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云
有个药叉怠忽职守,受到主人的诅咒,
要忍受远离爱妻的痛苦,被贬谪一年;
他到阴影浓密的罗摩山树林中居住,
那儿的水曾经悉达沐浴而福德双全。
这位多情人在山中住了几个月,
离别了娇妻,褪落了臂上的金钏;
七月初,他看到一片云飘上峰顶,
像一头巨象俯身用牙戏触土山。
在这令人生情爱的雨云面前,
他忍住眼泪,勉强站立,意动神驰;
看到云时连幸福的人也会感情激动,
更何况恋缱绻而遭远别的多情种子?
雨季将临,他为了维护爱人的生命,
便想托云带去自己的平安消息;
他满心欢喜,献上野茉莉的鲜花为礼,
向云说一些甜蜜言语,表示欢迎之意。
…………
云啊!现在请听我告诉你应走的路程,
然后再请听我所托带的悦耳的音讯。
旅途疲倦时你就在山峰顶上歇歇脚,
消瘦时便把江河中的清水来饮一饮。
小神仙的天真的妻子仰面望你,无限惊奇,
以为是有一阵大风把山风吹得飞起;
你从这有湿润芦苇的地方升天向北去,
路上要避开那守八方的神象巨鼻攻击。
前面蚁垤峰头出现了一道彩虹,
仿佛是种种珠光宝气交相辉映;
你的黑色身躯将由它得到无穷美丽,
像牧童装的毗湿奴戴上闪光的孔雀翎。
不懂挤眉弄眼而眼光充满爱意的农妇
凝神望你,因为庄稼要靠你收成;
请升上玛罗高原刚耕过的芬芳田野,
稍转向西,再以轻快的步伐向北前进。
你曾以骤雨扑灭过芒果山的森林大火,
它会用峰顶稳稳将你托住,如果你行路疲劳;
低微的人想到从前恩惠时尚且不会拒绝
来求的朋友以容身之地,何况它如此崇高。
你登上峰顶,黝黑得如同润泽的发髻,
遍覆山四周的熟芒果也闪闪发光,
那时山峰定会使神仙伴侣欣赏艳羡,
它中间黑而四面全白,好像大地的乳房。
在那有藤萝亭盖给林中妇女享用的山头,
你稍停片刻,倾出水后,再向前移动;
云啊!你精力充盈,风就不能轻易将你戏弄,
因为一切都是空虚就变轻,丰满就变重。
看到迦昙波花的半露的黄绿花蕊,
和处处沼泽边野芭蕉的初放的苞蕾,
嗅到了枯焦的森林中大地吐出的香味,
麋鹿就会给你指引道路去轻轻洒水。
…………
后 云
那儿有像你一样的云被风吹上七层楼,
它们怀着新鲜水滴,立刻玷污了画图;
仿佛受到了惊恐,便巧妙地模仿青烟,
化为零散的丝丝缕缕从窗棂中逃出。
那儿的女人深夜从情郎的怀抱中起来时,
因你的遮拦移去而分外皎洁的明月光辉
就使悬在丝络上的月光宝石点点泻下
晶莹水滴,消去了她们的燕婉后的倦惫。
那儿的多情药叉有无穷无尽的财富,
借着赞颂俱毗罗的歌喉宛转的紧那罗
每天与仙妓班头在一起倾心谈笑,
在名为吠婆罗遮的外花园中朝欢暮乐。
那儿,因走动而从发上落下的曼陀罗花,
波多罗的嫩枝片片,从耳边落下的金色莲,
一些珠串,还有碰撞乳房而断了线的花环,
都在日出时显示女人夜间赴幽会的路线。
那儿爱神知道有俱毗罗的友人亲身居住,
常常恐惧得不敢举起以蜜蜂为弦的神弓;
只有那些善于弄眉毛送秋波的聪慧女人
对所爱的人以从不落空的调情,使爱神成功。
那儿彩色衣衫和能教人眉目传情的美酒,
带着嫩枝的盛开的花朵,形形色色的首饰,
适合于涂抹莲花一般的脚心的胭脂。
女人的一切妆饰都产生于如愿树枝。
在那儿,俱毗罗仙宫的北面就是我家,
像虹彩一般美丽的大门远远就可认出;
近旁有我妻种的看做养子的小小曼陀罗树,
树上有累累下垂伸手可得的鲜花簇簇。
…………
(金克木译)
注释:
罗摩是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中的主角。悉达是他的妻子。他在被贬谪时曾在中南印度森林中住过。罗摩山大约指现在印度中央省的一座山。古注和后人考证不一致。
印度雨季在七八月开始,这是一片有雨的乌云。印度人对雨季的感情好像我们对春季的一样,因为雨季的热带是酷热结束,花草滋长的时节。
