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塾 诗词入门

诗中人名、地名的巧对

诗中人名、地名的巧对

由于我国汉文在字形、字音和语法结构上有其特异的性质,字词有两两相对、平仄相配的可能;更由于人类的审美心理与民族的审美习惯,在我国古典诗歌,特别是律诗中出现了对仗,并通过讲求对仗给予人以视觉上和听觉上的美感。这是诗歌发展中的自然要求和必然趋势。不少诗人在语词和典故方面有丰富的积累,又有卓越的驾驭文字的才能,因而在他们的诗篇中不时出现一些工整贴切又组合自然、意味隽永的巧对,使全诗为之生色增美。

诗中以专名词作对,较难工巧。其用人名作对而工巧者,有俞陛雲《诗境浅说》所举韦庄《忆昔》诗中“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一联。查历史名人中名无忌的:一为史称“名冠诸侯”(《史记·信陵君列传》)的魏公子信陵君,系战国时有名的四公子之一;一为佐唐太宗定天下,以功第一封齐国公,后徙赵国公,并图画凌烟阁的长孙无忌。联系“西园”句中“公子”两字看,当是借用前者之名以代指豪贵之家的公子。历史传说中名莫愁的女子:一为洛阳人,梁武帝萧衍《河中之水歌》有“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句,歌中并述其嫁为卢家妇,过着富贵生活;一为石城人,《旧唐书·音乐志》称其“善歌谣”。“南国”句即借用此名代指贵妇或歌女。就词类而言,以“莫愁”对“无忌”,是专名词对专名词;就字音而言,“莫愁”是上仄下平,“无忌”是上平下仄,也正可相对。这是借用人名以代指“公子”、“佳人”的工对,而如果更从“无忌”、“莫愁”的字义看,恰与诗意拍合,说明“昔年”在“银烛树前”、“露桃花下”,士女们尽情游乐,无所顾忌,莫知忧愁。这一联之不仅为工对而且可称为“巧对”,就在其起了这词语双关的妙用。

与此相似的巧对还有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之一的“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一联。“鱼龙”,指鱼龙川,今名北河,流经陕西陇县;“鸟鼠”,即鸟鼠山,又名青雀山,在今甘肃渭源境内。这一联扣合诗题,叙述作者在秦州(治所在今甘肃天水)所经之地,是以山名对水名的工对;再从字面看,鱼龙、鸟鼠又都是动物,以动物对动物,也是工对。更从诗意看,两句给人的感受是一个清秋之夜、水落山空、鱼龙蛰伏、鸟鼠潜藏的凄冷萧瑟的境界,与其《秋兴八首》之四中“鱼龙寂寞秋江冷”一句的意境相近似。(《秋兴》此句非写鱼龙川,只是写因秋冷而水族蛰藏的江上寂寞之状。)韦诗的“西园”一联是借人名作巧对,杜诗的“水落”一联则用地名作巧对;两者同收语意双关之妙,而且其用以表达的意境也都是与全诗融为一体、妙合无垠的。如果两相比较,韦联当然不及杜联之浑化。

与上述韦联、杜联异曲同工的,还有苏轼《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中的“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为乌有一先生”。青州从事指美酒,出《世语新语·术解》:“桓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乌有先生为司马相如《子虚赋》中虚拟的人物。这一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是上、下呼应的流水对,字面上以一官名、一人名相对,戏述“书至而酒不达”之事,是一直为人所称赞的巧对。

诗中以人名、地名相对的句子不胜枚举,而像上面所举的这样天造地设的巧对却也不多。这里可附带拈出一谈的有元好问《李屏山挽章》中“牧之宏放见文笔,白也风流馀酒樽”一联。杜牧字牧之,李白字太白,如果以“太白”对“牧之”,虽然就词类、字音而言都合乎对仗法则,从字面看则不工切。作者匠心所至,因杜甫《春日忆李白》中有“白也诗无敌”句,就以“白也”代称李白,以对“牧之”,使“也”字与“之”字形成虚字相对,而人名中的虚字是不易相对的。这就成为也值得一提的一联人名对人名的工对,具见作者的巧思,提高了诗句的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