的精神世界相对应,宏观地看,文学作品的意蕴也是个复杂的精神体系,一下子很难无所遗漏地穷尽其丰富的内容。为了便于把握,我们从人类精神生活范畴的角度,把文艺作品的意蕴简化,归纳为若干类型。如情感性意蕴、道德性意蕴、政治性意蕴、社会性意蕴、人生意蕴、理想性意蕴、人性意蕴、哲理性意蕴、宗教性意蕴,等等。

(四)几点说明

其一,以上分出的若干类,只是文学作品意蕴的主要类型而非全部类型。文学作品意蕴的类型与人类精神生活体验相对应,而人类精神生活体验是无限复杂无限丰富的,所以对文学作品的意蕴无论分出多少类,都是不完备的,有遗漏的。

其二,这些类型在具体作品中往往是互相渗透互有交叉的,而不是截然分明、互不相干的。

其三,某些作品,尤其是一些篇幅较小的作品,意蕴可能比较单纯集中,可以明确归到某一类,而相当多的作品(尤其是篇幅较大内容丰厚的作品)的意蕴往往是复杂的、多样的,即具有多方面意蕴,这就是意蕴的丰富性。

二、欣赏示例

(一)情感性意蕴

情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个极重要的范畴。对于艺术创作来说,情感尤其有着特殊的价值:它既是创作的材料(表现对象)又是创作的动力(创作动机)。作家、艺术家大都是情感特别丰富特别细腻特别敏感的人,同时又是具有艺术表现能力的人,于是,情感体验遂成为作家、艺术家最为热衷于表现的内容。古往今来,文艺作品中留下了多么丰富的人类情感体验的信息啊!这些作品中所体现的情感也就是作品的意蕴。如秦观的《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这首词的意蕴就是一种心境,一种情感体验:“像轻寒一样冷漠的感觉,晓阴一样黯淡的心情,飞花一样渺茫的梦想,丝雨一样细微的哀愁。”(沈祖棻,1980)28这是一种空虚、落寞、无可奈何、百无聊赖的心态。这种心态十分具体也十分“抽象”,没有具体原因因而更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再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也是写心境的名篇。作者以高超的语言技巧,通过种种意象,既融情入景又直抒胸臆,创造出一个绝美的“意境”。读者从中读出了孤寂冷清、悲哀疲惫、伤感烦闷、无情无绪、无着无落、若有所失、空空荡荡等情感体验。而这就是这首词的意蕴。这是一种不可名状不可言传的情绪状态,李清照敏感地捕捉到了,将其形象化、形式化、符号化,因之,一种典型的情感体验成为可以“把握”的了。

在叙事性作品中,作家、艺术家的情感态度、情感体验是作品全部意蕴的一个方面,一般来说比较隐蔽,但如果对作品进行整体观照,还是可以体会出来的。如鲁迅对孔乙己是既有同情又有嘲讽,对阿Q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曹雪芹对大观园中那群不幸的女孩子是无限同情无限惋惜,认为她们“原应叹息”(“元迎探惜”);对封建大家庭日渐没落,他感到无限伤感,如此等等。

(二)道德性意蕴

道德性意蕴即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某种道德倾向、道德理想、道德观念。

道德是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所遵循的行为规范。从社会角度说,它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社会靠它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个体角度来看,它是个人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立身行事的内在准则,是内心无形的“上帝”。文学艺术以社会生活为反映和表现对象,目光始终对准人、人与人的关系、人的行为动机、人的内心世界,而这一切无不与道德紧密相关,所以文学写人,必然涉及人的道德,自觉不自觉地对笔下人物作出道德评价,从中透露出作者的道德倾向、道德观念。而这,通过艺术形象体现出来,即作品的道德意蕴。

作品的道德意蕴往往以人物性格为载体,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体现出来。如刘备的忠厚、曹操的奸诈、关羽的义气、杨家将和岳飞的忠君爱国、包公的清正廉明、陈世美的忘恩负义、赵氏孤儿的报仇雪恨、白娘子的忠贞痴情、聂赫留朵夫的忏悔意识、冉阿让的仁慈博爱等,都比较明显地体现着作者的道德评价,宣示着作品的道德意蕴。

(三)政治性意蕴

在现代社会里,政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些特定时期里,甚至是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部分。社会的政治生活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千千万万社会成员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家、艺术家,总是时刻关心着国家大事,关心着政治生活的状况,常常以政治生活为题材进行创作,表达着自己对政治问题的认识、见解和建议,而这些就形成了作品的政治性意蕴。