“蚁垤”是蚂蚁掘土堆成的小山。照彼得堡梵文字典注,“蚁垤峰”是“罗摩山”的一峰名。
毗湿奴是印度教的大神。他的化身黑天(克利什那)曾是牧童,青黑色,有孔雀翎毛为饰。因此用他来比彩虹照耀下的乌云。罗摩也被认为是毗湿奴的化身。
因为在田地上下了雨,所以云变得轻了。
紧那罗: 半人半兽的小神仙。
“俱毗罗的友人”指湿婆。爱神的弓弦是一排蜜蜂,箭是花朵。爱神曾用箭射湿婆,为湿婆眼中的神火烧成灰烬。迦梨陀娑在长篇叙事诗《鸠摩罗出世》中描写了爱神与湿婆的这段故事,还写了爱神的妻子哭夫。最后湿婆饶恕了爱神。但爱神从此失去了身体,因此又名“无形”。
【赏析】
迦梨陀娑大约生活在330至432年之间,是印度古代梵文大诗人,也是获得世界声誉的大诗人。作品有长诗《罗怙世系》和《鸠摩罗出世》,长篇抒情诗《云使》,抒情小诗集《时令之环》,戏剧《沙恭达罗》、《优哩婆湿》、《摩罗维迦和火友王》等,为古典梵语文学的高峰。
抒情长诗《云使》是迦梨陀娑最优秀的诗作之一,这首诗的内容比较简单,讲财神俱毗罗的奴仆夜叉,因为迷恋妻子,没有管理好主人俱毗罗的花园,结果花园被野象所毁,为此主人把他谪到南方的山中流放一年。他离别爱妻,来到南方的罗摩山居住,雨季来临,他看到空中的云彩,联想到爱妻,便托云带口信给妻子。全诗主要是写药叉对雨云的情肠的倾诉,分为前云和后云两部分,前云写药叉托云带信时,想象云经过的道路,一路景物一路情,后云是药叉描述雪山上财神居住的城市和自己的家,想象妻子的忧伤,托云诉说自己的相思,并且告慰妻子说不久就可以团圆。
在这首诗中,作者大显才华,任凭自己的想象力纵横驰骋,用清新俊逸的笔触,绘声绘色的描写沿途的自然风光,述说思念妻子的哀愁,想象妻子痛苦的心情。作者以浓郁的抒情笔调,表达出一种哀婉缠绵之情,含蓄动人,有余音不尽之意。
《云使》把无生的雨云当作有生,全诗写得缠绵悱恻,哀婉动人,是古典梵语文学中相思类诗歌的一个高峰。作者所写的不是无缘无故超乎一切的爱情,他指出,生离死别的原因来自更高的外力,《云使》的背景是奴仆被主人贬谪,诗人虽没有发泄怨恨和愤怒,却也不是完全没有意识到痛苦的来源。他书写的幽怨之情遥遥暗指上层是有权势的压迫阶层。迦梨陀娑的这类诗章,就像我国苏东坡《赤壁赋》中写的洞箫一样,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结果是“泣孤舟之嫠妇”,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写的“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关于这首诗的艺术成就,金克木先生评道: 许多写相思的诗只是陈词滥调,而在这里却看得出不少发于生活的新鲜形象。诗体运用了长达68字一诗节(分四句读,句中还有停顿)的格律,表现雨云的缓慢行进。在技巧上也有创新,突出地显示了古典诗体的特点。
印度古诗中,音节是很重要的。短音节一般用来表达焦急的思想感情,长音节则主要用以表达哀婉之情,长短音节交替使用,可以表达两种感情的交融。迦梨陀娑的《云使》在韵律方面的独创性主要是它开创了缓进体诗律,在艺术技巧上取得了独特的成就。此外,想象的奇特,比喻的优美,语言的华丽等方面,《云使》也是最被后人所称道的。
这首诗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以致后来出现了很多模仿之作,形成了“信使诗”的风气。主要写夫妇生离的痛苦怀恋之情。最早把迦梨陀娑介绍到印度国外的是我国的藏语译本《云使》,18世纪末,当《云使》被介绍到欧洲时,曾得到歌德等作家的高度赞赏。
(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