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郝建国 【本书体例】
【原文】:
悲时俗之迫阨兮(1),愿轻举而远游(2);质菲薄而无因兮(3),焉托乘而上浮?遭沉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夜耿耿而不寐兮(4),魂茕茕而至曙(5)。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6);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怳而乖怀(7);意荒忽而流荡兮,心愁凄而增悲!神倏忽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留。内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漠虚静以恬愉兮,澹无为而自得;闻赤松之清尘兮(8),愿承风乎遗则。贵真人之休德兮(9),美往世之登仙;与化去而不见兮,名声著而日延!奇傅说之托辰星兮(10),羡韩众之得一(11);形穆穆以浸远兮(12),离人群而遁逸。因气变而遂曾举兮(13),忽神奔而鬼怪;时仿佛以遥见兮,精皎皎以往来(14)。绝氛埃而淑尤兮(15),终不反其故都;免众患而不惧兮,世莫知其所如。恐天时之代序兮,耀灵晔而西征;(16)微霜降而下沦兮,(17)兮,长向风而舒情。高阳邈以远兮(18),余将焉所程?
重曰:(19)春秋忽其不淹兮,奚久留此故居?轩辕不可攀援兮,(20)吾将从王乔而娱戏(21)。餐六气而饮沆瀣兮,(22)漱正阳而含朝霞;(23)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气入而粗秽除。顺凯风以从游兮,(24)至南巢而壹息;(25)见王子而宿之兮,(26)审壹气(27);之和德。(28)曰:“道可受兮,而不可传;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无滑而魂兮,(29),彼将自然;(30)壹气孔神兮,于中夜存。虚以待之兮,无为之先;庶类以成兮,(31)此德之门。(32)”闻至贵而遂徂兮,(33)忽乎吾将行;仍羽人于丹丘兮(34)留不死之旧乡。朝濯发于汤谷兮,夕晞余身兮九阳;(35)吸飞泉之微液兮,(36)怀琬琰之华英。(37)玉色頩以脕颜兮,(38)精醇粹而始壮;质销铄以汋约兮,(39)神要眇以淫放。(40)嘉南洲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山萧条而无兽兮,野寂漠其无人。载营魂而登霞兮,(41)掩浮云而上征。命天阍其开关兮,排阊阖而望予。(42)召丰隆使先导兮,(43)问太微之所居。(44)集重阳入帝宫兮,(45)造旬始而观清都。(46)朝发轫于太仪兮,(47)夕始临乎于微闾。(48)屯余车之万乘兮,纷溶与而并驰,(49)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逶蛇。建雄虹之采旄兮,(50)五色杂而炫耀;服偃蹇以低昂兮,(51)骖连蜷以骄骜。(52)骑胶葛以杂乱兮,(53)斑漫衍而方行,(54)撰余辔而正策兮,吾将过乎句芒。(55)历太皓以右转兮,(56)前飞廉以启路;(57)阳杲杲其未光兮,凌天地以径度(58)。风伯为余先驱兮,氛埃辟而清凉;凤凰翼其承旗兮,遇蓐收乎西皇(59)。揽彗星口为施兮,(60)举斗柄吕为麾;叛陆离其上下兮,(61)游惊雾之流波。时暖曃其曭莽兮,(62)召玄武而奔属;(63)后文昌使掌行兮,(64)选署众神以并毂。(65)路曼曼其修远兮,徐弭节而高厉;(66)左雨师使径侍兮,右雷公以为卫。欲度世以忘归兮,(67)意恣睢以担挢;(68)内欣欣而自美兮,聊媮娱以自乐。涉青云以泛滥游兮,忽临睨夫故乡。仆夫怀余心悲兮,边马顾而不行!思旧故以想象兮,长太息而掩涕!泛容与而遐举兮,聊抑志而自弭。指炎神而直驰兮,(69)吾将往乎南疑!览方外之荒忽兮,沛罔象而自浮。(70)祝融(71)戒(72)而还衡兮,腾告鸾鸟迎宓妃。(73)张咸池奏《承云》兮,二女御《九韶》歌。(74)。使湘灵鼓瑟兮(75),令海若舞冯夷。(76)玄螭虫象并出进兮,(77)形蟉虬而委蛇。(78)雌蜺便娟以增挠兮,(79)鸾鸟轩翥而翔飞。(80)音乐博衍无终极兮,(81)焉乃逝以徘徊。(82)舒并节吕驰鹜兮,(83)逴绝垠乎寒门(84);轶迅风于清源兮,(85)从顼乎增冰。(86)
