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学·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年》作者简介|内容概要|作品赏析

《英国文学·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年》作者简介|内容概要|作品赏析

作者简介 乔治·奥威尔(—1950)是艾瑞克·布莱尔的笔名。他生于英国治下的孟加拉,父亲是当地殖民政府的普通职员。14岁那年,布莱尔作为大英帝国鼎盛期的一名“下中层公仆”之子,有幸获得奖学金,回本土伊顿公学接受贵族教育。伊顿四年,既发展了他可贵的文学语言资质及其对自由的热爱,也早早令他体会到帝国统治上层的冷酷无情。毕业后的布莱尔被遣往缅甸充当英国皇家警官,执行肮脏的奴役使命,因此他深深地痛恨暴政和权力滥用。1927年,布莱尔毅然辞去警职,在贫困中开始创作生涯,并取笔名为奥威尔。他在三十年代初相继发表《巴黎伦敦落难记》、《牧师的女儿》、《通向威根堤之路》等进步作品,反映劳工的困苦与斗争,因而成为英国左翼文学新秀。1936年底,奥威尔亲赴西班牙报道战况,并在激战中负伤。然而在巴塞罗那前线开展的一场清洗中,他却差一点被当作托派处决。此事改变了奥威尔对苏联和斯大林的政治态度,从此转向对专制的批判思考,企图寻找一种既反帝国主义,又非共产主义的“普通人的自由理想”。这种倾向当然超出马克思主义轨道,具有不切实际的小资产阶级虚幻性。二次大战加剧了奥威尔对世界前景的悲难情绪。他为英国广播公司担任战况评论,撰写大量时文,又亲赴欧洲战场采访,因而劳累过度,肺病恶化。战后,他抱病创作政治讽刺寓言 《动物庄园》和反乌托邦小说《一九八四年》,引起广泛轰动和持续至今的研究讨论。1950年病逝后,他以其笔名载入英国文学史和西方思想史,被认可为举世著名的政治小说家和现代散文家。

内容概要 二次大战后的人类将拥有什么样的未来?可能象柏拉图的《理想国》,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也可能象H·G·威尔斯笔下的《星际大战》。可在奥威尔小说中,1984年的世界竟已堕入前人难以想象的情景之中: 全球分割为3个性质雷同、相互攻伐的极权帝国——大洋尼亚、欧雷尼亚与东亚细亚。那时的英国伦敦仅是大洋尼亚个行省的首府,变成了巨大专制机器中的一部分。整个帝国置于以“大哥”为首的“内层党”支配之下,它通过辅助工具“外层党”控制着占人口百分之八十五的下层“普罗”群众。这些奴隶工人在监督下从事大机器生产和军事训练,不断被征召去前线作战。由于科技进步,国家管理已发达到空前严密与高效阶段。根据帝国的3大统治原则:“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政府设立“和平部”以指导战争与军备,“富裕部”主持经济生产与物资分配,“仁爱部”专管治安内务,“真理部”则负责编制历史,调节宣传。人民无知而又麻木,由国家安排婚配,并只能使用官方规定的通用语言“新话”。而该种语言词汇简单、含义单一,便于操纵或阻断自由思想。国家保安人员称作“思想警察”,其任务是以全时电视监管系统和窃听装置了解每个人的举止言谈。凡胆敢独立思考者将因“思想犯罪”而遭受“气化”极刑。因而几乎没有反叛者成功的可能。小说共分三部二十四节。讲述了一个在此环境下企图反叛者的不幸故事。主人公代号6079SW,真名叫温斯顿·史密斯。(史密斯是英国人的惯常姓氏,温斯顿则是丘吉尔首相的名字。两者合为一种讽刺,暗示主人公代表着英国的未来)。第一部开篇时间是1984年4月4日。温斯顿步履疲惫,心神不宁,身着外层党蓝色制服,正从他上班的真理部大厦返回自己居住的破败公寓。身为部里一个负责改写历史的小职员,他每日工作是用口授打字机杜撰假文件,以配合政策变化需要,并抹除一切与之相违背的档案记录。这工作令他厌倦。因而在早班例行的“两分钟仇恨”仪式中偷看了部里的一位黑发姑娘,并为她倾倒了几秒钟。此况被他的上司、穿黑色制服的内层党官员奥布莱恩洞察。温斯顿心怀鬼胎,唯恐犯罪。但又发现上司投来赞许目光。温斯顿进而设想奥布莱恩可能是地下抵抗组织“兄弟会”的成员,心中生出希望之光。回家后,温斯顿躲开电视监管(他无权关闭机器,必须遵其命令进行全部生活活动,从早操锻炼到上床就寝),手脚颤抖地开始写日记,目的是建立一块自由思想的空间,并同自己的过去和将来试行联系。从这天起,温斯顿频频做梦,梦境里出现了他过世母亲的温柔面容,儿时喜爱的乡村草场、湖水和花朵,以及在这动人景致中再现的黑发姑娘的倩影。而每日他却遭遇截然相反的狰狞现实: 邻居与同事的愚昧粗鄙,儿童从小酷爱打斗和告密,普罗大众昏昏愕愕,象野兽一样苟且度日。更糟糕的是他个人生活充满不幸:父母多年前死于原子大战,他却因“历史忘却症”而无法得知他们的死因及细节。他的党内指定的妻子凯瑟琳是个乏味之至的坚定信仰者,结婚10年竟不愿同他生孩子。离婚是不允许的。温斯顿因此在思想犯罪道路上越滑越远。他先是对那黑发姑娘产生私情。进而深入调查部里历史档案和普罗区老工人的传说,企图掌握历史真象并揭露现存制度。第二部接写温斯顿的精神反抗。5月里,他同黑发姑娘朱莉娅终于结识,又双双逃往郊外幽会。在那里他不仅发现了梦中幻想的“金色原野”美景,也实现了他与相爱者的结合。朱莉娅在真理部色情处工作,专门用机器编写情节简单的黄色读物以供政府腐蚀麻痹普罗大众。她虽不是深刻的思想者,但出于健康人性而憎恶专制。这对可怜情人决心冒死去寻找地下革命组织兄弟会,并追随其领袖戈德斯坦以推翻大哥的统治。此刻,奥布莱恩突然向温斯顿表示亲近,邀他和朱莉娅去家里做客。他们在奥布莱恩寓所见到了奢华与特权的组合。主人拥有双向监视屏,他表示可关闭机器,举行密谈。接着他宣布代表兄弟会接纳新成员,又让温斯顿和朱莉娅发誓效忠革命。温斯顿不知这其中圈套(他们的谈话全被录像录音),回家后日夜攻读奥布莱恩送给他的革命禁书《寡头集体政治的理论与实践》,逐步理解了专制社会的起源与组织结构。正当他努力思索革命方案时,思想警察破门而入,将他和朱莉娅一同逮捕,押往仁爱部审讯中心。第三部以恶梦般的笔调描述温斯顿受审经过。这一洗脑程序经过精确设计,可确保反叛者衷心悔改,放弃邪念。它的第一阶段是地狱般的肉体与精神折磨,由奥布莱恩亲自指挥。温斯顿得知他的反叛从头便经人诱导“培养”,连兄弟会和禁书都是伪造品。目的是经此案试验一种彻底杜绝思想犯罪的方法。第二阶段刑讯移往“第101室”,在这地下密室温斯顿和朱莉娅互相背叛,并接受科学的思想纠正训练。在完全摧毁了他们的反抗意志后,犯人被释放,回到社会中去当驯服良民。温斯顿最后路遇朱莉娅时,他心如死灰,躲让不及。出于对往事的惊惧与后悔,他抓住啤酒瓶痛饮,并随同观看电视新闻的普罗群氓大呼“胜利”。在这一刻,屏幕上现出大哥的伟岸形象,温斯顿发觉他已真心爱上了大哥,并因此热泪盈眶。

