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采罗》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德国诗人海涅(1797—1856)晚期诗集。因其中多数诗篇采用罗曼采诗体而得名。此种诗体源出西班牙,原是一种民间叙事谣曲,多写传奇故事,常用对白形式,语言幽默诙谐。它被移植到德国后,海涅成为最擅长运用这种诗体的巨匠。《罗曼采罗》被誉为他“诗歌创作中的王冠”。诗集共分三部分,大致写于1848至1851年。这时诗人已身患不治之症、瘫痪在床,加之1848年间一度席卷欧洲的法、德、奥、匈等国的工人革命斗争和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相继遭到残酷镇压而失败,海涅尽管心情沉抑苦闷,仍热烈地关注着欧洲的各种事变,并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创作,抨击反动势力。《罗曼采罗》的全部诗作,都是由诗人口述、旁人笔录而成的。第一部分《史诗》收诗22首,主要取材于亚、非、拉美和欧洲各国的历史传说。面对神魔鬼怪、王侯嫔妃、摩尔人、异教徒等素材,海涅挥洒自如地把它们组织成既富于传奇风格、有着迷人的艺术魅力,同时又具备鲜明时代特色、尖锐讽刺性的诗篇。如《拉姆勃赛力特》运用古埃及传说,嘲讽神圣的帝王不过是盗贼出身。《白尔根的无赖》则依据史实巧妙地揭示出,冠冕堂皇的贵族、骑士原是流氓、刽子手的后裔。《威茨利普茨利》融合了史实、民俗和艺术虚构,热情赞扬了墨西哥土著民族抗击西班牙侵略者的斗争,表现了海涅反殖民主义的精神。第二部分《哀歌》,亦译《悲歌》,系移用《旧约·耶利米哀歌》的题名。这部分诗篇反映了诗人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海涅坚持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在《当年的活人》和《更年的更夫》等诗中,用刻骨的嘲讽和极度的轻蔑抨击那些怯懦、变节的自由主义市侩。《一八四九年十月》则以满腔愤怒直斥反动堡垒沙皇俄国和奥地利。名作《最前哨》表达了诗人坚持战斗到底的决心,哪怕倒下了,也决不妥协、屈服。《现在往何处去》等诗则流露出因革命遭受挫折而产生的彷徨和苦闷情绪。还有一些诗,如《拉撒路》组诗中的若干篇,或哀吟逝去的爱情,或咏叹病痛与死亡,情调低沉。它们从另一侧面透露出身患绝症的海涅的心声。诗集的第三部分《希伯来调》,收有3首诗,均与犹太教有关。《夏巴斯公主》以幽默调侃的笔调,语含讥嘲地生动描绘出犹太教徒安息日宗教仪式的场面,堪称一幅绝妙的风俗画。《耶符达·本·哈维勒》长约900行,以娴熟优美、生动畅达的诗句,饱含仰慕和思古之幽情,描绘了12世纪一位西班牙犹太诗人生生死死深情眷恋故国的动人形象。海涅在这篇长诗里时时离题旁涉,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巧妙地将史实、故事、轶闻交织,逸趣横生,为读者展示了犹太民族悠久的宗教、文化传统,令人神往。《宗教辩论》仍保持着海涅当年诗篇中强烈的讽刺精神和战斗性。它用谐谑的笔调,虚拟了一场中世纪基督教修士和犹太教拉比唇枪舌剑、彼此当面攻讦、肆意凌辱对方的活剧;诗人不动声色地借此揶揄和嘲讽了基督教、犹太教教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