例如我国粉碎“四人帮”后的最初几年里,政治问题是作家们思考的焦点,因而也是这一时期文学作品所要表现的中心内容之一。随着社会政治生活的发展和艺术家思考的深化,作品的意蕴也不断发生着嬗变。先是以《班主任》(刘心武)、《伤痕》(卢新华)为代表的对“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沉重灾难进行揭露。这是对刚刚过去的错误政治的反驳,表达了整个民族从政治动乱中走出之后痛定思痛的感伤情绪和正视民族灾难的勇气。紧接着是对错误政治形成的过程进行历史反思,思考重心由现实转向历史,表现领域由“文革”伤疤上推到五六十年代甚至更远,力图在更深广的范围内总结历史经验。代表性作品主要有《蝴蝶》(王蒙)、《芙蓉镇》(古华)、《李顺大造屋》(高晓声)、《剪辑错了的故事》(茹志鹃)、《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张一弓)、《天云山传奇》(鲁彦周)等。随后出现的是以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为代表的一大批作品对社会经济体制进行的政治思考,极为深沉地揭示出现代化的历史要求和与这个要求不相适应的政治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反映了要求改革的强烈愿望。这三类作品分别被冠以“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之名,由此也可以看出它们与社会政治思潮的紧密联系。由于它们契合了当时的政治思潮,所以都曾产生过强大的社会影响。20世纪90年代之后出现的“反腐败”小说,如张平的《抉择》、《法撼汾西》、《十面埋伏》、《国家干部》等,都是政治性很强的小说,体现了作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由于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广大读者十分关心政治生活,同时也特别关注具有政治性意蕴的文艺作品。中外文艺史上,以政治性意蕴引起关注甚至产生轰动效应的例子俯拾即是。有时候,欣赏者对作品政治意蕴的关心超出了对艺术性的追求。

(四)社会性意蕴

社会性意蕴是指作品真实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面貌及其本质,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使读者能够通过作品更好地认识社会、理解社会。

如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狄更斯等人就是这方面的卓越代表人物。巴尔扎克明确表示说,他决心要当法兰西社会的“书记”,为社会留下真实的记录。由于他有意识的努力,在艺术地描绘社会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恩格斯在评论他时赞颂说:“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地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至1848年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在这幅中心图画的四周,他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马克思 等,1972)463

再如托尔斯泰,在半个世纪以上的文学活动中创造了许多天才的作品,他主要是描写革命以前的旧俄国,即 1861年以后仍然停滞在半农奴制度下的俄国。这时期的俄国社会正发生着资产阶级制度取代农奴制度的巨大社会变动,托尔斯泰真切地感受到并艺术地再现了这一变动,准确地表达了当时俄国人民,主要是农民群众的社会心理。由于托尔斯泰作品的这种丰富而深刻的社会性意蕴,所以获得了列宁的高度评价,列宁称赞他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图画”,称他是一个伟大的“天才艺术家”,把他比作“俄国革命的镜子”。

(五)人生意蕴

人生意蕴即作品所传达出的对人生况味的品尝与玩味,对有关人生诸问题的思考与回答。

“人生”与“社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但仔细品味,二者又不是一回事。“社会”具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定性,时空变了,社会面貌也随之而变。时间在流逝,社会在发展,今天的社会已不是昨日之社会,此处的社会亦不是彼处之社会,正所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此一地也彼一地也。而“人生”却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永恒性:衣食住行,油盐酱醋,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爱情婚姻家庭,事业前途命运,成功与失败,所失与所得……无论哪个时代哪个社会的人都要面临这些人生的基本问题。它与生俱来与生俱去,谁也躲避不开,谁也超脱不了,无论是皇帝还是小民,是富翁还是乞丐。既如此,“人生”遂成为人人共同关心的对象,成为作家、艺术家热衷于表现而广大读者热心欣赏的永久性话题,“认识社会和人生”遂成为广大读者最重要的欣赏动机之一。

由于“社会”和“人生”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描写人生要常常同时写到社会,那么具有社会性意蕴的作品和具有人生意蕴的作品有什么不同呢?大体说来,二者的着眼点不一样,重心不一样:一个着眼于社会,时代特征明显,注重背景、环境的描写;一个着眼于人生,时代特征不明显,背景、环境淡化。例如,杜甫的诗歌中,“三吏三别”等时代特征鲜明的属于前者,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等着重品味人生况味的属于后者。在白居易的诗歌中,《观刈麦》、《卖炭翁》、《宿紫阁山北村》等篇属于前者,而《长恨歌》、《琵琶行》、《花非花》等篇则属于后者。我国新时期小说中,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属于前者,池莉的《烦恼人生》、《太阳出世》,刘震云的《单位》、《一地鸡毛》属于后者。如此等等。