作品鉴赏 西方文学史和思想史上从未有过象《一九八四年》 这种类型的黑暗想象或政治预见。专家们将它定名为“反乌托邦小说”,意指其背逆传统,在模式与方法上都对原有的乌托邦类型进行了反向修改和创新。特点是集人类可能发展的恶劣潜能于一处,充分展示它们的危险可怖,并弃绝任何光明、希望与拯救方案,以此达到警示世人、防患于未然的巨大社会影响。从艺术角度看,奥威尔确实开创先例,取得如期的成功。小说问世后相继被译成各种文字,仅在美国首版精装本即行销25万册。继而引发国际规模的研究与争议。直到1984年,尚有大型学术研讨和电影纪念周,专门依照奥威尔设想来评论和展望人类前景。当然《一九八四年》不是什么单纯艺术作品。它有其深刻的政治社会背景及复杂非常的思想根源。从历史横断面看,这本书是西方社会经二次大战剧烈震撼后产生的特别产物之一。它的基调是异化、幻灭、对未来的忧患,以及对战争和暴行的经验总结。身为一个饱受挫折的进步知识分子,奥威尔对社会主义革命的失望情绪已接近绝望。他错误地将希特勒同斯大林并列,认为两者本质相似。这在他对未来专制国家的描写中有所反映。但据专家分析,早在1946年发表的一篇题为《再论杰姆斯·本纳姆》 的论文中,奥威尔已经援引本纳姆的社会学理论,提出他自己有关将来社会的设想梗概:“资本主义正在消失,社会主义却未能取代它。正在崛起的乃是一种中心规划的社会,它既非资本主义,又非任何意义上的民主社会。这种新社会的统治者将由那些有效控制生产工具的企业经理、技术官僚和军人组成。……这一新型管理社会将不由小国结成邦联,而会组成围绕欧亚美工业中心的超级大国。它们相互开战,争夺地球上剩余的部分,但可能无法彼此征服。在内部,它们将形成等级制,分作上层精英与下层的半奴隶大众。”由此看来,奥威尔在《一九八四年》 中的预见仍有一部分是正确而有意义的。他提醒世界各国人民警惕超级大国的军事、政治和经济霸权,以及它们可能发展起来的征服手段和统治技术。最后,在阅读这本有争议的小说时,读者应了解作者自身的思想局限与时代条件。对于冷战时期一度出现的反共恶意评论,或肆意歪曲原著的所谓“学术研究”,我们应该保持冷静,结合阅读加以批判性分析。毕竟奥威尔的本意是出自善良人类天性,他对“金色原野”美景的寄托深远,值得人们细细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