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华《街上流行红裙子》当代文学作品赏析

作者: 张艳华

六场话剧。作者贾鸿源、马中骏。载于《探索戏剧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12月版)。剧作取材于当代纺织工人的生活。青年女工陶星儿与阿香,一个是由于“劳模”荣誉的束缚而一度丧失了正直生活的勇气和真诚,一个是因为灵魂的扭曲,不惜花钱买别人对自己的羡慕与尊重。她们在新旧交替的历史变革大潮中,都曾在矫饰中迷失了生活的方向,在自己与别人之间人为地筑起了心理屏障。但陶星儿在经历了孤独苦闷与灵魂搏斗之后,终于从生活中汲取了勇气和力量,成为一个诚实、勇敢的强者。阿香也在姐妹们的批评与自我反省中,接受了生活的教训,获得了身心的解放。作品反映了一代青年改善自身和改善环境的变革要求,表现了在改革潮流冲击下青年人的觉醒与奋进。全剧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对普通劳动群众的深情,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人与人之间真诚友谊的赞颂及对现实生活的深深思索。作品摒弃了对人物行为的简单化表现、对事件过程的单一性描写,通过揭示人物复杂的心灵世界、展现构成各类事物的多种多样的复杂成因及自身矛盾,突破了单一主题的局限性与说教性。该剧的这一艺术特色,主要得力于散文化的情节结构。它努力减少事件的因果性关联,用一种较为开放松散的平列结构形式反映现实生活的多义性与人物精神世界的复杂性。在情节发展中,几个主要人物并列平等地各自成为戏剧叙事的单元,共同构成繁复多义的生活图景。“红裙子”的设置,是剧作的画龙点睛之处。它在剧中已不是一件简单的服饰,而是一种青年人追求美的舞台象征;而盲老人的“箫音”,则是一种对逝去年华的缅怀和留恋的象征。两者虽造成了强烈的反差,实际上却彼此依存、彼此感应,表达了不同层次的审美感受,并突出了该剧多义性特色。该剧上演后,曾引起戏剧界的热烈争论。多数评论者对其深刻的思想内涵、新颖的艺术探索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也有一些评论者表示了对该剧的非议。有人认为作品思想内容有缺陷,剧作对劳模和政治思想工作流露出一种虚无主义的态度和偏激情绪;有人认为把一个人是否真诚提高到世界观能否真诚的高度,是唯心主义观点;有人认为陶星儿形象“色彩单调,不够丰满”;也有人认为这个戏叫人看不懂,要表达的哲理内容不够清晰等等。该剧改编后被搬上银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