当然,由于“社会”与“人生”的相互渗透和交叉,所以同时具有人生意蕴和社会性意蕴的作品也很普遍。如鲁迅的《伤逝》、《孤独者》等。

(六)理想性意蕴

理想性意蕴是指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追求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理想和愿望。

人类对理想的追求,一是落实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一是表现在文艺作品中。文艺作品是寄托理想,“实现”理想的最自由的天地。整个文艺发展史充分证明了理想与艺术创造的密切关系。当原始人被倾盆而下的暴雨以及随之而来的洪水灾害逼得生存不下去的时候,《女娲补天》的神话产生了;当封建社会青年男女为不能自由婚恋而愤懑而遗憾的时候,《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牡丹亭》等作品就出现了……当我们仔细考察古今中外文艺作品意蕴的时候,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作品中投射出来的各个时代人们的理想和愿望,看到人类心灵发展的轨迹。

“理想”在具体作品中的表现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以最好的事物代替最坏的事物”(冈察洛夫语)。如在封建社会里没有一处是乐土,但陶渊明却创造出了一处“极乐世界”——桃花源。这种方法是直接将理想形态当作对象去描绘,这时的“理想”是显在的,这种情况一般被视为浪漫主义。二是“把观察到的现象加以改善”(冈察洛夫语)。如在现实生活中有情人未必终成眷属,好人也未必最后胜利,但在艺术中有情人常常最后结合,好人常常最后胜利。这种方法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对现实加以理想化的改造,也就是用理想“补足”现实的缺陷。这种情况下的“理想”是隐在的。

(七)人性意蕴

人性意蕴是指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对于人的本性、天性的理解和认识。

人性是一个从常识角度看非常简单,然而从理论角度看却很不容易说清的问题。本书主旨不在于理论辨析,所以我们避开抽象的哲学讨论而只取通常理解:人性即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属性,它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渗透和融合。人性的这种结构决定了它既不等于兽性又不等于神性。人就是人,是人就不可能不受人性的制约。文学是人学,文学关注的对象是人,是人的生活、人的心灵、人的情感、人的性格、人的思想、人的命运。而这一切的深层,隐伏着的是“人性”。“人性”并不抽象,它就现身于每个人的具体生活中。因而,作家在关注人的生活、人的心灵的时候,更关注其中所蕴涵的人性信息。人性,自古以来就是作家热衷表现的一个兴奋点,作家在对人的生活的具体描绘中,往往透露着自己对人性的洞察、理解和认识,从而使作品传达出耐人思索的人性意蕴。

如文艺复兴时期着名作家卜迦丘的《十日谈》,高举人性的旗帜,反对基督教神学;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大力宣扬男女之爱、人的自然欲望是符合人性的,“人性”和“人欲”是不可抗拒的。例如“第四天”故事的开头讲了一个插曲:一个青年自幼随父亲在山上修行,过着与世隔绝的清教徒生活。有一天父亲带他下山去,看到一群年轻漂亮的姑娘。他问父亲这是什么。父亲怕儿子知道她们是女人从而唤起肉欲,于是骗他说,那是“绿鹅”,是“祸水”。但儿子不怕,他向父亲要求带一只“绿鹅”回去。父亲这才知道人的天性是阻挡不了的。

再如19世纪法国作家法朗士的小说《泰绮思》,写一位高僧在沙漠中修行,忽然想到名妓泰绮思是一个贻害世道人心的尤物,他要感化她出家,救她本身,救被惑的青年们,也给自己积无量功德。在他的感化下,泰绮思竟出家了。他恨恨地毁坏了她在俗时候的衣饰。但是,奇怪得很,这位高僧回到自己的独房里继续修行时,却再也静不下来了,见妖怪,见裸体的女人,他急遁、远行,终于无效。无奈何只好跑到泰绮思那里老实坦白:“我爱你!”(鲁迅,1982a)304作品对高僧有所嘲讽,但也道出了人性力量的强大。

