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死后,朝廷按照统治阶级的道德标准,根据他们的德行而给予的一种称号,叫谥号。帝王有了谥号等于在姓名之外又多了一个别名。帝王的谥号是固定的一些字,而且这些字被赋于特定的涵义,含褒义的如“文”、“景”、“武”、“惠”、“昭”、“宣”、“元”、“成”、“平”、“明”等,含贬义的如“灵”、“厉”、“炀”等,表同情的如“哀”、“怀”等。
古代的谥号大多是用一个字的,如周厉王、齐桓公、晋文公、汉文帝、魏武帝等。这“厉”、“桓”、“文”、“武”就是谥号。也有用两个字的,如周贞定王、楚考烈王、汉孝武帝等。还有用三个字的,如春秋时的卫武公叫睿(ruì)圣武公。
宋代以前的谥号有褒有贬,但宋代以后,便只褒不贬了。
封建皇帝在谥号之前还有庙号。庙号是他死后在祖庙立室供奉祭祀时特别起的名号,一般每个朝代第一个皇帝的庙号是什么“祖”,如太祖、高祖、世祖,以后的皇帝的庙号是什么“宗”,如太宗、玄宗、世宗等。汉代皇帝刘恒的全称是太宗孝文皇帝,其中“太宗”是庙号,“孝文”是谥号,简称汉文帝。唐代以前对死去的皇帝大多简称谥号,不称庙号。如汉宣帝、魏文帝、晋武帝、隋文帝,都只简称谥号。唐宋以后皇帝死后大多简称他的庙号。至于明、清的皇帝。习惯上不称他的庙号,而称他们的年号了,如不称明神宗而称万历皇帝,不称清世祖而称康熙皇帝。
谥号和庙号都是死后才有的名号,但后来的作者写到帝王生前的事迹时,往往用谥号庙号来称呼他们,这是我们阅读古文时必须注意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