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兴的写作手法

一种托物寓情的形象思维。最早源于古代民歌,《诗经·国风》中的比兴手法丰富多采。《周礼》、《诗大序》对比兴做了最初的概括。后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专门写了《比兴》篇。现在,比兴多见于诗歌、散文创作中。

比兴原本是两种表现手法。

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也”(朱熹《诗集传》)。“彼物”,包括一切景物、人物和事物;“此物”,即我们所要表现的“物”。比,可分明比:用“象、如、若、似”等字的比喻。隐比:不用或有意省略“象、如、若、似”等字,只用“是”字的比喻。拟人:将物人格化。借代:借用某一事物所特有的标志来代替某一事物。杜甫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朱门”就是借代式的比喻,喻富贵人家。双关: 一语双关,利用我国文字同音异义的特点,故意让一句话或一个词语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使其表面上是一个意思,内含另一个意思。双关中又分同音同字的双关与同音异字的双关两类。如南朝民歌《子夜歌》中:“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以丝线的“丝”双关相思的“思”,以布匹的“匹”双关匹偶的“匹”。以上五种为比意明显、别无寄托的比。还有一类“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另有所寄托的比。托事:把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寄托在某些日常活动中。如杜甫的《望岳》,通过登山活动寄托勇攀高峰的事业心。托古:以古人比今人,用古事、典故、神话、传说等比今事。托物:也是将物人格化的一种表现方法。如《诗经·硕鼠》,全诗用比,是典型的“托物”之作。托物通常是只见物,不见人,人隐藏在幕后,这与拟人中物和人同时出现不同。

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朱熹《诗集传》)。从“他物”与“所咏之词”的关系上,兴,可分为触物起情:“他物”与“所咏之词”有一定的联系。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兼含比喻:“他物”同时具有“引起”和比喻的双重作用,“兴而比也”(朱熹)。如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的开头两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比兴借助形象思维,婉转曲折,托物引喻。它重内容,有寄托,不止是个别语句上的,而是在通篇寓意主题方面的。如舒婷的《致橡树》。再如李白的《古风》第49,杜甫的名篇《佳人》,都是通篇以美人失意比喻自己政治上遭受挫折、无人赏识的际遇。

运用比兴时要注意避免形式主义的雕章琢句,不能忽视内容,片面推崇隐约含蓄。正确使用比兴手法,可增强作品的民歌风格,既委婉自然,又明朗浅显,耐人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