当然,所谓人性,并不就是以上两作品所讲的“色”,其实它有着极为广泛的内涵:既包括人性的优点如同情、怜悯、向善等,也包括人性的弱点如自私、势利、好逸恶劳等。中国古代小说家对人性往往有透彻的洞悉,在作品中多有描绘。 例如《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写薛录事于高烧昏迷中来到了湖边,他想凉快一下,遂跳入水中,变成一条鲤鱼。好几日不曾觅食,肚中甚饥。恰在此时,他治下的渔夫赵干放下一只钓钩,上有香喷喷的诱饵。他忍不住想吃,又怕被钓了去。于是躲开,但还是受不了“那饵香得酷烈”。他想,我本是人身,这么重他怎能钓得起?再说,我本是县里官员,他是我治下小民,即使钓得我去,还不是送我归县。想到这里,便去吞那诱饵,终于被钓了去。——这里极为生动地揭示出人之容易接受诱惑的天性:人有理智,又有更为原始的本能,当二者发生冲突时,理智常常战不胜本能。这就是所谓“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而且,这个故事还说明人性中另一弱点,即当人走上接受危险的诱惑的道路时,常常还抱着一种认为唯独自己可能例外的侥幸心理。我们从《沈小官一鸟害七命》(《古今小说》第26卷)和《吕大郎还金完骨肉》(《警世通言》第5卷)等作品里,看到人们只是为了一丁点儿蝇头小利,一丁点儿口角相争,便会轻易地杀人。这说明人性中有一种重视自己生命而轻视他人生命,具有强烈的自相残杀的倾向。这是人性的阴暗侧面之一。我们从《枕中记》、《南柯太守传》这些宣扬荣华难以久恃,不如及早出世这类作品中,看到了其深层蕴藏着的恰恰是对于“荣华”向往留恋以及即使明知难以久恃也要不惜代价去追求的天性。我们从《柳毅传》、《水浒传》这些作品里看到了人性中有崇拜强者的倾向。从孙悟空大闹天宫和鲁智深大闹五台山中,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有追求自由、超越社会规范乃至亵渎社会规范的要求……

关注人性,说明了人类具有理解自身、认识自身、把握自身的强烈意向,文学作品对人性的表现说明了人类在这方面的艰苦努力。当然,就每一具体作品来说,作者对人性的理解和认识或许是偏颇的、片面的;但,在人类自我认识的漫漫长途上,谁敢说自己的认识是一次完成的绝对真理呢!

(八)哲理性意蕴

如史铁生的《命若琴弦》,写一老一少两个盲人,以说书为生,日子过得很艰苦很紧张但也很愉快。为什么呢?因为老盲人心里存着一个美好的希望(或者说目标):他师父传给他一张可以治好眼睛的“药方”,只要虔诚地弹断一千根弦,就可以吃这剂药。老盲人为此奋斗了一生。及至弹断一千根弦到城里去取药时,才知道所谓“药方”原来只不过是一张白纸。老盲人的精神一下子崩溃了,一辈子为之奋斗的目标忽然化为乌有,以后还怎么活下去?他非常痛苦,身体很快衰弱下去,及至死期将至,忽然想起留在山村的徒弟。他挣扎着往回走,一路走一路想:过去琴槽里封的不也是这张白纸吗?但过去为什么活得那么有劲儿那么欢乐呢?原因是那时还不知道它是白纸,也就是说心里还存着一个希望,而今希望破灭所以活不下去了。看来,人活在世上必须要有一个目标,在生命和目标之间拉上一根琴弦,才能弹奏出动听的人生乐章。想到这里,他才悟到师父传药方的用意。于是他回到了小山村,像举行人生交接仪式一样,非常庄重地把“药方”封到了徒弟的琴槽里。又一个紧张兴奋的人生历程开始了。

这篇很动人的作品,蕴涵着深沉的人生哲理。人生必须有一个目标,这是人活着的精神动力。此为作品告诉我们的第一层意思。作品更为深刻的一层意思是,即使这个目标是虚设的,最后终于没有实现,但你只要为此而奋斗了,你的人生也是有意义的。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目标的实现当中,而在于为实现目标而追求而奋斗的过程之中。即“永远扯紧欢跳的琴弦,不必去看那张无字的白纸”。

人生哲理的品味其实就是人生真相的窥破。窥破了人生真相当然是愉快的,但往往同时也是痛苦的、苦涩的。这种痛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痛苦,而是清醒的痛苦、哲学的痛苦、智慧的痛苦。它不是单纯的痛,而是痛中有快;也不是单纯的苦,而是苦中有甜。这种复合的味道才更接近人生的真实,更有深度。这种痛苦并不引人消极和颓废,而是增加几分直面人生的勇气,增加几分承受人生的内在力量,多几分应付人生、驾驭人生的智慧。

(九)宗教性意蕴

我们不止一次说过,文学艺术所关注的对象是社会,是人生,而社会和人生太复杂太奥妙,人们对它越是深入思考就越是对有些现象感到不可理解不可思议,感到有一种超出于人的主观能力之外的“神秘力量”的存在,感到它在冥冥之中对人生对世界对自然起着一种支配作用。这种“神秘力量”,通常人们称之为“上帝”、“造物主”、“大自然”、“无限”、“永恒”等,中国古人称之为“天”,称之为“道”。总之它确实客观存在着,而人对它的面目又不能完全窥知,因而感到敬畏,产生一种类似宗教性的情感体验。把这种体验通过作品体现出来,即宗教性意蕴。

