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伤的歌手 [尼日利亚]索因卡》读后感

我的皮肤被浮石磨出了裂纹,

我浑身是纯烟草的经脉

直到汗毛根,直到纤维过滤孔,

你的网是西塔尔琴弦织成

笼进神灵的悲恸: 我长久游荡在

被夜色折磨的至高王后的

泪水之宫,你拉紧

歌曲的韧带为幽明两界

把仪式的重压担承。你

从暴风雨中提取奇异的挽歌

从月宫的灰土中筛取稀有的矿石

夜间往苦闷的宝座奔驰。

啊,多少花瓣被碾碎

为了芬香,蛾翼上负荷了多重的气压

为了微量彩虹的余光,

过分的苦痛,啊,隔离哭泣时的

助产士,按在宇宙弦索上的手指,茫茫无边的

复活节的苦痛,为了永恒的一点暗示。

我愿摆脱你的暴虐,使

肉体免于突然陷入地震之中

感觉久久不能平静,

我不愿一头栽下

石缝和火山的罅隙中,乘着

黑色的烈马,拉着灰色旋律的缰绳。

(周永启 译)

【赏析】

《忧伤的歌手》集中地体现了诗人对于欧美现代派风格的接受和吸收,并带有一定程度的实验性质。这首诗将怪诞的描述与典雅的诗句熔于一炉,兼收并蓄,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诺贝尔颁奖词称赞索因卡“以宽阔的文化视野和诗人的含蓄,勾画出人类存在的悲欢苦乐”,这首诗即表现了一位深爱音乐而又饱受痛苦的“忧伤的歌手”的心路历程。

诗中的“你”和“我”作为戏剧性情节的主角出现,“我”可泛指任何热爱音乐的人,你则指代“忧伤的歌手”。对音乐狂热的人才能深刻地领会其奥妙,然而爱得深也痛得切。

第一节写 “我”忍受着难以排遣的痛苦,导致“我的皮肤被浮石磨出了裂纹,/我浑身是纯烟草的经脉/直到汗毛根,直到纤维过滤孔”,这些意象浓重地刻画了“我”饱受生活和精神折磨的状态。

第二、第三节表现音乐的魅力。“你”拥有难以想象的魔力,“你的网是西塔尔琴弦织成/笼进神灵的悲恸”。正如他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所言:  “他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和表现手法,并把这些运用于……讽刺和怪诞的描述、典雅的诗歌和闪现生命活力的散文之中。”与其他艺术样式相比,音乐创作受物质条件的制约较少,因而诗人可以假借暴风雨中的挽歌、月宫的灰土等这些不常见的意象来形容忧伤歌手所演奏的音乐。但这样的音乐带给人的痛苦却让人难以承受,只能“往苦闷的宝座奔驰”。

第四至第六节表现为摆脱音乐的控制所需要付出的努力。音乐具有普世性的感染的力量,其强大的魔力不仅令“我”沉浸其中,也令所有听者为之动容。就像蚕蛾为了芬香,不惜让自己的双翼“负荷多重的气压”;为了破茧而出,见到“微量彩虹的余光”,它经历了无尽的痛苦。它的“复活”是光明与黑暗的区别。音乐能够带给人痛苦也能宣泄痛苦,是一位“隔离哭泣时的/助产士”。“我”也希望能像蚕蛾一样,借着“按在宇宙弦索上的手指”的力量,在经历“复活节的苦痛”后,在仿佛凤凰涅槃般的生死交替之中获得“永恒的一点暗示”,获得人生的出路。

最后两节表达了经历了音乐洗礼的“我”希望能够摆脱音乐的强大的压力,获得一己的自由。诗人希望肉体能够免于“突然陷入地震之中/感觉久久不能平静”的痛苦,让“我”的精神却“乘着/黑色的烈马,拉着灰色旋律的缰绳”自由翱翔,最后两句将音乐能够宣泄情感、净化心灵的畅快表现得灵动而又新奇。这两节也从反面证明了音乐的神奇魔力,刻画了歌手的忧伤,让人体会到穿行于“幽明两界”的内心震撼。

音乐无形无迹,对它的感受实在难以名状。虽然言难以尽意,但可以“象”为中介,如王弼在《周易略例》所说: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可以“寻言以观象”,“寻象以观意”。文学语言是内指性的,它不需要外部的证实或证伪;它也具有阻拒性,如果语言能够设置一定的障碍供读者逾越,那么读者能获得的阅读的乐趣远远超过一望而知的作品。本诗运用了曲折隐晦的意象,运用通感等修辞,将音乐给人的感受写得有色有香、可触可感,将听者的痛苦寓于奇特的想象之中,为书写音乐的魅力提供了范例。

(马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