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画
【点睛之笔】
人物画,是以人物形象为描绘主体的绘画的通称。中国的人物画,简称“人物”,是中国画中的一大分类,出现较山水画、花鸟画等要早些,大体分为道释画、仕女画、肖像画、风俗画、历史故事画等。
【经典解读】
人物画早于其他中国画科产生,早在商周时代就有劝善戒恶的历史人物壁画。至战国秦汉,涌现了大量的以现实人物活动和史实、神话中人物故事为题材的作品。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龙凤图》与《人物御龙图》帛画即为已知最早的单幅人物画作品。
魏晋时期,思想得到解放,佛教的传入,玄学的盛行,以及专业画家队伍的建立,促成人物画由简而精,宗教画兴盛一时,出现了以顾恺(kǎi)之为代表的首批人物画大师,也出现了以《魏晋胜流画赞》、《论画》为代表的首批人物画论,为中国人物画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盛唐时期吴道子则把人物宗教画推到了更富表现力、更生动感人的新高度。
五代两宋时期是中国人物画深入发展的阶段。宋代朝廷对绘画的重视,宫廷画院的兴办使工笔人物画更趋精美;又随着文人画的兴起,民间稿本被李公麟提升成一种被称为白描的绘画样式。宋代城乡经济的发展,宋与金的斗争,给社会风俗画和历史故事画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素材,传世名作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产生于这一时期。
南宋受禅宗思想影响,梁楷的泼墨、减笔写意人物画,标志着写意人物画的兴起,中国人物画的方向发展发生了转变,仕女画、高士画大量涌现。明末的陈洪绶(shòu)、清末的任颐都有不少优秀的人物画作品。现代的中国人物画,深入研究传统,广泛吸收外来技法,表现了新的时代生活,为书画发展做出了前无古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