如史铁生的小说《宿命》。作品写一个正春风得意马上就要出国留学的青年人莫非,在马路上骑车突然摔倒被汽车撞断了腰椎,从此瘫痪在床成了残疾人。汽车与人相撞,只是一秒钟的时间,正是这一秒钟颠覆了他的命运。那么,为什么他不能早一秒钟或者晚一秒钟摔倒从而躲开这万恶的一秒钟呢?于是他开始往回想,一步步地追根溯源。追来追去终于追到了,原来是一声发闷的狗屁。命运,命运,多么庄严多么神圣,然而却“栽”在非常荒诞非常偶然非常莫名其妙的“狗屁”上,这完全是命运的恶作剧。命运的发生没有原因、没有逻辑、没有人为你负责、没有给你个理由,换句话说完全是莫名其妙、不可思议的。《宿命》写出了对命运的偶然性、随机性、荒诞性的思索,对命运的神秘性、不可知性、不可思议性的思索。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宗教性意蕴。

顺便说一句,在史铁生的作品中,相当一部分都具有宗教性意蕴。由于作者不幸的生活遭际,使他对人生对命运对宇宙思考得格外深格外远,于是他就与“上帝”照面了。在他笔下,“上帝”是个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词。

不但作家、艺术家在深入思考时不期然遇到了“上帝”,就是以探讨物质世界为己任的自然科学家,当他们一步步逼近自然的奥秘时,也同样不期然遇到了“上帝”。例如20世纪的科学泰斗爱因斯坦就是一个宗教感很强的科学家。他说:“相信世界在本质上是有秩序的和可以认识的这一信念,是一切科学工作的基础。这种信念是建筑在宗教感情上的。我的宗教感情就是对……那种秩序怀有一种崇敬和激赏的心情。”“那些我们认为在科学上有伟大创造成就的人,全都浸透着真正的宗教的信念。” 可见,一旦穷究到人生、世界、宇宙的最深处,就会有“上帝”出现。在这一点上,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

我想,不用多加解释也会明白,我们所说的“宗教”、“上帝”等,只是为了方便的借用,是加了引号的,并不等于基督教教堂里所崇奉的上帝。二者的区别是明显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基督教的上帝是一种支配人间祸福的人格神,而科学家所说的“上帝”是指世界秩序或因果关系。

思考练习题

1.文艺作品的意蕴是什么?

2.意蕴与主题思想、与立意的联系及区别是什么?

3.文学作品的意蕴主要有哪些类型?每种类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4.选择阅读几篇作品,看其意蕴主要属于哪种类型。

第二节 表层意蕴与深层意蕴

一、理论知识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除了表层意蕴之外,往往还有深层意蕴。

表层意蕴即通过作品的艺术描写,直接体现出来的意蕴,可以从艺术形象中直接归纳和概括;而深层意蕴则是直接的艺术描写所暗示、所象征出来的意蕴。深层意蕴不脱离具体的艺术描写又远远超越了具体的艺术描写,它由具体的艺术描写出发向人类精神生活的深层掘进,往往代表了人类精神生活的某种模式、某种范型。与表层意蕴相比,深层意蕴具有抽象性、普遍性、超越性特征。

二、欣赏示例

(一)《蒹葭》和《将仲子》的表层意蕴与深层意蕴

《诗经》中有两篇很有名的爱情诗:《蒹葭》和《将仲子》。《蒹葭》写一个秋天的早晨,抒情主人公来寻他(或她)的心上人,但心上人在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或她)不畏水道的纡曲回盘,不顾道路险阻悠长,依然执着地追求。《将仲子》写一个热恋中少女的复杂心理。请看第一段的今译:“求求您仲哥儿呀,莫翻我家里巷墙呀,可别攀断杞树杈呀。哪敢吝惜杞树杈呀?怕的是我爹和妈呀。仲哥仲哥真想您啊,爹妈责骂也可怕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114

两诗的意蕴是什么呢?比较普遍的看法是,《蒹葭》“表达了主人公对‘伊人’的爱悦之情”,“表现出主人公执着的爱情追求,以及不能和心爱者欢会倾诉衷情的怅惘情怀。”(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176,174《将仲子》反映了女主人公“对婚姻自由幸福的憧憬和追求”,“以及对当时旧礼教压制的极端不满和抗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115

以上两诗意蕴的归纳,是直接从作品的艺术描绘中作出的,因而读过作品的读者一般都会表示同意和接受。——这可以视为两诗的表层意蕴。但这种绝对有根据有道理因而也为读者广泛接受的归纳,并不意味着已穷尽了对两诗意蕴的探索。现代眼光透过直接的艺术描写看到了其中更深层更普遍更根本的东西。