历玄冥以邪径兮,(87)乘间维以反顾。召黔嬴而见之兮,(88)为余先乎平路。经营四荒兮,周流六漠;(89)上至列缺兮,(90)降望大壑。(91)下峥嵘(92)而无地兮,(93)上寥廓而无天;视倏忽而无见兮,听惝怳而无闻;超无为以至清兮,与泰初而为邻。(94)
【鉴赏】:
此为《楚辞》集中篇幅较长的一篇诗作,全诗共有一百七十八句,一千一百四十字。关于它的作者,古今意见颇为分歧。在整个古代,研究家们公认为它屈子之作。但自近人廖平始,否认古人之成说,加之许多人争相附和,也形成了较有影响的态势。他们主要依据诗中多具道家思想,与屈子惯常的积极入世思想相背,认为这是汉人之作,否认屈原的著作权。郭沫若《屈原赋今译·后记》更认为:“《远游》一篇结构与司马相如《大人赋》极相似,其中精粹语句甚至完全相同……据我的推测,可能是《大人赋》的初稿。”今人陈子展先生在他的《楚辞直解》中,深入地辨析了今人之说,以比较充分的内证和推理,彻底否认此为汉人之作,否定了郭说,还此诗的创作权于屈子。我们认为陈先生之说言而成理,辨证论理充分,值得赞同。
这首长诗主要描述了作者神游上天四方,与神仙共游,求得“正气”的整个具体过程。
据篇中诗句及古今研究成果可知,这首诗的写作,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是当时神仙方士之学和道家思想对作家的深刻影响。屈原生于楚国,生活于道家思想和神仙方士之说十分盛行的时代。据说楚国当时受道家思想和方士之说影响最为巨大。而屈原身为帝室之胄,深受楚文化的影响,不可避免地要接受这些思想。事实上,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屈原确实相信了它们的说法,当时流行的一种说法认为:聚积精气就能脱离形体飞入仙境。屈原正是相信了这种说法,才开始了他辉煌的神游仙境的历程,记录下了他求得“精气”的整个过程。
第二是作者积蓄已久的“远游”思想的一次集中而绚丽的喷发。在《离骚》、《惜诵》等篇中,我们曾不只一次地窥视到这种思想的零星显现。《离骚》的末段这样写道:“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我们认为这是作者在美政理想破灭后的愤怒之语,但同时它与“欲高飞而远集”(《惜诵》)一句一样,表现出作者欲摆脱现实的一种抉择。有人认为,《远游》是《离骚》最后这一段的放大,也是较合实际的。因为《远游》依然是作者对现实失望后的心情的真实写照。不论是“悲时俗之迫阨”,还是“哀人生之长勤”,都内蕴着对现世的厌倦和不满。蒋骥认为“幽忧之极,思欲飞举以舒其郁,故为此篇。”足以启发我们正确理解全诗,找寻作者的创作脉络。
这首诗想象力极丰富,描写恢宏淋漓,颇有气势。在作者的笔下,赤松、韩众、王乔等古代仙人或成为作者敬仰的对象,或成为指点迷津的恩师益友。许多神灵如云神丰隆,风神飞廉,洛神宓妃等等无不甘心听从作者的调遣,为作者顺利完成周游仙境而尽职尽责。诗中“览彗星以为旍兮,举斗柄以为麾。”,“召玄武而奔属”,“后文昌使掌行”等都表现出作者想象之大胆,设喻之奇特。在对天宫游历的描绘中,作者刻意渲染了随行车队仪仗,景象颇为壮观。
作者对仙境的描绘用了很轻松流畅的笔调。“漠虚静以恬愉兮,澹无为而自得”,“朝濯发于阳谷兮,夕晞余身兮九阳。吸飞泉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英”。这些诗句都写出了作者的欢快和洒脱。但作者在对这些仙境畅快游历的描写中,作到了“乐而不淫”,没有沉湎于无端的欢乐之中。他既“悼芳草之先零”,又慨叹“永历年而无成”,“谁可与玩斯遗芳”。在四方的游历中,作者更着重写了南方之游,表示自己的故都之恋。他以“仆夫怀,余马悲兮,边马悲而不行。思故旧以想像兮,长太息而掩涕。泛容与而遐举兮,聊抑志而自弭”写出他“忽临睨夫旧乡”的感受,给轻快的历程涂抹上了一层深重的色彩,显示出作者铺写整个神游过程的用意。李陈玉分析说,作者有意“插入临睨故乡,仆怀马顾二段……言外有纵是仙成,周历万方,役使百神,而终不易楚国之思,故满篇虽是盛夸仙游,其实都是无聊极思也。”可谓精当恰切之言。我们不得不感叹作者这种爱国之心的强烈和执着了。
在这首诗中作者驰骋想象,神游天地,但心依然留在故乡故土,表现出一个始至不渝的忠诚爱国者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