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节日》古汉语基础

古代的节日不是一个时代而是许多时代积累下来的。一年中的主要节日有:

元旦,阴历正月初一,现在叫春节,“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我国,这是最重大的节日。

上元,也叫元宵节,阴历的正月十五,按民俗在那天晚上要张灯为戏,所以又叫元宵灯节。

花朝,古人把阴历二月十二日(北方也有定为二十二日的)定为花朝节,又叫“百花生日”,意味着冬去春来,花草萌生。

清明,古人根据物候、气温等变化规律,把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平均每个节气占15.22日。清明就是这些节气中的一个,在阴历三月初三前后(阳历四月六日前后)。清明在季节上表示已经进入春天的第三个月,是春耕、植树的最好季节。古人习惯在这天上坟扫墓或游春踏青。

寒食,清明前二日(或一日)。相传起源于春秋时晋文公为悼念抱着树木被烧死的功臣介子推,要求从这天开始禁火三日,只能吃现成的食品,所以叫寒食。

上巳(sì),是地支的第六位,古人把阴历三月头一个巳日叫上巳,认为这天临水可以祛除不祥。三国魏以后,就固定在三月三日,后来演变为水边饮宴、郊外春游的节日。

端午,阴历五月初五,相传是战国时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江的日子,这天为拯救屈原,古人把粽子投入江河,并举行龙舟竞渡。

伏日,夏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阴历五月二十一日左右)后的第三个庚(“庚”是天干的第七位)日叫初伏,第四个庚日叫中伏,立秋(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阴历六月三十日左右)第一个庚日叫末伏,每伏十天,总称三伏,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据说“伏”是隐伏避暑的意思。

七夕,阴历七月初七日。传说这天晚上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时候。古代妇女多在这天晚上结五彩丝线,穿七孔针,陈设瓜果以求七巧。

中元,农历七十五日。佛教传说:目莲的母亲堕入饿鬼道中,目莲向佛求救,在这天把母亲从地狱里救出。所以人们把中元看成鬼节,有施食给亡灵等活动。

中秋,阴历八月十五日。人们以这天的月亮最圆最亮,是赏月的佳节。

重阳,阴历九月初九,所以又叫重九。古人以九为阳数,所以又称重阳。古人有重阳登高饮酒赏月的习惯。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阴历十一月二十三日左右,古人把冬至看成节气的起点,因为这一天的白天最短,从这天开始,白天就一天天长起来,意味着最冷的冬天来临,春天不会远了。

腊日,阴历十二月初八,正是冰冻最寒冷的时节,古人有举行腊祭的风俗。现在民间还有喝“腊八粥”的风习。

除夕,除是除旧布新的意思,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所以那天的晚上叫除夕,民间有团圆守岁迎接新年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