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籍、寓言故事·网鸟》原文与赏析

《经籍、寓言故事·网鸟》原文与赏析

捕鸟师张罗网于泽上,以鸟所食物著其中。众鸟命侣,竞来食之。鸟师引网,众鸟尽堕网中。时有一鸟,大而多力,身举此网,与众俱飞而去。鸟师见影,随而逐之。有人谓鸟师曰:“鸟飞虚空,而汝步逐,何其愚哉!”鸟师答曰:“不如来告。彼鸟日暮要求栖宿,进趣不同,如是当堕。”其人故逐不止。日已转暮,仰观众鸟,翻飞诤竞:或欲趣东,或欲趣西,或望长林,或欲赴涧。诤竞不止,须臾便堕。鸟师还得,次而杀之。

此篇选自姚秦·鸠摩罗什所译的 《众经撰杂譬喻》。

释迦牟尼佛的说法是很有生活内容的。他总是谆谆善诱,用具体、形象的东西启发人,让人透过具体、形象的事例来领悟接受他的道理。特别是对一些原始佛教教义的主要观点,他更善于运用一些生动的故事,结合生活的实际,来补足抽象说教的不足。这与我们文学作品中所说的形象表现的道理是相通的。

《网鸟》一篇,表面看来似乎只是一个捕鸟师网鸟的民间寓言故事,实际上,用在佛经里,却是每个角色、每个情节都是有所喻的,而且,整个故事还有它中心的譬喻义。

首先,捕鸟师是譬喻波旬的。波旬是“魔波旬”(Marapaiyas)的略称。它是佛教传说中的魔王,欲界六王之一的 “他化自在天”之主,它常率眷属到人间破坏佛道。所以波旬的意译是“杀者”、“恶者”。其次,故事中捕鸟师在泽地上“张罗网”,喻“结使”。结使,是烦恼的异名。烦恼束缚心身,结成苦果,故云结;烦恼又随逐众生,驱使众生,故云使。这是多么形像的譬喻!佛家认为烦恼是“苦”的直接根源,因为它能够扰乱众生的身心,致使众生发生迷惑、苦恼,心烦意乱。烦恼就像一张大网紧扣在尘世俗间芸芸众生的身上。故事接着说到由于受捕鸟师所施食物的引诱,“众鸟尽坠网中”,唯有一只大而有力的鸟,能负网而飞,而且带领着其它的鸟儿。这个情节所蕴含的意思:那些已坠入烦恼引起的苦海中的众生想挣扎着脱离“结使”。他们尽了自己的努力,似乎要寻找摆脱烦恼的办法,他们不再沈溺于“懈怠”,这就是“日暮而止”。但他们并没有找到真正摆脱烦恼的最好办法,不知道真正脱苦的途径,反被“外道(佛教对除己之外的其他宗教派别的蔑称)的“六十二见”(六十二种错误的见解)所迷惑,就像那些鸟儿,求栖不同,“诤竞不止”,而其结果就是鸟儿坠地,这就喻那些被烦恼系缚住身心的人们,尽管他们痛苦,尽管他们也挣扎,尽管他们有跳出苦海的愿望,但他们没有按佛法行事,而是被外道迷惑住了,这样不但未能如其所愿,反而在苦海中陷得愈来愈深了,结果被打到了地狱,这是“六道众生”中地位最低、最为痛苦的受罪处。

整个故事所喻的中心意思,通过以上的分析就很明了了:“结使”——烦恼就像一张巨大的魔网,笼罩着、系缚着芸芸众生。这些受苦受难的众生要想脱离苦海,唯一可行的道路,就是皈依佛门,修习佛法,行善积德。不这样做,或者是听信了邪魔外道之言,不仅不得解脱,反会在三恶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中陷得更深,永无出头之日。

佛经中有不少小故事像《网鸟》一样,人人有喻,事事有喻。佛陀在讲完这个故事后,给大众点出他所譬喻的对象,说明了他的真正用意。当然,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佛经及其中的故事不一定真是释迦牟尼亲口说的,但这种形式应该是当年的事实。看得出来,这些故事若抽去了其中的那些譬喻的成分,像我们这里所选的大部分内容一样,仍都是可独立成篇的。看得出来,佛教徒们为了宣传宗教,在当时收集、改编和创作各种各样的故事,再把这些故事按照这种形式组织起来,是认真经营、花费了一番功夫的。因为,譬喻是要有基础的。而在这方面,这些佛教徒显然是高手。正因为佛典中有了这样一些内容,佛教的基本教义,基础理论,才会被广大的民众所接受,佛家才能达到他广泛争取群众的目的。《网鸟》这一篇在譬喻故事中实属“上乘”之作。

此篇为译经大师鸠摩罗什所译,所以它的语言非常优美。如最后写到“负网而飞”的鸟儿日暮求栖时,“或欲趣东,或欲趣西,或望长林,或欲赴涧”,十六个字,很形象地形容了那些各怀心思的飞鸟不能团结一心,脱离险境的“翻飞诤竞不止”的情景,这是隐喻六十二种外道错误意见的种种纷杂、相互排斥。那么,“须臾坠地”,被捕鸟师“次而杀之”也是必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