例如,我国学者林兴宅,认为在《蒹葭》和《将仲子》里,蕴涵着人类生活中最深刻的悲剧,是人生悲剧情调的象征形式。具体说,它们“分别表现了人类的两种困扰、两种心态和两种行为方式”。(林兴宅,1985)169-177

我们将林兴宅的意思用表5.1进行简单归纳。其归纳从具体出发但又超越了具体,走向了抽象;立足于意象但又超越了意象,走向了形而上。虽然“凌空”但不“蹈虚”,它开启了认识文学作品意蕴的新思路,使人很受启发。

表5.1 林兴宅对《蒹葭》和《将仲子》的分析

(二)《长恨歌》的表层意蕴和深层意蕴

白居易的《长恨歌》的意蕴,从表层看,人们的意见比较一致,即表现了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也有人说是讽刺了唐玄宗荒淫误国,等等。深一层看,“除了有一个显在的爱情悲剧的主题之外,还有一个隐在的美的主题:美的存在、美的毁灭和人类对美的向往的主题”。 在《长恨歌》中,白居易把杨贵妃的美作为她的格外突出的唯一特征加以描写,因此,杨贵妃也就成为“美”的代号,她的命运也就可以视为美的命运。爱美、追求美是人类的本性,唐玄宗的“重色思倾国”就建立在爱美本性上。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不只有美的原则,还有实利原则。当二者发生冲突的时候,实利原则往往压倒美的原则而使美遭到摧残和毁灭。所以唐玄宗在“六军不发无奈何”的情况下,为了政治的需要,只好让“宛转娥眉马前死”。这是人类的深刻悲剧,是人类永远难以摆脱的两难困境。所幸的是,无情的现实虽然可以毁灭掉美的事物,但它却不可能毁灭掉人类对美的向往。追求美、向往美将永远是人类的精神寄托、精神安慰。《长恨歌》中蓬莱仙境的神话就证明了这一点。——显然,这个“隐在的美的主题”比“李杨的爱情悲剧”的主题更具有人类学的本体意义,更具有形而上的意味。

(三)《围城》的表层意蕴和深层意蕴

着名的现代小说《围城》,其思想意蕴大体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社会批判层面——作品通过主人公方鸿渐的人生历程,广泛触及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社会面和从生相,尖锐地揭露和讽刺了当时的种种人生病态和社会弊端。二是文化批判的层面,诸如高等学府中的钩心斗角,反动政府的思想文化控制,崇洋媚外的文化风气等,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现代文明的病态及这种病态文明所造成的病态人生——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危机的揭示,显示出作者阔大的人文视野和敏锐的现代意识。第三个层面则深入到人本的形而上的层次,诸如对人的基本的存在处境和人生的根本意义的探讨,对人的基本根性和人际间的基本关系的探讨。以上三层意蕴同时并存,意义结构逐层深入逐步深化,但传统视角仅仅停留于第一层面上,对第二层面虽然有所触及,但人们所看重的是它对民族文化现状及其传统弊端的批判,而很少看到它对现代文明和现代人生的批评。至于第三个层面的深层哲理意蕴,几乎完全被忽视了。这不能不说是辜负了作者创作《围城》的一片苦心。

(四)《枕中记》、《南柯太守传》等作品的表层意蕴和深层意蕴

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小说、戏剧中有许多宣扬荣华富贵靠不住,因而劝人出世的作品,如《杨林》、《樱桃青衣》、《枕中记》、《南柯太守传》等作品的末尾常常附有小说家用明确语言劝人出世的忠告;而几乎所有的读者,也都从这些小说里看出了出世的思想。这应该就是此类小说的表层意蕴。

然而这些小说的意义仅限于此吗?复旦大学邵毅平教授透过表面现象看到其中更深层的意蕴。他说,其实说穿了,在“荣华难以久恃”的想法背后,恰恰蕴涵了人们想要让荣华永远存在的愿望,也蕴涵了这愿望无法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悲哀。人生处于时间的不息洪流之中,无论什么都转瞬即逝,包括荣华也是这样,这使人们深感悲哀。“荣华难以久恃”的想法,便正是这种悲哀的表现之一。否则,为什么人们总是汲汲于追求荣华的永恒性呢?“立德”、“立功”、“立言”,还有什么通往荣华的永恒性的道路没有被人们践履过呢?又有什么可以获得荣华的永恒性的手段没有被人们使用过呢?否则,人们又何必总是念念不忘“荣华难以久恃”这一想法呢?

