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慈情书被拍卖有感 [英国]王尔德》读后感

这是恩底弥翁怀着秘藏的情感

给他怀恋的人写的书信。

拍卖场上挤满吵吵嚷嚷的人,

正出价争购每一张可怜的信笺,

真的!对诗人激情的每一次搏动,

都开了价钱。不爱艺术的商人

弄碎了诗人水晶般的心,

以便他们的小眼睛能贪婪地紧盯。

岂未听说过?在古老的年代,

遥远的东方市镇黑夜笼罩,

一群兵丁高举着火炬跑来,

为一套简陋的衣衫争吵,

拈阄分一个不幸人的衣袍,

懵然不知上帝的惊讶和悲哀!

(飞白译)

【赏析】

济慈1818年出版的长诗《恩底弥翁》,曾遭到当时评论界的恶意攻击。但后人,尤其是英国维多利亚诗人和唯美主义诗人,却从该诗中美男子恩底弥翁对光明和美的化身的月神塞勒涅的追求中窥见了济慈对美的崇尚和对理想美的追求。于是,当济慈的情书被拍卖时,感触颇深的王尔德就以“恩底弥翁”作为济慈的代词,写下了这首《济慈情书被拍卖有感》,悲愤地谴责了市侩社会的恶劣、愚蠢、蒙昧无知。

常言说,没有一个情人不成为诗人的。可见,情书往往是一个人最具灵性和最具诗意的艺术创造。何况像济慈这样一位本身早熟,而且具有很高诗歌天赋的大诗人,生前爱情生活又十分不幸,其情书中倾注了多少对爱和美的向往和痛苦啊。因此在王尔德的眼中,济慈的情书无疑是艺术的精华,美的象征。但在只知道钱的价值,对美一无所知也一无所求的极端势利的市侩社会中,艺术从来就命运不济。

拍卖场上吵吵嚷嚷,根本不懂美也不爱美的商人们激烈地争购着每一张苍白的信笺,他们的小眼睛贪婪地紧盯着,他们的大嘴肆意地喷出漫天铜臭。嘈杂和喧嚣搅扰着黄泉下诗人的安宁,刺痛和碎裂着诗人水晶般的心。面对这样一幅凄惨的景象,王尔德的眼前仿佛再现了古老年代遥远东方的荒野上那残酷的一幕:

兵丁们将耶稣钉上十字架后,争吵着拈阄分了他身着的一套简陋的衣衫。而他们的“良心”竟“懵然不知上帝的惊讶和悲哀”。

这是多么深刻的比喻!这是多么沉痛的感慨!

不懂艺术却要争购艺术品以抬价倒卖,或待价而沽,或附庸风雅;不懂艺术价值却能将艺术作为生财之道,这种市侩社会中无情的现实,使王尔德这位美的崇拜者不能不为之深深地震惊,并发出沉重的叹息,一如上帝面对耶稣受难时的惊讶和悲哀。

(季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