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赋文·归去来》原文与赏析

《诗词曲赋文·归去来》原文与赏析

法 照



归去来,宝门开。

正见弥陀升宝座,菩萨散花称善哉。称善哉。



“归去来”一语,始因陶潜赋而著称于世。《晋书》卷九十四《陶潜传》云:陶潜“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都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其辞曰:‘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因该赋以人生无何,去日苦多,乐天知命,不求富贵为内容,故曰“归去来”。其后,梁《鼓角横吹曲》“逐郎归去来”。梁武帝时童谣:“逐欢归去来。”俱引“归去来”入曲。

至唐,张炽有《归去来引》,可能为琴曲歌辞,故曰“引”其辞曰:“归去来,归期不可违。相见故明月,浮云共我归。”其句式作“三五五五”,亦可能借归去来调抒发归乡情怀。宋代以后,渐转为词调,如柳永〔归去来〕词,去佛曲远矣。杨慎《词品》云:“李郢言变梵呗为艳歌。”大约就是指这类曲调的转变,于此也可以窥出唐曲的流变。

敦煌本〔归去来〕,由是以佛曲套入乐府旧曲而为佛门歌赞的一体,其目的在于宣扬佛法,歌唱佛子,扩大佛徒的影响。如伯二○六六《出家乐赞》就是借用〔归去来〕调,其词云:

归去来,宝门开。正见弥陀升宝座,菩

萨散花称善哉,称善哉。

宝林看,百花香。水鸟树林念五会,哀

婉慈声赞法王,赞法王。

共命鸟,对鸳鸯。鹦鹉频伽说妙法,恒

叹众生住苦方,住苦方。

归去来,离娑婆。常在如来呼妙法,指

授西方是释迦,是释迦。

归去来,见弥陀。今在西方现说法,拔

脱众生出爱河,出爱河。

归去来,上金台。势至观音来引路,百

法明门应自开,应自开。

此套〔归去来〕的起句虽不全为“归去来”,因为同卷前后辞为证,亦可判为此套曲中之联章,绝非他种曲辞羼入者,故此卷可视作〔归去来〕套曲。句式为“三三七七三”,一律以辞尾末三字为和声,内容一贯,且以叠句为和声,是其一大特点,任二北先生定为“和声联章”。

〔归去来〕词,除上述以七言句为主外,亦有五言体,如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卷四十七载《集诸经礼忏仪》卷上,内有〔归去来〕一首:

归去来,腐乡不可停。旷劫来流转,六道尽皆经。到处无馀事,唯闻生死声。为此平生后,入彼涅槃城。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此单首〔归去来〕,虽未载和声,而辞后附有祈祷语,亦含代和声之意,是佛曲的又一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