而且,小说家老是用同一种声音劝人们出世,也使我们怀疑这些小说中隐藏着相反的意义。这也符合我们的日常体验:越是受到宣扬的,往往便越是人们所难以做到的。因此我们猜想,这些小说在其表面所反映的“荣华难以久恃”的出世思想之外,其实还反映了人们那即使是对于难以久恃的荣华也要不惜一切代价追求的真实态度。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也支持了我们的这一猜想。也就是说,和其表面宣扬的出世思想相反,这些故事实际上还揭示了人们不惜一切追求荣华的天性。

思考练习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文学作品的表层意蕴和深层意蕴。

2.分析河北民歌《回娘家》的表层意蕴和深层意蕴。

阅读提示:有的作品,粗略一看,觉得平平常常,并无深意。但如果细细一想,居然也有深意。例如河北民歌《回娘家》,可能是读者相当熟悉的。歌词如下:

风吹着杨柳——

刷啦啦啦,

小河流水——

哗啦啦啦,

谁家的媳妇走呀走得忙,

原来她要回娘家。

身穿着大红袄,

头戴着一枝花,

胭脂和红粉她的脸上擦。

左手一只鸡,

右手一只鸭,

肩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呀……

一片乌云来,

一阵风儿刮,

眼看着山中就要把雨下。

淋湿了大红袄,

吹落了一枝花,

胭脂和红粉变成了红泥巴……

飞了一只鸡,

跑了一只鸭,

吓坏了身上的胖娃娃呀……

哎呀,我可怎么去见我的妈!

第三节 意蕴的丰富性

一、理论知识

(一)优秀作品的意蕴往往具有丰富性

文学作品,尤其是一些篇幅较小的作品,意蕴可能比较单纯集中,而相当多的作品(尤其是篇幅较大内容丰厚的作品)的意蕴往往是复杂的、多样的,即具有多方面意蕴,这就是所谓意蕴的丰富性。

(二)意蕴的丰富性表现为两个维度

从纵的角度看,有表层和深层——正如歌德所说:优秀作品的意蕴是无论怎样探测也探测不到底的。从横的角度看,表现为不同类型。关于意蕴的表层和深层,上一节已经讨论过,本节集中讨论优秀作品的意蕴可以表现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三)文学作品为什么会具有多方面意蕴

这首先是由文学的对象——生活——本身的特性决定的。生活本身是混沌整一的,丰富的,复杂的,它无所不包,无所不有,独立自足,周行不息。作为作家,只要尊重生活,尊重生活的本原性,就可能使作品像生活本身那样经得起分析,从中看出丰富的内涵。

其次是艺术方面的原因。艺术讲究含蓄、蕴藉、不直说,意蕴靠形象自身显现出来,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进行不同理解的可能。

再次是读者方面的原因,读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同,以及出身经历、性格禀赋、文化艺术修养、理论眼光等主观条件的不同,也会导致对同一作品各自的理解不同,从作品中看出不同的意蕴。

了解了文学作品,尤其是优秀作品的意蕴具有丰富性特征之后,我们也就同时获得了把握作品意蕴的又一有益启示:必须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分析提炼作品的意蕴,以求获得一个全面的立体的认识。

二、欣赏示例

从不同角度考察《红楼梦》,它就体现出不同的意蕴。

从社会角度看,《红楼梦》以贾府为中心,写出了一个正在衰落中的完整的封建社会:上至王公贵族、皇亲国戚,下至丫环奴仆、僧道尼姑,大至国家礼法,小至老妪怄气,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诸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律、宗教、婚姻、家庭,纷繁复杂,应有尽有。因此,《红楼梦》被誉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为我们全面认识封建社会提供了一个活标本,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

对于《红楼梦》,一般人不大注意从政治角度去看它,但作为具有诗人气质的政治家毛泽东,却看出了其中的政治性意蕴。毛泽东说《红楼梦》的主题是四大家族统治的历史,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他说曹雪芹写《红楼梦》是想“补天”,补封建制度的“天”,但写出的却是封建家族的衰落。《红楼梦》是借一家一族的衰败展示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必然性。毛泽东认为贾府的衰落,首先是人的衰败,即统治者阶层自身的腐朽所致;其次体现在作为封建根基的家长制的动摇,在贾府里儿子不听父亲的话,各人有各人的打算;再者,封建社会经济关系也开始变化,土地所有权不断转移。以上三个基础动摇了,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败自然就无可挽回。毛泽东还认为《红楼梦》是写阶级斗争的,小说人物中统治者有二十几人,其他都是奴隶,三百多个,被压迫致死很多。《红楼梦》体现了古代的“民主文学”的传统,其民主性便是对封建制度的不满,对小人物尤其是被压迫妇女的同情。总之,毛泽东的看法是从大处着眼,即从政治、阶级斗争着眼,具有高屋建瓴的概括力,很富有启发性。

