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赋文·踏歌》原文与赏析

《诗词曲赋文·踏歌》原文与赏析

蓝采和

踏歌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

红颜三春树,流年一掷梭。

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来更多。

朝骑鸾凤到碧落,暮见桑田生白波。

长景明晖在空际,金银宫阙高嵯峨。

蓝采和,相传为唐末逸士,后世传为八仙之一。据沈汾 《续仙传》记载,蓝采和常衣破蓝衫,一脚着靴,一脚跣行。夏则衫内加絮,冬则卧于雪中。每行歌于城市乞索,持大拍板,常醉踏歌,似狂非狂。行则振靴唱。歌词极多,率皆仙意。周游天下。后在酒楼闻空中有笙箫之音,忽然升空而去。

根据这些资料推测,蓝采和当是个以乞讨为生的民间艺人。他生性豁达,自己身处不幸,还同情和帮助穷人。人们有时给他一些钱,他 “以长绳穿,拖地行,或散失,亦不回顾。或见贫人,即与之” ( 《续仙传》)。因而受到大众的喜爱,被附会为登仙而去,后又传为八仙之一,为民间传说增添了光彩。

作为一个乞丐,蓝采和自然不满现实,但他采取的是一种消极斗争的方式,幻想以求仙得道来摆脱自己的悲惨命运。他经常唱的这首《踏歌》,就是通过对流年易失的慨叹和对神仙生活的向往,来寻求一种解脱。

全诗共10句。前6句说: 蓝采和,踏地振靴唱支歌。人生多短暂,寄托在这世界上的时日又有几何? 青春不驻,红颜不过像三春的桃李树;流年易失,时光快得如投梭。多少古人都亡故了,他们一去不复返; 而当今世人纷纷,比逝去的古人更多。在这几句诗中,蓝采和以设问起,以形象的比喻和工整的对偶作答,又以 “古人”和 “今人” 作对比,把 “人生不永”这一古今诗人唱烂了的主题用通俗的语言,准确鲜明而又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虽则没有什么新意,却有一种感人的力量。诗的后四句,蓝采和高屋建瓴,以一个超凡脱俗的得道仙人的口气说: 早晨乘鸾凤到了碧霄,晚上见到桑田变成沧海翻浪波。万里长空艳阳高照光明灿烂,那神仙居住的金银宫阙高峻嵯峨。和短暂的人生相比,神仙世界是多么美好。神仙可以乘骑鸾凤飞行天外,俯视人间沧桑之变。长景明晖,金银宫阙,这一切是那么令人神往。蓝采和以 “踏歌”这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演唱艺术形式,用通俗的语言,形象地宣传了道教教义,奏出一支人生的“梦幻曲”。它对道教教义的宣传,要比卷帙浩繁、深奥难懂的《道藏》简洁得多,也明快得多,因此也更便于流传,易于为人们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