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环与书》简析|介绍|赏析|鉴赏

《指环与书》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诗人罗伯特·布朗宁(1812——1889)的长篇叙事诗,共12卷,20,934行。

故事以17世纪意大利为背景。罗马少女蓬皮丽娅13岁时被迫嫁给阿雷佐镇50岁的基多伯爵,婚后受尽虐待,遂愤然出走。出走时,蓬皮丽娅有身孕,行止困难,便请蓬萨奇尼护送。蓬萨奇尼本是个名声不好的浪荡青年,但受到纯洁少女的感化,立志重新做人,开始新的生活。可是,两人在途中被截回,并被诬陷为通奸。蓬萨奇尼被投进监狱。 蓬皮丽娅因身孕获假释回罗马,她回到家里与养父母团聚, 适逢圣诞佳节。悲剧在这圣诞之夜发生了:蓬皮丽娅全家遭到伯爵带领的凶手们的血腥杀害。弥留之际,蓬皮丽娅没有对伯爵表示嫉恨,相反,却以基督教教义宽恕他。伯爵闹出了人命案,也鎯铛入狱。在法庭上,他自恃阶级地位和狡辩能耐,声辩自己的行为是为了维护风气,企图混淆视听、洗刷自己的罪责。蓬皮丽娅、蓬萨奇尼和基多三个人物,一个是玉洁冰清的信女,一个是改过自新的回头浪子,另一个却是丧绝人性的恶棍,每人都代表基督教伦理观中的一种典型人格:善、改邪归正后所达到的善、恶。

但是,布朗宁的创作意图似乎在于暗示:善与恶虽然是两个黑白分明的伦理概念,但善人和恶人却不易为凡俗之辈所辨别,凡人只有在神的谕示下才能辨识世态的是非曲直。全书除序言和尾声外,是以内心独白的形式写成的:与这一人命案有关的三个当事人、三个审理人和三个局外人,分别从自己的角度对这一案件所蕴含的是非曲直进行审视。人们或不愿、或不能看清蓬皮丽娅与基多之间谁无辜、谁有罪,或不愿、或不能听出蓬萨奇尼与基多的辩辞之间哪个真、哪个假。最后,还是上帝的代言人——大主教贤明公正,他断然判处伯爵的死刑。

围绕这一案件,作品为我们展示了一幅17世纪的意大利风俗图,其内心独白的表现手法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当时意大利社会各阶层的道德观念和心态。作品也阐发了在布朗宁生活的那个时代普遍流行的基督教善恶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