从道德角度看,作品通过艺术形象的塑造,对传统的道德观念,如男尊女卑、文死谏武死战等,提出了大胆的挑战;通过对一切善的美的事物(如宝玉对女孩子们的尊重体贴,宝玉与黛玉的纯情相恋等)的衷心赞美,和对一切恶的丑的事物(如贾赦、贾珍、贾琏之流的淫滥,王熙凤的阴险刻毒、谋财害命等)的揭露批判,传达出明确的道德判断。

从《红楼梦》对“大观园”的描写,可以看出理想性意蕴。相对于社会现实来说,大观园不折不扣是一个“桃花源”,是一个子虚乌有的乌托邦。它的存在与外面的世界相对立:外面的世界是一个污浊的世界、肮脏的世界、淫滥的世界、功利的世界,而大观园却是一个纯净的世界、情的世界、爱的世界、超功利的世界。总之,大观园是作者创造的一个理想国。现实的污浊,逼得人透不过气来,所以才“逼”出一个大观园来 ,而大观园作为一种理想境界,反过来成为人们寄托精神寄托情感的符号,成为一种与现实力量相抗衡的精神力量。

从人性角度看,曹雪芹谙熟人情世故,对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人的内心隐秘,都有至深至细的精彩描写。此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洞明”世事,“练达”人情,说明作者对人性有着透彻的观察和理解。

从人生角度看,《红楼梦》全书都可以视为作者对人生的一声既深且长、无可奈何的感叹。作者的身世遭遇,加以精神敏感的素质,决定了他对人生的痛苦、人生的孤独、人生的悲凉、人生的荒谬、人生的无常、人生的无奈、人生的短暂、人生的失落、人生的幻灭等,有着超乎常人的深切体验,把这一切投射到作品中,就使《红楼梦》具有了浓郁的人生意味。正是这一点,引起了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国家的读者的深切共鸣,陪着作者感叹人生、品味人生、思考人生。

从哲理角度看,《红楼梦》对于许多关于人的本原性问题都有很深入的哲学思考。如“我”是谁?“我”是什么?“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没有“我”之前和之后,“我”在哪里?什么是“时间”?“时间”的本质是什么?“时间”是怎么存在的?“时间”的永恒性和人的存在的短暂性。人为什么而活着?人活着的目的和价值是什么?“色”与“空”的关系是什么?如此等等,这些既玄且妙、既古老又现代的形而上命题,《红楼梦》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回答。《红楼梦》对人生本体命题思考的深度及广度,甚至令现代人感到惊异。

还有,对于人的命运的偶然性、随机性、不可思议性、不可预测不可把握性,曹雪芹也有深切的领悟。他感到人的命运似乎被某种看不见的神秘力量支配着,他对此无法解释,只好归之于冥冥之中“神”的安排——即一切事皆前定,这就是“太虚幻境”中关于人物命运的“判词”。这当然是迷信,当然不足取。但是,这至少说明艺术家曹雪芹在思考人的命运时,就像科学家爱因斯坦在思考宇宙的秩序时一样,感到了神秘,遇到了“上帝”,于是他把这个“上帝”人格化为警幻仙子(神),一切由她主宰着。不过,作者并没有机械地演绎“判词”,而是把人放回生活中去描写。从整个作品的叙述中,从诸多人物悲欢离合、盛衰起伏的遭际中,读者感到了作者曾经感受到的人生命运的某种神秘性,感到了肃穆澄明的宗教性意蕴。

对于《红楼梦》的意蕴,我们概括完了吗?当然没有。《红楼梦》是说不完道不尽的,正如歌德所说,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红楼梦》就像一块蛋白石,能在慢慢转动的不同角度下放射出不同的光彩。

以上是从不同角度看作品,因而看出了不同意蕴。其次,如果读者看作品时运用的理论不同,即读者所戴的“眼镜”的色彩不同,也可看出不同意蕴来。

还是《红楼梦》,鲁迅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1982c)145龚志成在《蝇王》的译者序中说“相信弗洛伊德的从中得出孩子们的行为是对文明社会和父母权威的反抗;道德主义者认为由此可以知道,一旦脱离社会制约和道德规范,‘恶’会膨胀到何种程度;政治家说《蝇王》说明了民主的破产和专制的胜利;基督教徒归之于原罪和世纪末;还有的人索性把戈尔丁看作存在主义者”。(威廉·戈尔丁,1985)9

思考练习题

1.文学作品意蕴的丰富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文学作品为什么会具有多方面意蕴?

3.文学作品意蕴的丰富性特征对文学欣赏的启发是什么?

4.分析《三国演义》(或《西游记》)的丰富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