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上津古镇考察记
遵照省委鸿忠书记在八月十二日视察郧西上津镇时的指示,我在十月二十一至二十三日,经西安取道秦岭,对上津及郧西县的“七夕文化”做了三天的走访和调研。
以下即为考察小记。
首先,上津作为鄂陕边界的口子镇,在历史上特别是汉唐及两宋时期曾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上津古道曾是联通古都长安与南方的重要通道之一。这一古道起自长安、达至襄阳。沿傥骆道穿过秦岭再沿汉江通达襄阳。在和平时期,这条古道的作用并不特别重要,但每逢战乱与南北分割时期,这条南船北马的古道战略地位便会彰显出来。盖因此道处万山之中较为隐蔽,加之又有汉水之利,便捷而又有舟车运载的能力。因此,在中国古代交通史上,上津古道有着特殊的作用与意义。正因如此,作为长襄古道上最重要的上津,才会出现天子渡口这样的地名以及各种各样的商帮会馆。
其次,上津历史悠久,其建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二四七年。这一年,虞舜下令将上津封给协助禹治水的重臣契。春秋时期,上津又成为秦楚之间一个小国都国的都城。这个小国一会儿被秦占领,一会儿被楚占领,所谓“朝秦暮楚”的典故便缘于这一史实。上津曾先后二十三次建县,七次建郡(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四次建州。最后一次建县,是在一九四七年十一月十三日,时人民解放军陈谢兵团四纵十二旅解放了秦巴大片山区,在上津建立了上关县。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三日,撤掉上关县归入郧西县。
其三,由于上津长期设置州、郡、县级政权,故于此为官或封侯的历史名人很多。最有名的有虞舜的重臣契,秦丞相卫鞅,三国时期先蜀后魏的大将孟达。根据史料统计,自汉魏以下至民国时期,先后在上津为官或居住过的名人有一百余位(以载诸史册为依据),他们为上津留下数量可观的诗文典籍。
其四,上津现为郧西县管辖的一个乡级小镇,由于长期作为鄂陕边界的口子镇,镇上常住人口有三万余人,是郧西除城关镇之外的第二大镇。一直到解放前,这里的边贸都十分活跃。解放后,随着交通的改变,特别是铁路与公路的发达,省际与城市间贸易及物流的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上津逐渐失去交通要津的优势而变得偏僻、冷落。近年来,随着穿越秦岭自陕至鄂的福银高速建成通车,上津的区位优势又稍稍有了提升。
有鉴于此,我在调研之后有以下几点思考:
其一,在湖北众多的边界口子镇中,像上津这样历史悠久、人文丰富的小镇极为少见。与四川广元的昭化古镇非常相似,昭化是汉唐时期的州郡府治所在而最后成为一个乡级边镇,亦是蜀陕边镇。所不同的是,一在大巴山区,一在秦岭南麓。八年前,广元市领导请我两次前往踏勘,最终恢复建成旅游古镇。此镇离成都五百余公里,离西安三百公里。区位优势尚不及上津,但复建之后,成为新的旅游热点。相比之下,上津镇更具有开发价值。
其二,上津古城的城区面积,在修缮过的古城墙内,只有一百八十亩土地左右,老城内居民人口亦不足三千人。现城墙及城内建筑格局,乃明洪武年间规划并建成。我认为上津古城初建的理由,实因明代屯堡制度。与同一时期的云南建水,贵州罗定,甘肃临洮三处古城相似,皆缘于屯堡建置。明历史上,在云贵川及赣南、鄂西、甘南、陕北等处,一般是由军事长官(相当于千户)兼领地方政事,皆因上述各处崇山峻岭,易为流民啸聚,故需部队长驻。因此,如此狭小的城区面积,更像是堡而非城。
其三,上津古城因为小,反而减少了开发难度。在充分了解并消化古城的历史之后,我认为古城的复建应以明代屯堡的建筑风格为主。云南建水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名城,亦是保留了屯堡风格的建筑基调。上津的体量,比山西乔家大院略大但小于王家大院。这两处旅游热点,乔家大院还有一些古建遗存,王家大院却是完全重造,但其纸质的历史为其重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上津古城除城墙外,古建遗存亦较少,但一街九巷的形态尚在。若将内中单位用房搬迁,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重造一座精致的明代风格的小城,相信成本不会太高。古城恢复亦应以会馆、码头为龙头,兼及其他。
其四,上津北距西安,南距襄阳皆由福银高速连接,均两小时车程左右。陕西游客好作古镇游,而湖北游客则好时尚。上津古镇如何兼顾两地游客,丽江的重建或可视为样板。考虑到郧西县的财力与人才两相短缺,建议将上津古镇的开发建设纳入省级战略。鄂之东南小镇小池,是以经贸为主的开发模式,西北边陲小镇上津,则可定为以旅游为主的开发模式。本着先策划,再规划,再建设的原则。复建之前,要做足案头工作。
2013年11月7日