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集 赵以夫

赵以夫《扬州慢·十里春风》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赵以夫

赵以夫(1189~1256),宋宗室后裔,字用父,号虚斋,祖籍郓城(今属山东),常居长乐。嘉定十年(1217)中进士,官至同知枢密院事、吏部尚书,政绩卓著。著作有《虚斋乐府》。

扬州慢

琼花唯扬州后土殿前一本,比聚八仙大率相类,而不同者有三:琼花大而瓣厚,其色淡黄,聚八仙花小而瓣薄,其色微青,不同者一也。琼花叶柔而莹泽,聚八仙叶粗而有芒,不同者二也。琼花蕊与花平,不结子而香,聚八仙蕊低于花,结子而不香,不同者三也。友人折赠数枝,云移根自鄱阳之洪氏。赋而感之,其调曰《扬州慢》。

【原文】

十里春风,二分明月,蕊仙 飞下琼楼。看冰花翦翦 ,拥碎玉成毬。想长日、云阶伫立,太真 肌骨,飞燕风流。敛群芳、清丽精神,都付扬州。

雨窗数朵,梦惊回、天际香浮。似阆苑 花神,怜人冷落,骑鹤来游。为问竹西 风景,长空淡、烟水悠悠。又黄昏羌管,孤城吹起新愁。

【注释】

①蕊仙:指琼花。

②翦翦:意为寒气逼人。

③太真:杨贵妃的道号。

④阆苑:传说中神仙的居处。

⑤竹西:此指扬州。

【译文】

春风十里,琼花似天上的仙女,离开了琼楼玉宇,在皎洁的月光下,飘然降临到人间。花瓣如冰,散发出寒意,如碎玉般抱成花球。整日伫立在石阶上的树树琼花,有杨贵妃匀称丰满的体态,也有赵飞燕绰约轻盈的风姿。琼花将世间万物的清丽气质融于一身,将自己交付给了这美好的扬州。

一阵雨打窗棂的声音,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满屋飘溢着琼花的芳香。琼花好似阆苑花神,可怜人间清冷,便骑了仙鹤来游。若问竹西佳亭的风光,天空惨淡,烟水悠悠。黄昏时分有羌管横笛,在孤城里吹起了新愁。

【鉴赏】

依序言,因“友人折赠数枝”琼花,词人有感而发,便乘兴赋花。原只为赋花,但据词观之,词人在赋花之时,内心深处关于扬州兴衰的情愫被触动,故又转而抒情,使词的思想性进一步升华

上片纯粹赋花。起首三句交代琼花的来历和背景,“十里春风,二分明月”是对扬州的描述。词人写在扬州有“蕊仙飞下琼楼”,因而才有这天下独一无二、清丽脱俗的琼花。“冰花”、“碎玉”则是对琼花外观的描述,进一步言其冰清玉洁、晶莹剔透、可爱至极。不仅如此,词人更将琼花比作史上美艳绝伦的“太真”和“飞燕”,足见词人眼中琼花之美丽。最后两句,词人明确点出只有敛天下所有花卉之芳艳,并放之于扬州,才能开出如此奇花。

词人赋琼花,自然不可能不提及扬州,因扬州与琼花之间存在着十分微妙的关系。宋人周密在《齐东野语》卷十七中曾云:“扬州后土祠琼花,天下无二本。……仁宗庆历中,尝分植禁苑,明年辄枯,遂复载还祠中,敷荣如故。”可见琼花只认扬州作为其生息繁衍之地。但这都是说当年繁盛之时的扬州。昔日,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扬州随即成为繁荣之都。但世事变迁,随着1129年和1161年金人的两次南侵,扬州数百年的人文积淀被洗劫殆尽,如今的扬州却是“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的残败景象。思及此,词人难免由赋花之乐转而抒扬州之叹。

下片起句由扬州后土祠的琼花转而写友人所赠之琼花。冷雨敲窗,惊醒午睡的词人,醒来后入目即是窗前数朵琼花,花香扑鼻。“似阆苑花神”一句进一步强调此花非凡间之物,只是“怜人冷落”,故“骑鹤来游”。此三句寥寥数字,写尽琼花之空灵。既然琼花是来自扬州的花神,何妨借问扬州现状?于是,词人“问竹西风景”。其实扬州现今何样,词人心中自然明了,如今已是边陲之地的扬州,散尽了昔日的繁华,仅是一座军事要塞而已。但词人不愿实写,而是借花神之口,道出扬州如今“长空淡、烟水悠悠”的衰败和破落。当然,其中也多少隐含了词人所生发的失意和怅然。最后一句,“又”字是重点,强调了“孤城吹起新愁”的黄昏,并非一晚或是几晚,而是无数个夜晚。此处再次强调了词人忧国忧民之心。

本词表面咏花,实则由花及人,借花抒情。词人并不拘泥于一物,而是由赞花之冰清玉洁,抒国破伤怀之情,将思想升华至更高层次,可谓咏物词中的佳作。

【宋词地图】

竹西:即竹西亭。位于扬州城北门外,文人常用其指代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